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建視野
最近,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領導班子召開了一年一度的民主生活會。在自治區黨委書記郭聲琨的帶頭提議下,各位常委都作出“帶頭執行換屆紀律,正確對待進退留轉”的鄭重承諾。
會上,對征求到的群眾意見和會上查擺出來的問題,進行了認真分析研究,把影響科學發展、群眾反映強烈的重大問題作為整改的重點,擺在突出的位置,深入研究了對策措施,進行了項目化分解,并落實到自治區黨委各常委和區直有關部門,要求迅速整改。
為拓寬黨務公開和民主監督的渠道,自治區黨委在當天下午就召開新聞通報會,第一時間向社會通報民主生活會會議情況。這在廣西尚屬首次。
(龐革平 謝振華)
點評:黨內生活會向社會通報,既能約束班子成員,又能增強民主監督,得民心,順民意。
為進一步提高黨員管理水平,江西瑞金市在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中推行了《黨員管理服務手冊》,因其封皮是紅色包裝,所以被廣大黨員親切地稱為“黨員紅本子”。“黨員紅本子”的推出,增強了黨組織的凝聚力、戰斗力和感召力。
《黨員管理服務手冊》在內容和欄目的設置上,堅持權利與義務并重、管理和服務并舉的原則,以人為本,科學合理地設置了12個欄目,內容包括:黨員基本情況、黨員的八項權利、黨員的八項義務、黨員設崗定責情況、服務承諾情況、參加組織生活情況、接受組織談心情況、聯系服務群眾情況、民主評議情況、受獎懲情況、繳納黨費情況及黨組織關心關愛黨員情況等。這種化無形為有形、化抽象為具體、化模糊為清晰的黨員教育管理新舉措,采取寫實記實的方法,對黨組織從政治上、生活上關心、愛護農村黨員作了明確,使黨員教育管理效果更加明顯。 (宋奇峰)
點評:本本小,內容多,既適用,又方便。
河北省冀州市為黨代表授銜定位,明確責任,積極探索閉會期間發揮黨代表作用的長效機制,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引導黨代表當好黨群關系“聯絡員”。深入到企業、社區和鄉間地頭,與基層黨員和群眾面對面、心交心,聽取來自基層的主要訴求和意見建議,及時向各級黨組織反饋。
引導黨代表當好作風建設“監督員”。安排各級黨代表對市委、市政府部署的重點工作進行評議,讓他們對具有公共服務職能部門的服務水平進行打分評議。
引導黨代表當好黨委決策“參謀員”。主動邀請各級黨代表列席市委、市政府重要會議,會前圍繞議題組織黨代表進行反復討論,會中征求黨代表的意見和建議,會后組織黨代表對落實會議決議決定實施監督,充分發揮了黨代表在重大問題討論決策中的參謀作用。
(張云峰)
點評:“授銜定位”,實際上就是給代表明確責任,能夠激發他們的工作熱情,是一種有效嘗試。
山東臨朐縣黨建信息化起步較早,2009年9月在全國率先創建“網上黨支部”,開啟了互聯網時代的“三灣改編”。2010年以來,針對新形勢下農民外出務工多、農村黨員發展難等新情況、新問題,依托“網上黨支部”平臺探索農民工“網上發展黨員”新模式,提高了發展黨員質量,提升了基層黨建工作信息化、科學化水平。
為確保農民工“網上發展黨員”工作順利進行、安全運轉,臨朐縣制定了“網上工作流程”:一是申請在網上遞交。在外農民工憑居民身份證號碼在“網上黨支部”平臺注冊個人賬號,撰寫電子《入黨申請書》,發送到所在村黨支部電子信箱,村黨支部在網上接收黨員申請。二是教育在網上開展。培養人通過“網上懇談室”定期與入黨積極分子開展交流,入黨積極分子每季度通過網絡匯報一次思想工作情況;依托“網上黨校”開辦“網上培訓班”,組織入黨積極分子在線學習《入黨必讀》;建立在線測試體系,實行積分制管理辦法。三是會議在網上召開。各黨支部組織黨員通過“視頻會議室”,分別按照確定發展對象、預備黨員接收和轉正的規定程序,在網上組織召開支部黨員大會,同時每名黨員根據會議和自己平時掌握的情況,通過“網上票決系統”進行網上票決。四是談話在網上進行。縣委組織部指派專人,通過“懇談交流室”與發展對象進行約談。五是信息在網上公示。以文字、圖片、聲像等記實形式,對入黨積極分子民主推薦、發展對象確定、預備黨員接收、預備黨員轉正、組織談話審查、黨(工)委研究審批等事項實行網上公開。同時,設立網上舉報信箱,隨時受理黨員群眾對全縣范圍內發展黨員工作的投訴和舉報。
(林祖巖)
點評:將發展黨員工作引入“電子”平臺,易于管理,便于引導,是一種創新模式。
貴州黔西縣針對群眾反映利益訴求渠道不夠暢通、解決農村難點熱點問題沒有形成長效工作機制等突出問題,圍繞“夯實基層、打牢基礎、確保穩定”的要求,以建設發展型黨組織為龍頭,找準切入點,創新載體,實施縣直單位、鄉鎮機關黨員干部駐村夜訪制,結合推進知民情、解民困、化民怨、幫民富、保民安、聚民心“六民工程”,廣泛開展以話政策、話科技、話發展、話穩定、話和諧為主要內容的“千名干部大走訪,鄉村夜話聽民聲”活動,1006名縣、鄉鎮黨員干部駐340個村一線大走訪,與群眾面對面擺龍門陣、拉家常,變群眾上訪為干部下訪,認真傾聽老百姓的呼聲,一線掌握村情民意,一線解決民生問題,一線凝聚民心。
(高煥舉)
點評:“駐村夜訪”,更能傾聽老百姓的聲音,掌握一線民情,解決民生問題。
湖南省永興縣以疏導、待遇、搭臺三個方面的推手,促進退職村干部退職不褪色,繼續為農村的改革、發展和穩定發熱發光。
加強疏導,讓退職村干部退而無怨。一是對自愿退職人員加強交流。因年歲偏高,或因家庭經濟困難,或因文化素質偏低等原因,自己不愿再擔任村干部的,縣鄉兩級派干部逐一多次走訪談心,營造尊敬退職干部的濃厚氛圍。二是對非自愿退職人員以情感之。縣鄉兩級干部把他們作為重點走訪對象,在幫助其樹立大局意識、民主意識的同時,建立隨訪卡,深入了解其生活、生產方面的困難,著力解決其實際問題,力克“人走茶涼”,變他愿為自愿。
加強待遇,讓退職村干部退無所憂。退職村干部生活補貼由原來的最高800元/年/人,最低200元/年/人,提高到現在的最高為1000元/年/人,最低為400元/年/人,今后每隔3到5年還逐步調高標準,做到退有所養。
加強搭臺,讓退職村干部退有所為。為了解決退職村干部退職后的去向問題,縣鄉村三級全力搭建退職村干部就業平臺,為村干部就業開辟“綠色通道”,找到其理想的就業崗位,保證退職村干部退“崗”后又能迅速上崗。 (羅文全 鄧信開)
點評:退位不退化,能夠繼續為農村改革、發展和穩定發熱發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