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興亞
譫妄(Delirium)為多種病因引起的暫時性腦功能紊亂綜合征,多見于老年住院患者,易與其他疾病混淆,為疾病嚴重和死亡之先兆。2009年10月至2012年3月我科應用奧氮平輔助治療老年性譫妄患者31例,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31例中男23例,女8例,年齡61~73歲,平均66.5歲,病程6 h~8 d,均為急性起病,臨床表現定向障礙24例,興奮躁動21例,睡眠障礙19例,聽幻覺14例,錯覺12例,思維障礙10例,焦慮恐懼9例,記憶障礙7例,語言障礙3例;有明確誘因者27例,其中急性感染16例,水電解質紊亂7例,急性尿潴留2例,急腹癥術后2例,4例無明確誘因。31例均符合中國精神疾病分類方案與診斷標準第3版及美國精神障礙診斷和統計手冊第4版譫妄診斷標準,患者簡明精神病量表(BPRS)評分(42.3±2.8)分,臨床療效總評量表嚴重程度(CGI-SI)≥3分;排除重性精神疾病或器質性中樞神經損害所致認知功能障礙者。
1.2 診斷標準 采用意識障礙評估法(CAM):①急性智力狀態變化并有波動,比較是否急性變化,1 d中有無波動,是否晨輕暮重。②注意力不集中,觀察患者交流和講述病史時是否易轉移注意力。③思維混亂,觀察患者是否話不切題、詞不達意或突然轉移話題;注意記憶情況,有無幻覺。④意識狀態改變,觀察有無警覺、嗜睡狀況,并與基線意識狀態比較。具備1、2項,加上3或4項之一者即可診斷譫妄。
1.3 治療方法 保持患者呼吸道通暢及水電解質、酸堿平衡,病房環境舒適、安靜;針對誘因治療原發病,同時給予奧氮平口服,初始劑量2.5 mg/d,每晚1次,逐漸加量至癥狀控制,維持劑量5.0~12.5 mg/d,癥狀控制后繼續維持治療1周。采用簡明精神病評定量表(BPRS)、副反應量表(TESS)評定精神癥狀及不良反應。
1.4 療效評定標準 用簡明精神病評定量表(BPRS)于治療前及治療第1、2、3、7 d各評定1次。以BPRS減分率評定療效:≥75%為臨床痊愈、50% ~74%為顯著進步、25% ~49%為進步、<25%為無效,以臨床痊愈和顯著進步計為顯效。
治療至起效時間1~3 d,至臨床癥狀控制時間3~5 d;治療1周后患者BPRS評分(23.2±3.5)分,與治療前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31例中臨床痊愈13例,顯著進步12例,進步4例,無效2例,顯效率80.6%。治療過程中出現嗜睡3例、頭痛2例,均自行緩解,未影響治療,治療前后實驗室檢查未見明顯變化。
老年性譫妄多見于住院患者,發病機制不明,神經遞質功能障礙為致病基礎,膽堿能功能障礙和GABA活性改變為發病主因。老年人高級皮層功能受損,中樞神經遞質合成失常,腦血流量減少,在感染、創傷、心衰、卒中、呼衰、酸中毒、水電解質紊亂、硫胺素缺乏等條件下,丘腦-垂體-腎上腺軸對內穩態系統調節減弱,醫源性因素如藥物、麻醉、手術、血液透析等,也易誘發譫妄,早診斷、早干預可明顯改善患者預后。
臨床以急性認知障礙、病程波動為基本特征,在意識障礙基礎上呈現注意力、認知、精神運動、睡眠-覺醒周期及情感障礙[1]。常急性發作,持續數小時或數日,患者意識障礙,注意力易轉移、思維混亂、情緒波動、行為異常、出現幻覺、錯覺,睡眠-覺醒周期紊亂,在24 h內有波動,多于夜間加重,病史、體檢或實驗室檢查為一般軀體情況的直接生理性后果[2]。臨床注意與癡呆、抑郁癥、精神病以及高血壓性腦病、腦供血不足、低血糖癥、低氧血癥等病變相鑒別。依美國精神病學學會第四版《精神病診斷和統計手冊》(DSM-Ⅳ)診斷標準改良的意識障礙評估方法(CAM)使用簡潔、可快速識別,診斷敏感性90% ~100%,特異性89% ~95%,為譫妄診斷金標準[3]。本病為患者預后不良之標志,應引起醫護人員高度重視。
治療需采取綜合性干預措施,首先評價原發病影響,治療原發病同時糾正誘因,盡量不使用藥物治療[4],在非藥物性治療失敗或患者有妄想或幻覺、行為激越,家屬安撫無效時給予藥物干預,酌情選用小劑量氟哌啶醇或非典型抗精神病藥物。氟哌啶醇可迅速控制癥狀,但可出現嚴重錐體外系癥狀及副作用,個別患者出現心血管毒性反應。奧氮平選擇性作用于中腦邊緣系統DA通路,對DA和5-HT受體有雙重阻滯作用,可有效改善患者癥狀及認知功能障礙,療效與氟哌啶醇相似,但錐體外系副作用明顯減少,治療1周后各種評分下降優于同類藥物,臨床效能較高,不良反應輕微,且無需長期服用,停藥無反跳,尤其適合老年人。本組31例患者中顯效率80.6%,不良反應較輕微,效果滿意。
奧氮平可顯著改善老年譫妄患者的精神癥狀,臨床應用安全、有效,因老年性譫妄死亡率與患者基礎疾病、誘因、治療過程等相關,出院后1年內死亡率較高,應注意密切隨訪。
[1] 李桂亮.奧氮平與利培酮治療腦器質性精神障礙的對照分析.精神醫學雜志,2011,24(1):58-59.
[2] Gole MG.Delirium in older patients:clinical prescntation and diagnosis.Rev Esp Geriatr Gerontol,2008,43(Suppl3):13-18.
[3] Rompaev BV,Schuurmans M,J,Bossaert L,et al.A comparison of the CAM-ICU,and the NEECHAM Cnfusion Scale in intensive care deliriu-m assessment:an observational study in non-intubated patients.Crit C-are Med,2008,12:16-21.
[4] Catie AG.Dentification and management of in-hospital drug-induced delirium in older patients.Drugs Aging,2011,28:737-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