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仕錦 郭玉玲
(1.南京曉莊學院學生工作處 江蘇 南京 211171;2.南京曉莊學院基建與后勤處 江蘇 南京 210017)
隨著高校的擴招,學生人數倍增,學生公寓管理后勤社會化改革全面推開,公寓管理難度日益凸顯。公寓中存在著一些問題,現結合我校學生公寓管理工作的實踐,談談如何用對立統一的觀點指導學生公寓管理。
高校的擴招,學生人數增多,管理規模擴大。學生來自五湖四海,受各種文化背景、家庭背景和社會習俗的影響,學生公寓的學生來源呈現復雜性,管理的難度加大。為適應現實情況,高校公寓管理模式發生了變化,除校內由學工處主管,以抓學生行為規范為主的思想政治教育,院(系)以專業為抓手,抓對學生的思想教育外,主要引進校外物業管理公司參與對學生的直接管理,使得學生公寓的管理呈現出多元化的特點。那如何協調好學生公寓的各種關系是搞好學生教育管理工作的前提。
在對學生管理的過程中,形成了一些對立統一的關系。學工處作為學校教育管理的職能部門,其貫徹學校培養學生成長成才的教育目標,物管承擔對學生公寓的管理是既要實現學工處的管理目標又要實現自身的發展和對自己利益最大化的追求,就造成了物業管理公司與學校教育管理職能部門之間的關系是既統一又對立的。其次,學校與學生為了實現學生的成長成才的一致目標和學校為了實現這個目標制定了相關的管理條例對學生加以管理,這就形成了學校與學生之間的對立統一關系。
再次,物業管理公司執行的是學校的工作目標,在實現學生成長成才的目標方面和學校及學生是一致的,但物業管理公司同時又要執行學校的管理制度,對學生進行管理與服務,所以,物管自身的工作任務與學生作為被管理者的角色形成了對立統一的關系。還有,學生職能管理部門和院(系)承擔不同層面的學生公寓管理工作,除此之外,學工處還承擔著對院(系)學生工作和輔導員工作進行考核的任務,也就形成了學校職能部門與院(系)在公寓管理上的對立統一的關系。
學生公寓是學生生活、學習、休息的重要場所,是學生大學四年呆得時間最長的地方。由于他們來自四面八方,各地的民俗習慣不同、每個人的成長經歷和家庭背景不同,學生的個性、興趣愛好有很大差別等,使學生公寓的管理呈現出復雜的局面。學生在日常生活中也表現出一些共同的特點:
3.1.1 自我意識強,組織紀律性差
雖然當前的主流價值觀要求學生以集體利益為重,但現在的學生大多是獨生子女,在家中是父母的掌上明珠,父母為了孩子可以不惜一切代價,所以,學生自身也養成了自我中心的習慣,在考慮問題時,總是以自己的利益為重,很少考慮別人和集體的利益。自我意識強,組織紀律性差。
3.1.2 制度約束減弱,管理難度增大
青年大學生多為20歲左右的年輕人,精力旺盛,思維活躍,崇尚自由和個性,盡管學校制定了一系列約束學生的行為規范和制度,但在行動上仍然表現出行為比較自主,經常有超越學校制度和規定的行為。在處理學生時,校方也處處為學生出路考慮,造成制度的約束力減弱,管理的難度增大。
3.1.3 都為獨生子女,學生問題增多(心理問題,貧困生問題)
現在的大學生都是獨生子女,在家中受到百般寵愛和呵護,沒有經歷過艱苦生活的磨練和鍛煉,學生的獨立生活自理的能力較差,心理承受能力較弱。他們來自不同的家庭,有的學生家庭條件較差,面對條件好的同學容易產生自卑心理。還有學生畢竟年輕,涉世不深,沒有生活經驗,遇到一些生活上、學習上、人際交往上等一些問題和困惑不知如何解決,容易產生心理問題。
