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振輝
(南寧市衛生學校,廣西南寧530409)
“空杯心態”在中職衛校班級管理中的應用
農振輝
(南寧市衛生學校,廣西南寧530409)
空杯心態;班級管理;班主任;應用
“空杯心態”起源于古時候一個佛學造詣很深的人去寺廟拜訪老禪師的故事,其寓意就是要將心里的“杯子”倒空,將自己過去所掌握的知識、技能、成功經驗等內容,從心態上徹底清空“歸零”。往空出的“杯子”中不斷裝入新的知識和技能、先進的理念等事物,以達到自身知識結構、工作能力、管理水平地不斷更新,以期擁有更大的成功。在此,筆者根據多年的班級管理工作體會,談談“空杯心態”在班級管理中的應用。
教師從事多年的班主任工作后,積累了豐富的班級管理經驗。現在再從事班主任工作,給教師的感覺是輕車熟路、得心應手。但其實不然,因為隨著中職學校招生門檻的降低,進校的學生素質參差不齊。學生變化了,班級情況也發生了變化。過去的管理辦法、管理經驗現在未必能派上用場。例如,前幾年學生半夜爬墻外出上網,讓班主任頭疼不已,為此,班主任想盡一切辦法,費九牛二虎之力,嚴防死守,總算把學生外出上網的事“鎮”了下來。但現在學生對外出上網的事好像不太感興趣了,轉而對玩手機感興趣了,因為手機上網比爬墻外出上網更省事,一機在手,隨時可以上網。因而新的情況出現了,有的學生上課玩手機,回到宿舍更是玩手機,既影響了學習,又影響了休息,問題急需班主任解決。對此,班主任可以采取引導、教育的方式,幫助學生處理好玩手機與學習的關系,告訴學生要將精力放在學習上。對于屢教不改的學生,就要采取代管手機的辦法。因此,對于接受班級管理工作的班主任,要先在心態上有“空杯”思想,將過去成功的方法及經驗暫時忘掉,進行“歸零”[1],以動態的思維開展工作,用發展的觀點處理班級事務,采取積極有效的辦法,水漲船高、以變制變、開拓進取,深入了解班級,將班級問題處理于萌芽狀態,引導班級建設健康發展。
“空杯心態”的另一層含義在于,將杯中的渾水倒掉,以裝入更多的清水,不至于讓原來“杯子”中的水發臭[2]。在班級管理工作中,班主任若不注意更新工作方法、管理理念,那么,班級工作將會越做越忙,甚至是將班級建設引向死胡同。例如,在每周的例行班會上,班主任都會總結一周來班上的情況,表揚好的,批評不對的。其間,還要向學生大講特講一些道理。班會結束后,學生聽進去了,班主任感覺工作也完成了。但之后不久,發現有的學生老毛病又犯了。這其實是班級工作的落實、執行與監督的問題。過去到中職衛校讀書的學生基本上是尖子生,又是國家包分配的年代,學生心里明白畢業就有工作,自然就會嚴格要求自己,否則就會危及“鐵飯碗”的安全。而現在學生入學限制的條件少了,生源質量下降,畢業后自謀職業,“包分配”的緊箍咒沒了,因而學生的管理難度也加大了。特別是自身有不良行為習慣的學生,僅僅在班會上聽班主任教育,顯然很難有大的轉變。遇到此類問題,班主任要落實、執行、監督三步走。例如,在自習課上有個別學生喜歡吵鬧、不聽勸阻、頂撞班干,針對此類問題,首先,班主任要在班會上告知每位學生在自習課要安靜自習,遵守紀律。其次,值周班干負責執行、維持自習課紀律。再次,在遇到無理取鬧的學生時,班長和值周班干一起出面教育,盡可能平息事態。最后,當遇到處理不了的事件時,要求班長和值周班干不要與其他學生產生沖突,而是收集好證據,例如,錄音、照像(用手機完成),交由班主任處理。從統計的數據來看,交由班主任處理的學生,大多數都能認識錯誤,改正改好。對于屢教不改的學生,經家長配合教育后,基本上能夠改正。一個有趣的現象是,有的學生在班主任面前仍然我行我素,但一提到家長,特別是說要跟家長電話聯系時,立馬收斂了許多,這就提醒我們,班級管理工作確實離不開家長的配合。
有了“空杯”后,我們在班級管理工作中,如何不斷地給“杯子”裝滿東西,以備工作中的不時之需呢?答案是不斷學習、與時俱進。沒有學習,就沒有能力;沒有能力,就沒有信任[3]。首先,學習先進的管理理念和教育方法。以學生為本,立足服務學生,引導學生勤奮學習、掌握本領、尊師守紀、以德為重、團結友愛。其次,“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在工作中,班主任還要虛心請教,向年長的班主任學習,借鑒他們的成功經驗。資歷不深的班主任,同樣是學習的榜樣,因為他們也正在積極探索班級管理的有效途徑,等同于我們自己在努力,他們的經驗和教訓同樣值得我們借鑒。記住,成功是可以復制的。此外,在工作實踐中,要學會從多種角度看待問題,不斷總結和提高,更好地管理班級。例如,有一次早上上課,筆者班有13位學生遲到,別班也有,但人數不多。這讓筆者很不高興,但稍冷靜下來后,筆者采取積極的補救措施。一方面,了解情況后,得知是早上起床后參加升旗、國旗下講話、打掃清潔區、吃早餐等,耽誤了不少時間,理由充分。盡管這樣,筆者還是要求學生,從今以后做事要抓緊時間,不得遲到;另外,學生是學醫的,救死扶傷、救命如救火,怠慢不得。另一方面,有13位學生遲到說明班上的紀律略有放松,可以借這一事例來就事論事,教育學生抓緊時間學習。同時,要求學生行動起來。為了讓學生銘記于心,筆者要求這13位學生,每人做一件好事,給班級加分,最終使他們牢記抓緊時間的重要性。
由于班主任工作繁瑣、忙碌,特別是遇上不遵守紀律的學生,更讓班主任心情不悅。班主任要積極調整情緒,將不悅的心情“歸零”,保持良好的情緒來引導教育學生。醫學專家提出良好的情緒是人體的一種最有助于健康的力量。顯然,不愉快的心情既影響了我們的身體,在工作中也會感染到學生,使學生容易產生抵觸情緒而不利于工作的開展。例如,在一次學生籃球比賽后,由于筆者班失利,筆者就學生在比賽中的一些低級失誤批評了部分隊員。估計學生當時受到比賽結果的影響,再加上筆者言語嚴厲,盡管他們嘴上不說,但心里肯定不好受。過后筆者發現,受到上次批評的影響,學生的情緒很不好,自覺練習打籃球的學生很少。后來,在一次班會上,筆者調整好情緒,跟他們說一些體育鍛煉的事,希望他們加強鍛煉身體。學生受到了激勵,在課外積極鍛煉身體,有的打籃球,有的跑步,有的打乒乓球,有的打排球,鍛煉氣氛高漲。其中,在一次班級排球比賽中,筆者班獲得了第5名的好成績。
[1]李軍.談談領導者應具備的良好心態[J].中醫藥管理雜志,2009,17(4):367-369.
[2]吳甘霖.空杯心態[M].北京:中國城市出版社,2008.
[3][英]拉里·雷諾茲.大雁的力量——信任創造績效[M].廣州:廣東經濟出版社,2006.蕢
G630
A
1671-1246(2012)12-003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