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陽光(大唐山東發電有限公司,山東 青島 266061)
JIANG Yang-guang (Datang Shandong Power Generation Co.,Ltd.,Qingdao 266061,China)
煤炭是我國重要的燃料和工業原料,占我國一次性能源生產和消費總量的70%,我國的煤炭主要用于電力、鋼鐵、建材、化工及生活用煤等領域。作為中國煤炭消耗的第一大戶,發電企業煤炭消費量占全國煤炭消費總量的一半以上。在全社會發電量中,燃煤發電量占80%左右。由于我國資源儲量 “多煤、少氣、貧油”的特點,燃煤發電在今后一段時間內,仍將占據主導地位。然而,在 “市場煤、計劃電”的電力體制下,煤炭市場價格不斷攀升、電煤運輸費用過高、煤運緊張、存煤低于警戒線、電荒頻頻發生等問題使得我國電煤供應鏈的優化顯得尤為緊迫重要。
依據供應鏈的相關理論并結合電煤運營的實際情況,可以將電煤供應鏈定義為:根據電廠的需求,電煤從坑口開始經過各級電煤儲運和配送中心,通過公路、鐵路、水運等不同運輸方式,最終運抵電廠的一個由電煤生產企業、承運商、各級儲運中心和配送中心及電廠組成的系統,同時也包含了信息流和資金流[1]。(見圖1)
我國的能源資源分布非常不平衡,76%的煤炭資源分布在北部和西北部,但是70%以上的能源需求卻集中在東中部,煤炭資源 “北富南貧、西多東少”的分布情況 (如圖2)與經濟發達程度決定了我國 “北煤南運、西煤東運”的煤炭流通格局將長期存在。


電煤供應鏈是否順暢對保障煤炭資源供給具有重要影響,由于我國電煤運輸距離較長,通常采用公路與鐵路、水運相結合的多式聯運方式。電煤從生產到運達電廠,需要經過公路運輸、場站堆存、鐵路干線運輸、海上運輸、港口吞吐、電廠存儲等眾多環節,造成物流成本不斷升高。有關數據顯示,山西5 500大卡動力煤 (不含稅)坑口價約為530元/噸,主要發電用戶煤炭到廠價 (含稅)約為880元/噸,電煤運輸費用占到燃料費用的60%以上。電煤供應鏈中間環節的短途運輸費、火車運輸費、點裝費、運雜費、代理費等構成了電煤高昂的物流成本。
我國的煤炭資源主要集中在山西、內蒙、陜西、新疆等地,然而鐵路干線比較少;東部地區鐵路網密集,但煤炭資源緊缺。雖然鐵路經過多年的建設以及改造,運力有了極大的提高,但是仍然趕不上需求增長。目前,我國已形成四大煤運通道:“三西”(山西、陜西、內蒙古西部)外運通道、東北通道、華東通道、中南通道。其中,“三西”是我國煤炭能源中心和外運基地,其煤炭資源占我國總煤炭資源分布的64%。長期以來,“三西”產量大,外運量多。累計生產原煤接近全國的50%,煤炭調出量也已經占全國省際間煤炭調出總量的90%。 “三西”地區鐵路運輸能力處于飽和狀態[2]。
當我國煤炭產量出現供不應求或者遭遇運力瓶頸約束時,電煤供應鏈中因電煤供應短缺而極易造成煤荒危機,電煤供應鏈隨時面臨斷裂的風險,近年來,發電廠因缺煤限電或停機的現象層出不窮。每年到用電高峰時期,電煤需求量增大,但鐵路運力有限,在此背景下,山西、陜西、內蒙古以及西南地區向南部和東部沿海工業中心煤炭運輸通道將受到嚴重影響,煤炭資源供給將受到威脅,尤其在突發性自然災害的情況下。2010年初,受北方大霧影響,位于環渤海區域的三大煤炭港口秦皇島港、曹妃甸港和京唐港封港十余天,運煤船只能停在海上導致電煤運不出來,火電廠電煤庫存低于7天警戒線,多地電煤供應緊張拉閘限電。
電煤供應鏈中的節點企業屬于不同行業的產業主體,目前,煤炭供應商與燃煤發電企業的關系僅僅是一種交易關系,使得電煤供應鏈隨時面臨斷裂風險[3]。當用電高峰到來時,煤炭需求增加,供應緊缺,市場煤炭價格扶搖直上,然而,重點合同煤合同兌現率不到50%,違約現象十分嚴重,若不能及時解決,就會產生電廠缺煤停機、各地拉閘限電等一系列連鎖反應,嚴重危害了整個電煤供應鏈的安全。通常,電廠為降低風險,在安全庫存的基礎上,增加電煤庫存,而過量的庫存造成資源浪費的同時,進一步增加了燃煤發電企業的資金成本。
供應鏈管理的要旨之一是通過建立鏈上各個成員企業之間的伙伴關系,來實現整個供應鏈上物資流、商業流、資金流和信息流的快速、準確流動,以實現供應鏈整體最優[4]。電煤供應鏈涵蓋了煤炭供應、裝卸、運輸、配送、儲存等每一項業務活動。基于此,根據電煤供應鏈的特點與存在的問題,從煤炭供應優化、運輸配送環節供應鏈優化、電煤供應鏈上各個環節有機連接這三個方面探討電煤供應鏈優化策略。
