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隆英
(武漢鋼鐵股份有限公司計劃財務部 湖北 武漢:430080)
基于價值鏈的鋼鐵企業競爭力研究
蔣隆英
(武漢鋼鐵股份有限公司計劃財務部 湖北 武漢:430080)
結合鋼鐵企業特點,在波特提出的價值鏈基礎上,修正得到了鋼鐵企業價值鏈模型,并對各個價值活動的相互關系及其重要性進行分析。闡述了企業競爭力的構成和影響因素,并探討價值鏈活動作用于影響因素,進而作用于競爭力的機制,將各項價值活動和競爭力分別建立對應關系,構建了較為全面和實用的鋼鐵企業競爭力的評價指標體系。
鋼鐵企業;價值鏈;企業競爭力
改革開放以來,鋼鐵產業發展迅速,粗鋼產量大幅提升,中國粗鋼產量已經連續十多年來蟬聯世界第一,生產的工藝技術水平也明顯提高,基本實現大型化和現代化,鋼鐵產品品種增加、質量提高。同時,鋼鐵企業數目增加,產業內競爭加劇,尤其是近幾年,產能過剩壓力加大,企業競爭上升到白熱化階段。在此現實背景下,研究鋼鐵企業競爭力具有意義。
1985年美國哈佛商學院著名戰略學家邁克爾·波特在著作《競爭優勢》中提出了“價值鏈”的概念,他認為:企業的任務是創造價值,從戰略重要性的角度可以將企業的各項活動分解為內部后勤、外部后勤、生產操作、市場營銷、服務五項基礎性活動,以及企業的制度基礎、人力資源、技術開發、經營采購四項支持性活動。這些互不相同但又相互關聯的活動,共同構成了一個創造價值的動態過程,即價值鏈。它們創造的總價值與各項活動所耗費的總成本之差,即是利潤。價值鏈理論揭示了企業的競爭力,不只由某個環節,而是由整個價值鏈的綜合競爭力決定的。
筆者結合鋼鐵企業的上述特點,對波特提出的價值鏈模型進行了修改,構建了鋼鐵企業價值鏈模型,見圖1。

圖1 鋼鐵企業價值鏈模型
鐵礦石、煤炭、焦炭、廢鋼是鋼鐵生產的主要原材料,也是鋼鐵企業采購主體。目前我國鋼鐵企業采購活動中主要存在原料采購成本虛高、運輸成本高等問題。鋼鐵企業已達到將煉鐵、煉鋼、軋鋼等主體生產活動一體化地技術水平,其生產工序主要為長流程和短流程,前者是以鐵礦石、煤炭、焦炭等為原料的燒結、煉焦——高爐——轉爐、電爐——連鑄——鑄錠——軋鋼過程;后者是以廢鋼、鐵料、電力為原料和能源的電爐(爐外精煉)——連鑄——成品連軋過程。
在煉鐵、煉鋼的整個過程中,需要消耗鐵礦石、煤炭等原材料,這些資源有限、分布不均衡而且大多開采困難,所以,鋼鐵企業的自然資源依賴性很強,并且這種趨勢愈發突出。應將采購納入到基礎活動中。另一方面,鋼鐵企業所處的地理位置,從某種程度上決定了其資源稟賦條件,對采購和銷售等環節都會產生很大影響;固定資產的購買、維修、處置,和上、下游、政府的關系等也會決定多個價值活動是否能正常完成。所以,將這三方面囊括在資源維護活動中,作為鋼鐵企業的輔助活動。鋼鐵是建筑、汽車等眾多下游行業的生產原料,在產業鏈中相對強勢的位置,再加上我國大、中型鋼鐵企業基本都屬于國有企業,因此服務過程并不是整個企業的核心活動,但是它會影響產品的銷售狀況,將它合并到市場營銷活動中。
價值鏈上的各個價值活動按照企業的運作進行順序組合變成了流程,流程上的任何一個活動的滯后或者不正常進行,都會影響到企業生產運營的正常進行。因此,價值鏈上的各個活動是相互關聯、相互制約的。在所有的價值鏈活動中,生產操作活動是最重要的一環,其他所有活動都圍繞它展開;采購活動的執行依賴于企業生產計劃的制定;制度基礎、內部后勤和外部后勤是其它一切活動的基礎,將企業價值鏈上的各個活動進行有效串聯;市場營銷是企業生存的關鍵;人力資源活動直接影響生產操作、市場營銷、內勤、外勤等多項活動的實施效率;技術開發是企業擁有持續競爭優勢的前提。
