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臺北特約記者 蕭師言 本報特約記者 崔明軒
馬英九指示全面檢討“兩岸人民關系條例”后,臺“陸委會”已行動起來,全盤檢討修法,其中將在臺大陸學生納入健保(醫療保險)、縮短大陸籍配偶取得身份證的年限等被列入優先法案。有島內輿論稱,從馬英九要求全盤檢討兩岸政策及修法的舉動來看,他有意在第二任期讓兩岸關系進入一個新階段。
據臺灣《旺報》29日報道,“陸委會”已邀集相關部門共同研商,進行兩岸條例暨相關法令通盤檢視,未來將陸續提出修正草案。這幾日,“陸委會”全面總動員,接連舉行內部會議,討論法案優先順序,甚至為此開會到晚上8時,官員直呼“忙得連吃飯的時間都沒有”,就是希望能趕在9月中旬“立法院”開議前完成檢討。“陸委會”將把“兩岸人民關系條例”中涉及陸生納入健保、陸配縮短身份證取得年限、兩岸租稅互免內容的部分條款,列為優先法案。
此次并非“兩岸人民關系條例”第一次修改。據《旺報》報道,2003年蔡英文擔任“陸委會主委”時曾大幅翻修,調整比例高達70%,是條例翻修幅度最大的一次,當時大幅調整兩岸協商、三通及經貿往來規定。今年7月,臺灣工業總會強烈呼吁當局通盤檢討并修訂該條例,包括優先檢討臺商任職大陸政協的適法性、開放大陸廣告登臺及開放大陸人士來臺招商等。8月16日,馬英九稱,“兩岸人民關系條例”需要配合現在時空環境,全盤翻修。“陸委會”高層透露,雖然馬英九指示要通盤翻修,但兩岸政策檢討將采取“分區塊”方式處理,而非一次到位。
《旺報》稱,現行“兩岸人民關系條例”對于陸生和陸配不但限制很多,且比外籍學生和外配更嚴苛。陸配申請身份證要6年,外籍配偶4年就可以;外籍勞工全面強制加入健保,陸生卻不準,同時還有不得打工、不得就業等不合理限制。據臺灣“中央廣播電臺”29日報道,國民黨已研擬修法將陸配取得身份證的年限下修到4年。28日,大陸國臺辦主任王毅在出席兩岸婚姻家庭協會成立大會時稱,“婚姻不是政治,放松吧”,呼吁臺灣方面改善陸配政策,重視在臺大陸籍配偶的合理訴求,取消人為限制和歧視。另據臺灣“中央社”報道,國民黨“立委”丁守中26日已提案修改“全民健康保險法”,建議在臺就學滿6個月的陸生,可以參加臺灣健保。
對于修改對陸生和陸配的法規歧視,島內輿論多持樂見態度,不過也有部分質疑聲音。臺聯黨團總召集人許忠信稱,陸配人數多,語言能力及文化與臺灣民眾相近,加上容易利用假結婚來臺,一旦放寬年限,恐怕會沖擊臺灣的就業機會。民進黨“立委”陳其邁稱,陸配取得身份證牽涉到投票問題,不能不謹慎,“現行制度允許陸配在同時擁有中國國籍情況下投票,已有國家認同錯亂問題,若再縮短取得身份證年限,恐引發難以預期的政治效應”。“立委”徐佳青則質疑稱,外國人在臺灣申請身份證,須依法申請“歸化”,即放棄原來國籍,而大陸籍配偶卻因適用兩岸條例,無須放棄國籍,這不公平。對此,“移民署”官員解釋稱,按照兩岸條例,臺灣和大陸是兩個地區,而非兩國,因此陸配沒有放棄國籍的問題。
有島內人士解讀稱,從馬要求全盤檢討兩岸政策及修法來看,馬第二任期有意讓兩岸進入“一個新階段”;推動兩岸和解,是馬英九當選的最佳利器,也是他能否“名留青史”的關鍵,因此,這次馬英九不顧在野黨批評,全力推動兩岸關系條例的修改。但島內媒體擔心,修法的關卡是在“立法院”,就算提出修正案,但藍綠惡斗使“立法院”陷入空轉,“馬總統催促修法恐怕也只是紙上談兵,無法實質嘉惠民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