對煤炭供應商進行分類,與不同的電煤供應商發展不同的合作關系。分類的依據主要包括:(1)煤炭供應的質量;(2)煤炭供應的可靠程度;(3)煤炭供應市場的復雜程度;(4)煤炭供應企業與發電企業的相對優劣勢。例如,部分煤炭可以通過企業集團內部供應,部分煤炭可以通過企業外部其他企業供應,這兩種不同的供應關系,需要采用集團統一管理、建立戰略合作伙伴關系等合作模式。
在相互信任的基礎上建立煤炭供應企業與發電企業的戰略聯盟,形成強強聯合的利益共同體,優勢互補,共同分享利益、分擔風險。通過戰略聯盟,煤炭、發電企業可以專注于自身的核心業務、實現資源的最優化配置和利用,降低交易成本與市場不確定性對企業的影響。在煤炭價格出現大幅波動的情況下,發電企業的成本出現了較大的不確定性,雙方合作的優越性則會體現的越來越明顯。煤電行業聯盟后,發電企業的煤炭供應,不僅可以得到保證,供應穩定,生產的成本也更加低,而煤炭企業則從合作中分享了更多的利益,最終實現雙贏。通過建立長期戰略聯盟關系,合作雙方以供應鏈管理思想合理制定采購策略,從而可以避免不必要的采購和不需要的庫存。同時,完善合作契約,并加強對違約行為的懲罰,使戰略聯盟的合作有章可循。
根據電煤供應鏈的特點,對電煤供應鏈中的運輸配送環節進行優化。
3.2.1 增加煤炭物流運力,改善運輸通道
煤炭流通環節是否順暢對保障煤炭資源穩定供給具有重要影響。由于煤運通道體系尚未建成,煤炭運輸瓶頸問題還很突出。為提高運輸效率,降低物流成本,國際和國內航運市場均向碼頭泊位大型化、深水化發展。加強鐵路、公路、水路建設,提高港口煤炭吞吐能力,同時提升裝卸效率,能夠最大限度地消除北煤南運、西煤東運造成的能源輸送障礙,有限緩解煤運緊張的局面,完善電煤輸送網絡,為發電企業燃料供應提供保障,為煤炭企業產能轉化為效益創造條件。
3.2.2 發展煤炭現代物流,加快煤炭儲備基地建設
建設煤炭儲備基地,可以在淡季儲煤、旺季輸煤,能夠有效地解決因自然災害、重大事故、運輸不及時等因素影響而導致的階段性煤炭供給緊張的矛盾,能有效避免、緩解或消除階段性煤炭供需緊張狀態對經濟運行產生的嚴重影響[5],保證企業生產經營的連續性與穩定性。
煤炭儲備基地建設應結合國家政策、地區經濟狀況、腹地情況、港口運行情況、運輸網絡、及時供給及 安全系數等多方面因素。
3.2.3 建設電煤物流配送中心,提高物流效率與反應速度
結合我國電煤供應鏈的現狀與特點,可以考慮在煤炭運量較大的港口建設煤炭物流配送中心,改變當前各個發電企業獨立進行煤炭物流的狀況。從整體優化的角度出發,選擇合適的位置建設物流配送中心,將原來分散在各個煤炭企業與發電企業的大量多級庫存集中到物流配送中心,運用先進的物流管理技術、管理方法與信息網絡實行高效管理、實時配送,根據企業生產需求計劃提供配送服務,對配送線路進行優化,將煤炭快捷準時送達各個企業。電煤供應鏈上的企業僅僅保持少量庫存,節省了因為牛鞭效應而產生的大量庫存費用,物流配送中心根據需求變化制定合理庫存,從而達到降低整條電煤供應鏈及鏈條上各個企業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和反應速度的目的[6]。
3.2.4 變輸煤為輸電,節省物流成本,具有明顯的社會效益
我國特高壓輸電技術的突破發展,實現了電廠由靠近負荷中心向靠近燃料產地的轉移,先將煤炭就地發電,轉化為電力以后向外輸出,讓煤從 “空中走”,變輸煤為輸電,降低了煤價,避免了資源浪費,物流費用大幅降低,同時社會效益也非常明顯,環境污染降低,不但緩解東中部地區的環境壓力,同時也可以促進煤炭生產地區社會協調可持續發展。
為保證物流、信息流、資金流在整個電煤供應鏈上快速準確流動,需要從整條供應鏈集成的角度,實現供應鏈上各個環節有機連接。因此,高效的信息傳遞方式十分重要。
建立整個電煤供應鏈上各成員間的有效合作機制,使各個環節信息溝通方式及信息內容實現統一化、標準化,提高信息化水平、創造便捷高效的信息化對接平臺會對各環節有機連接起到積極推動作用。
[1]繆霖.我國電煤供應鏈現狀及發展策略問題研究[D].大連:大連海事大學 (碩士學位論文),2011.
[2]蔣薇.煤炭運輸瓶頸應多方求解[N].中國能源報,2011-05-16(16).
[3]艾新,陳鐵東.我國電煤供應鏈特點及問題分析[J].現代企業文化,2009(18):166-168.
[4]張丹羽,廖莉.物流系統教程[M].濟南:山東大學出版社,2006.
[5]李金峰.我國煤炭儲備再思考[J].煤炭經濟研究,2010(12):9-11.
[6]黃毅.打造我國電煤安全供應鏈[J].港口經濟,2008(6):45-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