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建新,楊林,何兆益
(重慶交通大學,重慶400074)
論專業認證背景下交通類工程人才培養質量保障體系的構建
劉建新,楊林,何兆益
(重慶交通大學,重慶400074)
專業認證在促進專業建設、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增強人才培養的社會適應性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結合重慶交通大學土木工程專業、交通運輸專業認證開展情況,論述工程教育專業認證的意義、特點及其對人才培養質量保障體系的要求。
工程教育;專業認證;專業建設;質量保障
專業認證是國家提高工程教育質量的一項重點工程,其目標是:構建我國工程教育的質量監控體系,推進我國工程教育改革;建立與注冊工程師制度相銜接的工程教育專業認證體系,構建工程教育與企業界的聯系機制,增強工程教育人才培養對產業發展的適應性;促進我國工程教育的國際互認,提升國際競爭力。
重慶交通大學土木工程專業、交通運輸專業于2010年5月分別接受了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高等學校土木工程專業教育評估,并通過了教育部全國工程教育專業認證。經過申請、自評、專家現場考查全過程,我們深刻體會到專業認證既是學??偨Y專業辦學經驗、更新教育觀念、審視人才培養目標、完善專業育人體系、優化人才培養過程的一個重要契機,更是健全人才培養質量保障體系、提升專業教育質量的催化劑。
21世紀是經濟全球化的時代,是“財富源于人力資源”的知識經濟時代,隨著工程科技和經濟社會的迅速發展,傳統的教育觀念將受到全面而深刻的沖擊,社會對高等工程教育的質量要求正在發生深刻變化。胡錦濤總書記指出:“建設創新型國家,關鍵在人才。尤其在創新型科技人才。”我國高等教育已進入大眾化階段,正向高等教育強國邁進。在此進程中,尤其要大力發展多層次、多類型、高水平的工程教育,培養大批合格的工程技術人員,為新型工業化提供優質足量的人力支撐。
工程人才是科技創新、產業發展、經濟建設的主體,也是高校人才培養的主體。中國有世界上規模最大的工程教育,近90%的高校開設工科專業,工程教育在校生占高校學生總數的35.98%。但我國不是工程教育強國,還存在著諸多問題,突出表現在:工程教育與工業界脫節、缺乏行業引導和支持,人才培養定位不明、目標趨同,培養模式單一,工程實踐環節欠缺,專業教師普遍缺乏工程經歷,工科畢業生的工程實踐能力、工程設計能力和工程創新能力普遍不足,不能完全適應產業發展的要求。同樣,隨著交通科技綜合化、信息化以及交叉融合的特征愈加明顯,社會對交通類工程人才的知識、能力、素質方面的要素、結構和質量也提出了更高要求。順應世界教育與科技發展潮流,培養適應時代需求的高素質工程技術人才已成為當前高等教育發展中的重點目標。
專業認證制度是提高工程人才培養質量的重要保證,也是我國高等工程教育參與國際競爭的重要基礎,這已成為教育界和工程界的共識。從高校專業建設視角看,專業認證融入了國際先進的高等教育理念,明確了專業建設方向,通過認證可以進一步明晰專業培養目標、突出專業特色、改革專業教育、完善質量保障體系。
專業認證主要依靠專家進行判斷,倡導教育界內部評價和社會評價相結合。專業認證由教育界與企業界專家共同參與,評價的視角來自社會,以加強工程教育與產業界的聯系,把工業界和用人單位對工程師的要求及時反饋到工程人才培養過程中,引導高等工程教育專業改革與發展方向,有利于增強人才培養對產業發展的適應性。
專業認證標準是對工程教育專業的最低質量要求,是辦合格專業的最低門檻,不限制辦學多樣性。專業認證不是優秀評估,關注的是整個人才培養體系,其中包括培養目標是否科學合理、目標實施的條件是否具備、目標實施過程是否有效、人才培養結果是否與培養目標吻合。因此,每個專業應該根據自身實際與社會需求制定合理的人才培養目標,并加以有效實施,從而避免盲目追求不切實際的目標。
專業認證體現“以學生為中心”,體現教育以培養學生為本的理念。一方面,依據認證標準,考查專業培養目標、畢業生能力要求是否合理,課程體系設計和實施是否合理,師資和教學條件是否有保障,教學環節是否有完備的過程控制與反饋。另一方面,與國際專業認證標準相銜接,注重對課程目標和學習產出的考查,強調“學生發展”,考查學生真正學到了什么,更關注大多數畢業生是否達到了預期培養目標,關注業界對畢業生的評價。
