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夏薇,賴穎真,鄭曉丹
(廈門醫學高等專科學校,福建廈門361004)
高職口腔正畸護理的教學思考
潘夏薇,賴穎真,鄭曉丹
(廈門醫學高等專科學校,福建廈門361004)
闡述口腔護理正畸方向護士培養的體會,突出教學過程的實現和能力目標的確定,闡述教學重點及“教學做一體化”在高職口腔正畸專科護士培養中的運用。
高職;口腔正畸護理;教學思考
牙齒矯治是一個長期且繁瑣的過程,雖然具體的矯治操作不是靠臨床正畸護士去實施,但具有良好素質的口腔正畸專科護士是使整個治療計劃順利進行的重要保證。目前口腔護理在我國仍處在發展階段[1],尤其是正畸專科護理屬于護理、口腔正畸兩個學科的交匯,沒有規范的培養依據。高職高專學生如何做到“理論夠用,強調實踐”,如何突出正畸護理培養特色是教師在教學中需要考慮的問題。現從一名正畸醫生的角度談談對口腔護理正畸方向護士培養的體會,闡述教學重點及“教學做一體化”[2]在其中的運用。我們根據臨床需求對正畸教材進行自編設計,把“教學做一體化”的理念貫穿始終,口腔正畸護理教學內容分為三大部分,即基礎篇、材料篇和分解實踐篇及統籌實戰篇,具體如下詳述。
口腔正畸護理的基礎知識和基本理論包括錯牙合畸形的定義、病因與臨床表現、矯治過程。其中錯牙合畸形的定義、病因要求學生不僅要熟記,更重要的是要應用在與臨床病人和家長的溝通上,這部分知識的掌握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專業知識貯備。教學過程在一體化實訓室進行,首先通過幻燈片進行理論知識的講授,舉例設計臨床情景,例如如何應對病人對治療需求的咨詢,錯牙合畸形出現的原因,正畸治療的正確宣教等,為學生日后與首診病人的良好溝通奠定基礎。口腔正畸的臨床表現首先通過幻燈片教學,對各種類型的錯牙合畸形進行詳細病例展示,要求學生對常見的錯牙合畸形有基本認識,其中重點在于安氏三類錯牙合的臨床表現,此項教學任務有利于口腔正畸學生將來的臨床分診。此外,教學中我們還通過數例完整的固定或活動矯治病人的就診資料,幫助學生對整體治療過程樹立總體認識,有助于其在將來臨床工作中與醫生的配合能有條不紊,在材料器械準備、預約就診等方面都能與醫生配合良好甚至想在醫生之前,提高正畸醫生對病人的接診效率。
材料篇包括正畸固定矯治和活動矯治常用的材料器械。分解實踐篇包括正畸模型的制備和記存模型的修整、正畸頜面相的采集、正畸粘結操作技術等。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將兩部分內容同步進行有益于學生知識的銜接。在結合幻燈片對每種器械的使用條件和注意事項進行規范講述后銜接器械的使用實訓,例如固定矯治初戴需要的一系列材料器械:帶環、托槽、帶環粘結劑、托槽粘結劑,理論講授后銜接帶環粘結托槽粘結的四手操作配合。實踐證明,“學中做、做中學”有效地提高了學生口腔正畸診療中的護理配合及對材料器械的辨別運用能力。
這一部分內容是以上正畸基本理論、材料與分解操作在具體臨床實戰中的綜合運用。教學上我們模擬工作情景,將常見的臨床工作任務設計成幾個教學任務:(1)初診的接待:①初診的交流;②模型的制備;③正畸頜面相采集;④正畸病人的資料管理。(2)固定矯治器全程護理配合:①固定矯治初戴的材料器械的準備與護理配合;②更換圓絲的材料準備與護理配合;③更換方絲的材料準備與護理配合;④固定矯治器拆除的材料器械準備與護理配合;⑤保持器的佩戴指導與護理配合。(3)活動矯治器的材料器械準備與護理配合。由于每項任務需要的正畸材料器械多而雜,單純的理論知識的講解抽象且不易理解和記憶,通過任務導向教學,設計教學情境,安排教學任務,引導學生在掌握各種材料器械性能、功能的前提下,在模擬臨床實操情境中理解、掌握每項具體操作所必需的材料準備和護理配合,最后通過考核其中一項任務以明確學生是否已扎實掌握。通過以上教學的實施我們確定了教學能力目標,期待學生具有:(1)良好的溝通能力:良好的溝通能力對口腔正畸護士更為重要,口腔正畸護士作為臨床病人接診的第一接觸對象,良好的專業溝通能力能夠增加臨床的接診成功率。在教學中我們十分注意對學生這一素質的培養,主要包括:專業知識的輸入和把書本知識轉化為語言表達的能力。(2)專業實踐能力:學校的教學是為學生在日后的臨床工作打好堅實的基礎,經過系統的理論實訓教學使學生在專業方面能更勝一籌,有利于日后臨床的繼續提高。(3)人文關懷:口腔正畸病人大多數是青少年,耐心的臨床宣教與治療指導有利于臨床病人的配合,從這個意義上說,口腔正畸護士的人文關懷意識應當作為口腔正畸護士綜合素質中一個不可或缺的部分。
[1]金永珍.口腔正畸護理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上海護理,2001(1):23-24.
[2]朱亞興.基于教學做一體化的教學平臺建設[J].職業教育研究,2010(12):153-155.蕢
G420
B
1671-1246(2012)12-0052-02
福建省教育科學“十二五”規劃2011年度規劃課題(FJCGGJ1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