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靜,代明真,李輝,向太平,張志,鐘冬民
(河源市衛生學校,廣東河源517300)
“一對一”構建模式動態過程的法律關系解析
王靜,代明真,李輝,向太平,張志,鐘冬民
(河源市衛生學校,廣東河源517300)
通過對“一對一”構建模式雙方合作動態過程中涉及的法律法規資料的收集,闡述衛生機構與衛生職業院校如何在現有的法律框架內合作,以達到良好的合作效果。
“雙師型”教師;“一對一”構建模式;法律關系
“一對一”構建模式涉及兩個單位(衛生機構與衛生職業學校)及其在崗人員的合作,簡稱醫教合作,共同為患者與學生服務。“一對一”構建模式提出通過教師與醫務人員進行一對一長期合作的方式,使醫務人員的理論與帶教水平得到提高,教師的實踐技能得以加強。衛生職業學校與衛生機構無縫對接,使學生盡早接觸患者和真實案例,培養其臨床思維能力,鍛煉其實踐技能,使其加速成長為合格的醫務人員,實現衛生職業教育與時俱進、科學發展的遠期目標。
1.1 衛生職業學校對兼職教師有需求
2008年衛生職業學校的師生比為1:45,與教育部2010年師生比逐步達到1:16的要求相差較多;衛生職業學校大擴招,2000年在校人數為568 101人[1],2009年升至1 597 102人[2],是2000年的2.8倍,但由于受到編制的影響,專業課教師人數基本不變;衛生職業教育的專業設置發生較大變化,2010年新版中等職業學校專業目錄醫藥衛生類與2000年的版本相比,專業數量由22個升至29個,增加了8個專業,刪除了1個專業,調整了2個專業;衛生職業教育突出實踐性特點,專職教師與工作一線脫節,缺乏實踐經驗,跟不上技術的發展。以上這些問題都迫切需要衛生職業學校聘用兼職教師加以解決。
1.2 醫務人員有在學校教學的意愿
部分高職稱醫務人員工作時間下降,有時間進行教學。醫務人員的付出與收入不匹配[3],同時為實現自身價值,許多醫務人員有在學校教學的愿望[4]。
1.3 法律有保障
在現有法律框架內進行“一對一”合作是合法的。
2.1 醫教合作對醫療衛生單位的影響
醫務人員可以獲得合理報酬,提高自身理論水平和教學水平,總結自身經驗,實現自身價值;衛生機構獲得了學校教師的免費勞動;學生專業素質增強,為衛生機構人員聘用和使用打下良好基礎;患者能得到更好的醫護服務。但醫教合作影響了正常醫療工作的開展,教師在衛生機構執業后醫療糾紛的發生率也可能上升,造成“灰色”收入等問題[5]。
2.2 醫教合作對學校的影響
教師獲得醫學實踐經驗,實踐技能水平增強;臨床醫務人員參與教學,學校專業課教學質量提高。但醫教合作使教學管理難度加大,學校要支付更多費用[6]。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規定:合同是平等主體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組織之間設立、變更、終止民事權利義務關系的協議[7]。醫教合作牽涉到四方的合作,即衛生機構、醫務人員、學校及教師,需要簽訂3個合同,即衛生機構與學校的合同、醫務人員與學校的合同以及教師與衛生機構的合同。
3.1 相關合同有勞動合同、雇傭合同及勞務合同[8]
3.1.1 勞動關系與勞動合同(1)勞動關系是指勞動力的所有者(勞動者)與勞動力使用者(用人單位)之間,為實現勞動過程而發生的一方有償提供勞動力,由另一方用于同其生產資料相結合的社會關系[9]。(2)勞動合同是勞動者與用人單位建立勞動關系、明確雙方權利和義務的協議[10]。
3.1.2 勞務關系與勞務合同(1)勞務關系是指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平等主體之間根據口頭或書面約定,由勞動者向用工者提供一般性的或特定的勞動服務,用工者依約支付報酬的一種有償服務的法律關系[11]。(2)勞務合同。廣義的勞務合同是指一切與提供勞動服務(即勞務)有關的協議。它屬于民法調整的范疇,該合同標的是勞務。狹義的勞務合同僅指雇傭合同,即是指雙方當事人約定,在確定或不確定期間內,一方向他方提供勞務,他方給付報酬的合同[12]。
3.1.3 勞動合同與勞務合同中權利與義務的區別按照勞動合同法的規定,勞動者成為用人單位的一員,有義務完成用人單位的生產任務、工作任務,遵守勞動紀律和內部規章制度;用人單位則有義務支付勞動報酬,提供勞動條件、勞動保護及保險、福利等待遇。因此,勞動關系中的勞動者除獲得工資報酬外,還有社會保險、福利待遇等。
按照合同法和民法通則的規定,勞務關系中的自然人一般只獲得勞動報酬,不享受保險、福利待遇等。
