李默庵,1904年出生于湖南長沙縣一個農民家庭,1923年畢業于長沙師范學校,后考入廣州陸軍講武學校,隨之成為黃埔軍校第一期學員。因為出身貧苦,眼見窮人逃荒避難,顛沛流離、水深火熱,所以年輕的時候深受共產主義理論的吸引,去了黃埔軍校以后很快成為青年軍人聯合會的積極分子,在軍校畢業以后便秘密加入了中國共產黨。但是,作為首個入黨的黃埔生,李默庵后來竟然退黨了。
李默庵退黨的原因是什么呢?據他自己說,“不愿意干了,退黨了,是因為談戀愛,在黃埔的時候與女同學相好,沒有參加黨組織的一些會議”。當時的黨支部書記、黃埔一期畢業的許繼慎把李默庵狠狠批評了一頓。許繼慎從此不通知李默庵開會,李默庵也心存芥蒂,“你不通知我就不來”。這很顯然是李默庵找的借口。就這樣,李默庵在無形中脫離了黨組織。
李默庵這個人在黃埔一期自我感覺甚好,當時黃埔一期中有一個說法叫“文有賀衷寒,武有胡宗南”,李默庵自己添了一句“能文能武是李默庵”。當然作為黃埔一期的高材生,蔣介石很重視他。李默庵覺得,“在蔣校長麾下干一番大事,這是更有價值的;跟共產黨干,共產黨動輒就說流血犧牲,這有點受不了”。“中山艦事件”爆發后,當時蔣介石提出非常明確的要求:第一軍的共產黨員,要么退出第一軍和國民黨,要么退出共產黨,二者擇其一。公開身份的250多名共產黨員退出了國民黨和第一軍,站在共產黨這一邊;只有39個人退出了共產黨,站在蔣介石這一邊。這39個黃埔生當中,第一個發表退黨聲明的就是李默庵。
正式加入國民黨后,出于對共產黨人的了解,在和紅軍的作戰中,李默庵基本上沒有吃過大虧,最后還是老同學陳賡給了他一個深刻教訓——1932年6月對鄂豫皖蘇區“圍剿”期間,李默庵師死傷1500人以上,而李默庵和衛立煌險些當了紅軍的俘虜。
1949年,李默庵在香港與44名國民黨高級軍政人員通電起義,一起發表了對時局的公開聲明,表明與國民黨徹底決裂。臺灣他去不成了,在香港則遭到蔣介石的通緝。1950年11月,李默庵舉家移居阿根廷;1964年秋,又移居美國。李默庵一直深深思念祖國,始終關注新中國的建設與發展。1984年初,他終于回國定居。2001年10月27日,李默庵因病在北京逝世,終年97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