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衛報》網站8月29日文章,原題:西方“中國崩潰在即”的說法有些言過其實 30年來,中國經濟快速增長,西方經濟表現日益糟糕,兩者之間的差距越來越大。但同時,也出現了認為中國經濟很快面臨崩潰的說法。這種說法顯然毫無事實根據,只起到宣傳作用。因此,西方經濟衰退時,這種說法特別盛行。
無怪乎,當最新數據顯示美國GDP增長率降至1.5%,歐盟經濟負增長0.6%時,警告中國危機在即的文章適時出現。《紐約時報》一篇題為“中國賣不出去的商品堆積如山”的文章認為:“從鋼鐵和家電到汽車和住房的各種商品出現過剩,這正在妨礙中國為避免經濟急劇減速所做的努力。”
我們不妨看看真實情況:對于市場經濟體來說,有些行業供應短缺,有些行業產量過剩,這是必然的,市場會作出調整。在某個領域總是存在“賣不掉的商品”并不說明什么,因為其他存在短缺的部門會起到平衡作用。
就拿中國當前的例子來說。汽車制造商目前面臨困難,部分原因在于當局限制私家車。但在另一個產業,中國內地的智能手機廠商獲得巨大的競爭成功,它們從非內地制造商那里拿下54%的中國市場份額。
只有各個領域平均起來,才能看出實際的經濟形勢,而趨勢是清楚的:中國經濟略有減速。今年第二季度GDP同比增長7.6%,而同期美國經濟增長2.2%,歐盟為0.2%,英國萎縮0.5%。這足以證明,與西方相比,中國經濟并未陷入危機:西方所謂的中國危機放在美國或歐洲那里將是無與倫比的經濟成就。
這并不是說中國經濟毫無問題。中國有重要的經濟政策問題需要討論,但最近大量出現的“中國崩潰在即”的老調不在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