3.2 勞動合同的分類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規定勞動合同分為3種類型: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和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務為期限的勞動合同?!暗诹藯l非全日制用工,是指以小時計酬為主,勞動者在同一用人單位一般平均每日工作時間不超過四小時,每周工作時間累計不超過二十四小時的用工形式?!薄暗诰攀鶙l事業單位與實行聘用制的工作人員訂立、履行、變更、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法律、行政法規或者國務院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未做規定的,依照本法有關規定執行[13]?!?/p>
3.3 學校聘用在崗醫務人員合同性質的界定
因為學生的上課時間不能隨意調整,醫務人員必須要在工作時間到學校完成授課任務,《關于衛生事業單位人事制度改革配套文件的通知》中規定,衛生專業技術人員在保證完成本職工作、不損害本單位經濟利益和不違反國家有關法律法規的前提下,經本單位批準并簽訂協議后,可以兼任其他工作,取得相應的合理報酬。勞動和社會保障部在《關于確立勞動關系有關事項的通知》中規定:“用人單位招用勞動者未訂立書面勞動合同,但同時具備下列情形的,勞動關系成立。(一)用人單位和勞動者符合法律、法規規定的主體資格;(二)用人單位依法制訂的各項勞動規章制度適用于勞動者,勞動者受用人單位的勞動管理,從事用人單位安排的有報酬的勞動;(三)勞動者提供的勞動是用人單位業務的組成部分?!盵14]學校具有用人單位主體資格,醫務人員若能接受學校各項規章制度的管理,那么其提供的勞動和在職教師相同,均是學校教學的組成部分,由此可以認定醫務人員與學校的關系屬于勞動關系,需要簽訂勞動合同。
醫務人員和醫療機構之間已建立勞動關系,如果與學校再建立勞動關系,則牽涉到雙重勞動關系的認定問題。現階段我國相關法律規定:只有一個勞動關系享有法定的勞動報酬和待遇,另一個勞動關系中,勞動者通常不享受與本職勞動相同的勞動待遇和福利[15]。相當多的學校對此類教師傾向于勞務關系,這樣只需支付勞務費用即可,無需支付其他費用,因而總費用大大下降。但這樣就存在管理不力的問題[16]?!耙粚σ弧睒嫿J街嗅t務人員被學校聘用為教師具有長期性,簽訂勞動合同有利于保護合作雙方的權利和義務,使合作得到規范和良性發展。
因此,衛生機構與學校之間的合同屬于勞務合同。雙方均為雇傭人,醫務人員和教師作為勞務提供者為勞務接受者即患者與學生提供服務。教師可在工作或休息時間到衛生機構執業,這符合衛生部《關于醫務人員業余服務和兼職工作管理的規定》[17]。教師在衛生機構執業以學習為目的,執業是學習的手段。這里有兩種情況,一是注冊在衛生機構執業和醫師多點執業,符合勞動合同。二是進修,屬于工作崗位調整,符合進修衛生機構相關管理制度。
3.4 醫教合作中的責權利效相統一原則
所謂責權利效相統一原則,是指在經濟法律關系中各管理主體和公有制經營主體所承受的權利、利益、義務和職責必須相一致,不應當有脫節、錯位、不平衡現象存在。其核心是主體的責權利相一致,同時,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是我們一切經濟工作的基本出發點和終極目的,因此,效既是責權利的起點,又是責權利的終點,也是檢驗責權利的設置和制衡機制是否正確得當的實踐標準[18]。
醫務人員在學校兼職以獲得合理報酬和實現自身價值為目的,由于學校與兼職教師之間信息的不對稱和激勵約束機制的缺失,學校所聘兼職教師必然存在著“道德風險”問題。學校必須致力于管理制度的完善和創新,以減少兼職教師的“道德風險”[19]。因此,必須按照法律對合作各方的責權利及違約行為進行處理,以保障合作的順利進行。
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規定,勞動合同應當具備以下條款:“(一)用人單位的名稱、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負責人;(二)勞動者的姓名、住址和居民身份證或者其他有效身份證件號碼;(三)勞動合同期限;(四)工作內容和工作地點;(五)工作時間和休息休假;(六)勞動報酬;(七)社會保險;(八)勞動保護、勞動條件和職業危害防護;(九)法律、法規規定應當納入勞動合同的其他事項?!眲趧雍贤翱钜幎ǖ谋貍錀l款外,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可以約定試用期、培訓、保守秘密、補充保險和福利待遇等其他事項。
