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中的一位老人說:請給我們講講善與惡吧。
他說道:
我可以談談你們身上的善,但卻無法訴說惡。
因為惡難道不就是被自己的饑渴折磨的善嗎?
事實上,當善饑餓時,它甚至會在黑暗的洞穴中覓食。
當它口渴時,它甚至會飲死亡之水。
當你們心神合一時,你們是善的。
但當你們心神不一時,你們也不因此而為惡。
因為一間隔離的房屋并不是賊窩,它只是一間隔離的房屋。
沒有舵的船也只是在艱險的島嶼邊沿漂浮不定,而不會沉入海底。當你們努力地奉獻自己時,你們是善的。但當你們奔波于自己的所求時,你們也不是惡的。因為當你們奔波于自己的所求時,你們只不過是緊緊纏繞著大地吮吸其乳汁的根而已。
當然,果實不會對根說:“像我一樣,成熟而飽滿,而且樂于將自己的豐盈貢獻出來。”因為對果實來說,貢獻是必需的,就如接受吮吸對于根也是必需的。當你們在談話中保持絕對清醒時,你們是善的。但當你們在夢中口齒不清地囈語時,你們也不是惡的。即使是結結巴巴地講話,也會使孱弱的舌頭強健起來。當你們堅定地向目標昂首闊步時,你們是善的。但當你們踉蹌而行時,你們也不是惡的。因為踉踉蹌蹌的人并沒有后退。然而強壯而敏捷的人,你們不要認為在跛者面前跛行就是善。
你們的善表現在許多方面,你們不善時也不是惡的,你們只是慵懶怠惰罷了。遺憾的是麋鹿無法讓烏龜變得迅速。當你們渴望自己的“大我”時,你們的善便已存在,而且你們每個人都有這種渴望。但你們中有些人的渴望是洶涌入海的激流,載著山峰的秘密和森林的樂曲。而其他人的渴望是平緩的小溪,在抵達海岸前就已在曲折蜿蜒或峰回路轉中迷失了自我。渴望頗多的人不要對清心寡欲的人說,“為什么你們這樣遲鈍呢?”因為真正的善者不會問赤身裸體的人,“你的衣裳呢?”也不會問無家可歸的人,“你的房子怎樣了?”
(夏仁淵薦自《先知》)
責編:我不是雨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