3.1.4 校區遠離城市,治安問題嚴重
目前全國大多數高校多到郊區辦學,和市區相隔較遠,教師多住在城里,學生和教師交流少,晚間只留下學生和物管的阿姨及少量的輔導員在偏僻的校園里。學校地處偏僻,人煙稀少、交通不便,情況難以及時控制,時有學生電腦、財物被盜等問題發生,治安問題顯得比較突出。
現在很多大學的學生宿舍樓的結構均為單元式結構,一改以往的大通道走廊式的樓房結構。這種樓房結構的設計造成了物業管理成本的高投入和難度加大,使管理者對學生的住宿行為和公共財產的維護的信息不能及時掌握,無法更深入細致地管理和督促。而在物業管理費沒法提高的情況下,管理效力大大降低。
物業公司以服務為主的管理,對員工的要求本身不是太高,除站長是專科文憑,其余主要是以高中畢業證書資格的人員為主,而他們面對的是比他們學歷層次更高的本科層次的學生,他們文化水平較低,管理水平較低,這就使得他們對學生的管理難以令學生信服。
現在的大學都是一、兩萬的在校學生,有的學校比較重視對學生公寓的管理,在對院(系)的管理方面有一定的政策,例如,有的學校把院(系)對學生公寓的管理工作成績納入績效考核,比重還比較大,院(系)就很重視,而有些學校還沒有把學生公寓的管理納入到績效考核中,那么對于一、二萬人的學生公寓管理起來就很吃力,甚至出現學生公寓臟、亂、差的狀態,作為直接管理公寓的學生工作處對各院(系)沒有任何制約作用,使得公寓管理工作難度加大,效率降低。
4.1.1 在招標過程中應引進一些高水平的物業公司,形成良性循環
鑒于以上情況,作為對物業公司的資格準入的主要考核部門,學工部門在招標時就要嚴格把關,學校也要在經費上大力支持,把條件好、水平高、愿作為的物業公司招標過來。不斷通過學工部門和物業公司之間的溝通和反饋,做好各方面工作,營造一個整潔、有序、溫馨,文化內涵好的宿舍環境,并通過新老生的傳幫帶,形成一種良性循環。
4.1.2 加強人員職業培訓和監管,不斷提高物管的素質和物管公司的管理水平
根據學生宿舍管理的要求,在業務上要對物業公司進行指導,要求物業公司在物管人員素質的培養與提升上做經常性的職業培訓并定期對他們進行考核。如在學生宿舍的管理知識方面、了解大學生需求和心理的知識方面,及學生公寓安全防范、如何應對突發事件等方面不斷提升物業管理人員的管理水平不斷適應學生和學校管理的需求。并在各相關部門和被管理的對象中對物管的情況進行測評。加強對物管的管理和監督。
4.1.3 要求物管做好細致入微的日常管理和服務工作
(1)加強日常管理,提升學生宿舍的文明程度
由于學生公寓單元式結構,每個公寓區要管理三千多個學生,使得每日查房數量受到限制,不能保證做到每房每天必查,每個宿舍每周只能被查到一至兩次,所以對學生日常的衛生監督和安全用電等方面不能做到有效的監督,使得學生宿舍偶有學生使用高能電器而使整個單元斷電的現象,或衛生在無人監管的情況下比較糟糕的情況。鑒此,我們采用了日查房提醒制度,和每日查房回訪制度。在查到學生宿舍有違紀現象時,物管留條提醒,學生回來后物管進行回訪,詢問觀察有沒有按照要求做。及平時對學生宿舍管理的三令五申,從嚴要求,以此達到提升學生宿舍的文明程度的目的。
(2)提供細致入微、親情式服務
由于物管人員的文化素質普遍較學生低,如物管的態度再不好會令學生難以信服。在管理中,他們應更加尊重學生,處處把學生當作自己的孩子看待,能處處為學生著想,提供親情式服務、微笑式服務,融洽與學生之間的關系。在學生需要幫助時想辦法提供必要的安慰和幫助,在學生心情郁悶時和他們聊聊天,哪怕是一個微笑,一個善意的提醒,就像一個家長對孩子的關愛和提醒,學生都會覺得很溫暖,讓學生感覺這里就是一個家,這里的阿姨、叔叔如同自己的父母親。特別對待貧困生和心理有障礙的學生物管的阿姨叔叔尤其要多關心。