這里探討一種管理模式,由學校在崗教師與醫院在崗人員提出申請—醫院醫務科、學校教務科審核—入校、入院前考核—擇優錄取—報到—崗前培訓—綜合培養—中期考核—結業考核(評選優秀)—反饋調查[20],學校對醫務人員的管理遵循法制化、制度化和人性化管理[21],在聘任條件、程序和管理方面進行規范[22]。此外,必須要在合同中明確醫療事故和教學事故的處理方式和責任承擔以及醫教合作合同的違約處理,以保障合作的順利進行。
[1]中國教育和科研計算機網.2000年中等專業學校分科學生數[EB/OL]. http://www.edu.cn/2000_9460/20100121/t20100121_443287.shtm l,2000-09-01.
[2]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中國統計年鑒2010[M].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2010.
[3]張艷萍,胡睿.完善《執業醫師法》配合新醫改———第三次全國醫師執業狀況調查公布[J].中國社區醫師,2009(10):6-8.
[4]張文生.公立醫院醫療技術人員業余兼職服務意愿的影響因素及相關對策研究[D].成都:四川大學,2004.
[5]胡志民,張黎黎,田玲.醫生兼職執業問題探析[J].醫院管理,2009,38(6):130-132.
[6]楊立群,許偉嵐.專兼職護理教師課堂教學效果的比較分析[J].國際護理學雜志,2009,28(10):1415-1416.
[7]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S].1993-03-15.
[8]楊德敏.勞務關系、雇傭關系、勞動關系之辨析與建構[J].溫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23(3):52-57.
[9]王全興.勞動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
[10]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S].1994.
[11]李長健.論勞動關系的異化:兼論事實勞動關系與勞務關系的區別[J].華中農業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4(4):68-71.
[12]楊德敏.論勞動關系與勞務關系[J].河北法學,2005,23(7):104-143.
[13]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S].2007-06-29.
[14]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關于確立勞動關系有關事項的通知[S].2005-05-25.
[15]蔣月.論兼職勞動關系的勞動法律規制[J].福建政法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7(3):10-14.
[16]張家瑛.高職院校兼職教師的隊伍建設[D].長春:東北師范大學,2008.
[17]衛生部.關于醫務人員業余服務和兼職工作管理的規定[S].1989-04-13.
[18]潘靜成,劉文華.經濟法[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9.
[19]張劍波,潘留仙.民辦高校兼職教師中的道德風險及其規避探析[J].現代大學教育,2006(5):59-61.
[20]高路迅,黨燕燕,張雷.我院進修醫生管理及培養模式[J].中華現代醫院管理雜志,2006,4(5):25-26.
[21]江秀蘭.高校兼職教師的管理創新及制度建設[D].武漢:武漢理工大學,2007.
[22]張立君,趙雪峰.高職院校兼職教師規范化管理的研究與實踐[J].黑龍江高教研究,2005(3):56-57.蕢
G420
A
1671-1246(2012)12-0151-03
衛生部科學研究基金項目(09-YB24)子課題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