專業認證指標特別強調應具有滿足工程需要的、必備的實踐教學體系,非常重視實驗、實習、課程設計、畢業設計(論文)、科技創新和社會實踐活動等實踐環節,能有效地培養學生的工程實踐能力、工程意識、協作精神、創新精神以及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強調專業教師的工程實踐背景,把“校企結合”放在非常重要的地位。鼓勵學校聘請行業和企業專家參與培養環節,將工程理念貫穿于人才培養的全過程,為學生動手實踐創造機會,增強學生的實踐能力。在專業認證考查過程中,企業界專家應更加關注學校實踐教學的組織和學生的工程實踐能力。
專業認證不但關注被認證專業的現狀,更關注其是否有持續改進的機制,并使這些機制真正落到實處。學校應建立比較完善的校內評價機制,以保證教育教學活動的有效進行;并通過用人單位等社會評價結果,不斷調整和改進培養目標、課程體系、教學計劃,促進教育教學工作的持續不斷改進,使畢業生能夠滿足社會的要求。
專家通過審閱專業自評報告和現場考查,全面了解專業的辦學情況,發現問題,并提出改進建議,有利于專業的可持續發展,引導學校提高教育質量。
從專業認證的角度看,應從人才培養的全過程,即從人才培養的目標、體系、條件、過程、效果等方面的各個環節建立一整套行之有效的質量保障體系。專業認證的7項指標不僅僅是對專業建設的具體要求,也對專業人才培養質量保障體系提出了明確要求。
從“專業設置”和“畢業生能力”兩個指標要求,來保證專業人才培養目標與定位的合理。強調專業設置、培養目標、培養規格的合理性。培養目標及規格要求以知識、素質和能力方面的具體要求體現,成為學校、教師、學生追求的目標,并在畢業生身上可以度量。為此,學校應建立相應的質量評價制度,定期對培養目標的實現程度進行評估,對畢業生每項能力要求達到的程度進行評估。
從“課程設置”、“實踐環節”和“畢業論文”三個指標要求,來保證專業人才培養目標的實現。強調課程體系的完整性、科學性、合理性,課程設置和實踐環節是否能支撐人才培養目標和規格的實現,特別關注畢業設計(論文)選題要有實際意義,符合學生綜合訓練程度及整體質量與水平。不僅要求設置完善合理的課程體系和實踐教學體系,還要求教師在掌握課程體系的情況下在教學活動中有意識地促成培養目標和要求的達成。為此,學校應建立相應的工作機制,邀請企業或行業專家參與,定期修訂培養方案,與企業合作為學生提供參與工程實踐的機會,以更好地體現社會的要求,并評估每門課程是否達到出口要求。
從“師資結構”和“教師發展”兩個指標要求,來保證人才培養最關鍵條件——師資。除要求專業教師數量和結構滿足教學需要外,還關注教師發展和專業教師的企業工程背景,要求“有一定數量具有工程經歷的教師或企業專家作為專兼職教師”。對新進青年教師任課前要有必需的培訓與考察過程。為此,學校應建立合理的教師職稱評聘、崗位考核激勵機制,鼓勵教師投身教學一線,積極參加科學研究、工程開發、學習進修、對外交流等,不斷提升自身的學術與教學水平。
從“教學經費”、“教學設施”、“信息資源”和“校企結合”四個指標要求,來保障培養目標實現的條件與資源。關注教學條件滿足教學需要的程度,更強調這些資源在本科生教育中的有效利用。其中的“校企結合”包括校企共建實踐基地情況、企業參與專業教學及教學質量評估等情況,促進教育教學與實踐的緊密結合,給學生提供更多獲得工程教育的機會,體現“工程教育”的特點和要求。
從“招生”、“就業”、“學生指導”三個指標要求,來評價和保證學生培養目標的實現。招生就業綜合體現了專業教育的結果和社會認可度,還能反映專業培養目標的有效性,要求就業“與本專業的培養目標基本吻合”。為了保證培養目標的達成,學校要建立相應的工作機制,從職業規劃、就業、心理、學習、科技創新、社會實踐活動等方面給予學生更全面的指導。
從“教學制度”和“過程控制與反饋”兩個指標來有效監控和評價教學過程狀況,確保培養目標的實現。要求健全教學管理制度、明確教學環節質量標準和完善內部質量監控體系,學生、教師、管理機構作為質量監控體系的成員,要及時有效地發現、反饋和解決問題。特別強調要建立培養目標實現狀況、畢業生出口要求的持續評價機制。學校要建立規范化和制度化的畢業生跟蹤與信息反饋制度,以便及時了解專業教育的問題和用人單位對畢業生的新要求,并有效促進專業教育的改進。
從“內部評價”、“社會評價”和“持續改進”三個指標要求,同時從學校和用人單位的視角來評價專業的教學效果和畢業生教育目標達成狀況。這就要求學校建立制度化和科學規范的內部質量評價、社會及用人單位評價反饋機制與制度,促進校內質量監控體系的完善,以保證教育教學活動有效進行,并通過社會評價促進教育教學工作持續不斷改進,使畢業生滿足社會需求。特別是在專業建設和主要教學環節中引入企業界的評價,將企業界、用人單位的評價和反饋意見作為改進教學的重要依據,促進人才培養的社會適應性不斷提高。