(3)加強管理、獎懲分明
物管在平時的管理中要做到和學工部門多溝通,及時把學生的情況反饋給學生管理部門,學工部門要本著鼓勵先進帶動后進的原則,對于學生中表現好的及時表揚,鼓勵他們繼續努力,對于始終表現好的甚至給與一定的獎勵。對于表現差的要及時通報,做到及時提醒和糾正學生的一些不良的行為,以使違紀的學生越來越少。對于屢教不改的學生,要對照《學生手冊》相關條例進行處理或處分。做到管理嚴格,獎懲分明。
學生宿舍是院(系)、學生管理部門、物管對學生進行管理的共同體。在學生數多,管理人員少,管理成本高、管理難度如此大的情況下,要管理好學生宿舍就要發動院(系)的管理力量滲透到學生宿舍來,因為學生更愿意聽院(系)輔導員或班主任或老師的。通過物業公司平時工作中對學生考察的一些數據,對于表現好的院(系)和表現差的院(系)在一個表格中以排名的方式體現出來,在院(系)中形成競爭。或通過活動的方式表彰好的,批評差的,形成倒逼機制,把部分責任轉嫁給院(系),“逼著”院(系)重視學生宿舍管理。甚至把學生宿舍的管理績效跟院(系)的考核掛鉤,把院(系)的管理力量充分調動到學生公寓的管理上來,共同管理好學生宿舍。
4.3.1 開展豐富的公寓文化創建活動與學生行為習慣的養成教育相統一
培養大學生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的養成教育是學生管理部門對學生進行日常管理的目標,除了對學生進行日常的嚴格管理外,還要定期在公寓開展學生喜聞樂見的文化創建活動,營造良好活動氛圍,集中力量對學生進行指導與要求,通過文化創建不斷優化、提升宿舍環境,豐富學生生活,并不斷規范學生的住宿行為,督促學生不斷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4.3.2 開展公寓與學生之間的互動活動,融洽學生跟物業管理人員的關系
每個公寓區物業管理站要經常性地在學生公寓區內面對學生組織文體活動,可充分調動學生自治組織的積極性,以活躍學生公寓文化生活;學工部門也可組織物業管理站和學生代表的聯誼活動;院(系)也可在節假日組織學生開展對物管站管理人員的慰問活動等。使得物業管理人員和學生雙方在活動中得以交流和情感上的溝通,達到相互信任、理解的目的及以融洽物業與學生之間的關系,以便更好地開展工作。
學生公寓是學生大學四年生活學習中呆得時間最長的地方,學生一天中有2/3的時間是呆在公寓的,學生公寓也是學校人群最密集的地方之一,是涉及到一、兩萬名學生的生命、財產等安全的地方,所以學校要把公寓的安全作為重要的任務來抓。首先,在硬件上要設施到位,保證學生公寓的安全。其次,要定期檢查和排除安全隱患,發現問題要及時解決。再次,物管要加強日間巡查和夜間學生就寢時間的安全排查等,多檢查多督促,以把學生宿舍安全隱患消滅在萌芽狀態。
[1]廖蘭榮,呂洪明.淺談高校后勤改革中學生公寓的管理模式[J].產業與科技論壇,2007(3).
[2]謝繼榮,張雪萍.試論激勵機制在學生管理中的運用[J].科技信息:科學教研,2008(17).
[3]郭玲玲.高校大學生公寓文化面臨的挑戰及對策[J].高教論壇,20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