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雅楠
抗心磷脂抗體(ACA)是一種以血小板和內皮細胞膜上帶負電荷的心磷脂作為靶抗原的自身抗體。有研究發現,ACA是急性缺血性腦血管疾病的獨立危險因子[1]。為了探討ACA與缺血性腦血管病的關系,我們對96例該病患者的血清抗心磷脂抗體進行了測定分析,現總結報告如下。
1.1 臨床資料 實驗組是96例缺血性腦血管病患者,男57例,女39例,年齡44~78歲,平均55歲。均按全國第四屆腦血管病學術會議制定診斷標準[2],經顱腦CT或MRI等檢查確診,其中包括急性腦梗死(ACI)患者52例(其中男31例,女21例),短暫性腦缺血發作(TIA)患者44例(其中男26例,女18例),均排除以下情況:①患有心、肺、肝、腎的嚴重疾患。②合并有心源性栓塞。③近期發生過感染或近1個月內服用過影響凝血系統的藥物及激素等免疫抑制劑。④患有結締組織病和(或)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正常對照組是本院同期的健康體檢者50例,男29例,女21例,年齡39~75歲,平均53歲。
1.2 檢測方法 實驗組患者入院后第2天,常規采取空腹靜脈血,分離血清待檢。對于正常對照組的研究對象在體檢時常規采取空腹靜脈血,分離血清??剐牧字贵w(ACA)的檢測采用ELISA法,所用試劑盒由歐蒙(北京)醫學診斷技術有限公司提供,具體操作和結果判定均按試劑盒說明書進行。
1.3 統計學方法 使用SPSS 15.0軟件對實驗數據進行統計學分析,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缺血性腦血管病患者與正常對照組血清ACA含量比較經檢測,52例急性腦梗死(ACI)患者,44例短暫性腦缺血發作(TIA)患者,50例正常對照組的血清ACA含量分別為:(5.99±3.18)IU/L,(3.78±1.65)IU/L,(1.51 ±0.77)IU/L。經統計學處理,ACⅠ組和TIA組的血清ACA含量均高于正常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1和P<0.05);ACⅠ組和TIA組的血清ACA含量相比較,差異也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 缺血性腦血管病患者與正常對照組血清ACA異常結果檢出率比較52例急性腦梗死(ACI)患者中檢出血清ACA異常者37例,異常結果檢出率71.2%;44例短暫性腦缺血發作(TIA)患者中檢出血清ACA異常者10例,異常結果檢出率22.7%;50例正常對照組中檢出血清ACA異常者3例,異常結果檢出率6%。經統計學處理,ACⅠ組和TIA組的血清ACA異常結果檢出率均高于正常對照組,差異具有顯著性(P<0.01和P<0.05);ACⅠ組和TIA組的血清ACA異常結果檢出率相比較,差異也具有顯著性(P<0.01)。
抗心磷脂抗體(ACA)是抗磷脂抗體(APA)的一種,是與血栓形成密切相關的自身免疫性抗體,包括lgG、lgM及lgA三種免疫類型,其中以ACA-IgG最具有臨床意義。目前認為,ACA引起血栓形成的機制可能包括以下幾方面:①ACA對血管內皮細胞造成損害:ACA-IgG可以對內皮細胞直接造成免疫損傷,促使血小板粘附、聚集和Ⅺ因子活化。同時,能夠與血管內皮細胞的膜磷脂發生抗原-抗體反應,抑制前列環素(PGI2)的合成,促進血栓形成。②ACA對血小板功能的影響:ACA能夠損害并與受損的血小板膜磷脂結合,從而活化血小板,導致血栓素A2(TXA2)生成增加,促使血小板聚集、粘附增加,激活凝血機制。③ACA對凝血系統功能的干擾:ACA能夠改變內皮細胞上凝血酶調制素的構象,使凝血酶不能與內皮細胞上凝血酶調制素結合,從而阻斷凝血酶裂解活化PrC及上述磷脂一Ca依賴反應環路,促使血栓形成。④ACA對纖溶系統的影響:ACA可使損傷的血管內皮細胞減少纖溶酶原激活物的釋放,抑制激肽釋放酶原的激活和白陶土誘導的纖溶活性,從而促進血栓形成。1983年,Harris建立了ACA的放射免疫測定方法。此后,Loizon等改良得出與放射免疫法效果相同而更為方便的ELISA法。由于ELISA具有高度敏感性,可定量,可檢測抗體類及亞類,易于標準化等優點,目前已成為定量測定ACA的世界性標準[3]。為了探討ACA與缺血性腦血管病的關系,我們采用ELISA法對52例急性腦梗死(ACI)患者,44例短暫性腦缺血發作(TIA)患者和50例正常對照組的血清ACA進行了測定分析。結果表明,ACⅠ組和TIA組的血清ACA含量均高于正常對照組,差異具有顯著性(P<0.01和P<0.05);ACⅠ組和TIA組的血清ACA含量相比較,差異也具有顯著性(P<0.05)。52例ACI患者中檢出血清ACA異常者37例,異常結果檢出率71.2%;44例TIA患者中檢出血清ACA異常者10例,異常結果檢出率22.7%;50例正常對照組中檢出血清ACA異常者3例,異常結果檢出率6%。經統計學處理,ACⅠ組和TIA組的血清ACA異常結果檢出率均高于正常對照組,差異具有顯著性(P<0.01和P<0.05);ACⅠ組和TIA組的血清ACA異常結果檢出率相比較,差異也具有顯著性(P<0.01)。說明缺血性腦血管病患者的血清ACA水平出現異常增高,異常結果檢出率隨著栓塞病情的嚴重而增加。提示ACA是缺血性腦血管病的危險因素,與血栓形成有密切關系。血清ACA含量可以作為缺血性腦血管病,特別是急性腦梗死的預防、治療和病情判斷的有用實驗室指標。
[1]劉池波.腦梗死患者血清抗心磷脂抗體含量變化的研究.中國微生態學雜志,2007,19(3):282.
[2]中華神經科學會中華神經外科學會.各類腦血管疾病診斷要點.中華神經科雜志,1996,29(6):379.
[3]黃勤,王恩,金笑平,等.抗心磷脂抗體與腦梗死的研究進展.心腦血管病防治,2007,7(5):352-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