“土木工程”、“交通運輸”是重慶交通大學辦學歷史悠久、優勢特色突出、社會聲譽好的兩個交通類工科專業,經過專業認證與評估過程,進一步明晰專業定位、目標和建設方向,圍繞“高素質、強能力應用型高級專門人才”的培養目標,進一步完善了專業人才培養質量保障體系。
學校成立了有外聘教授和工程界專家參與的專業建設指導委員會,研討專業建設重大事宜,審定專業建設規劃、人才培養方案、教學計劃等。課堂教學環節建立了教材選用審核、教材學生網絡評估、開學教學文件檢查、課堂教學質量網絡評估、領導專家聽課、教學督導專家聽課等制度。考試考核環節建立了試卷命題質量審核、試卷綜合分析、試卷質量抽檢等制度。實踐教學環節實施了教學實驗室專項評估、畢業實習專項評估制度。畢業設計(論文)環節實施了選題審查、指導教師遴選、設計方案答辯、中期進展檢查、答辯資格審查等全過程監控。校、院定期開展中期教學檢查、教學示范課、教學診斷課、青年教師講課比賽、師生交流座談會、教學法研討等活動,不斷改進教學工作。同時,建立了完善的畢業生跟蹤調查和用人單位評價制度,及時將社會要求體現在教學中。
專業認證既是過程,又是結論。作為過程,它對專業的教育質量進行評估,并促使人才培養質量保障體系不斷完善。作為結論,它向公眾提供專業教育質量的權威判斷,引導并促進高校專業的教學改革、建設與管理,構建專業建設持續改進機制。
[1]李茂國.中國工程教育全球戰略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8(6):1-12.
[2]吳啟迪.中國高等教育評估體系的構建與完善[J].教育發展研究,2009(3):38-41.
[3]畢家駒.高校內部質量保證工作:專業評估[J].高教發展與評估,2008(6):66-71.
[4]畢家駒.中國工程專業認證進入穩步發展階段[J].高教發展與評估,2009(1):1-5.
Building Quality Assurance System of Higher Traffic Engineering Education under Background of Engineering Education Accreditation
LIU Jianxin,YANG Lin,HE Zhaoyi
(Chongqing Jiaotong University,Chongqing 400074,China)
Engineering education professional accreditation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improving specialty construction,quality of education and social adaptability of cultivating talents in higher education.Based on the accrediting experiences of civil engineering and transportation specialties of Chongqing Jiaotong University,the important significance,characteristics and requirements for education quality assurance system of China’s higher engineering education accreditation were discussed.
engineering education;professional accreditation;specialty construction;quality assurance
G640
A
1674-0297(2012)04-0098-03
(責任編輯:張杰)
2012-12-28
2009年重慶市建設國家統籌城鄉教育綜合改革試驗區項目試點項目“開展高?!|量工程’建設,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辦學質量——工科人才培養體系創新研究與實踐”(編號:14)的階段性成果。
劉建新(1972-),男,重慶人,重慶交通大學發展規劃處講師,主要從事高等教育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