一般情況下,企業價值鏈活動起源于兩種方式:訂單式,即定制化生產,通過分解和合并訂單,在滿足顧客需求的條件下,兼顧生產的規模經濟性;市場式,即大規模生產,它以市場預測為基礎,綜合考慮庫存成本、規模生產帶來的成本節約等,制定有效的生產計劃。但活動起源形成后都要經過生產部門產能計算和產品設計,制定出相應的生產計劃,作為企業物料采購計劃、生產制造計劃和庫存計劃的參考依據。可見,相鄰兩個價值活動中,前一個是后一個的前提。另外,輔助價值活動融入到各個基礎價值活動之中,起到支持作用,因此,基礎活動是輔助活動的前提。
鋼鐵企業競爭力是由鋼鐵產業競爭力和企業在產業內競爭力共同決定的,從評判時間的角度,可以將競爭力分為現實競爭力和持續競爭力。現實競爭力,是當前市場環境下,鋼鐵企業擁有的超過其競爭對手的盈利能力和發展素質,它是一種短期狀態,比較容易通過指標數據進行直觀地比較。持續競爭力,是立足長遠、動態來考量企業的發展潛力和獲得競爭優勢的能力。
從競爭力的來源分析,可將影響企業競爭力的因素分為兩類,一類是直接因素,主要包括成本控制、生產能力和營銷能力等;第二類是間接因素,它們大都比直接因素更深遠,主要包括制度基礎、資源儲備、人力資源、技術水平等。直接因素共同決定了鋼鐵企業的現實競爭力,間接因素不僅會影響現實競爭力,而且造成了各企業在持續競爭力上的差異。現實中,決定鋼鐵企業競爭力的因素是復雜的、相互影響的,這里分成兩大類僅是為了研究方便。圖2展示了直接因素、間接因素對企業競爭力的影響方式。

圖2 鋼鐵企業競爭力構成及其影響因素
鋼鐵企業產品成本主要包括采購成本、生產運營成本、銷售費用、財務費用等,其中,控制煉鐵成本為重中之重。成本控制會直接影響鋼鐵企業的當前盈利和后續發展,也是提高企業現實競爭力的最重要途徑。生產能力表現在產能、產品質量和安全控制等方面。它們直接關系到鋼鐵企業的市場占有率、盈利能力和抗風險能力。營銷能力是企業產品品種、質量、成本、信譽、服務等競爭能力的綜合體現,它源于合適的營銷機制、營銷策略。
上述三因素是相互影響的。企業突出的營銷能力可以擴大產能,更好地利用規模經濟降低生產成本,而低成本又可以促進營銷能力進一步提高,形成良性循環。但在提高產品質量和安全控制以提升生產能力時,可能會增加生產成本;而降低生產成本,也有可能影響到這兩方面的生產能力。因此,必須根據鋼鐵企業實際情況,平衡好三者的關系。
間接因素也影響著企業現實競爭力,但其作用不如直接因素那么明顯,它更重要的意義是對企業持續競爭力的深遠影響。制度基礎,主要包括股權結構、公司治理、財務和計劃、法律等企業基本制度,它們是企業運轉的基礎和法則,規范企業運行中的所有活動。鋼鐵是資源導向型行業,如果某企業所在地具備良好的自然資源,則比較容易削減成本、減少庫存管理的壓力;或是企業所在地經濟發展快、鋼鐵產品需求量大,則比較容易建立良好的營銷網絡,提高銷售業績。技術創新是鋼鐵企業實施差異化競爭戰略的基礎,是其取得競爭優勢的主要途徑。“以人為本”,人力是企業最重要的生產要素,其影響力滲透到企業流程中的各個環節。
以上分析表明,鋼鐵企業價值鏈中的各項價值活動,通過直接因素或間接因素,形成了企業間競爭力的差異。鋼鐵企業現實競爭力產生于價值鏈的基礎活動過程,持續競爭力產生于輔助活動之中。采購、內部后勤、生產操作對應成本控制因素,內部后勤、生產操作、外部后勤對應生產能力因素,市場營銷對應營銷能力因素;制度基礎對應制度基礎因素、資源維護對應資源儲備因素,技術開發對應技術水平因素,人力資源對應人力資源因素。
圖3、圖4分別展示了企業現實競爭力和持續競爭力的評價指標體系,從目標層開始分解、具體化到準則層,直至最后可供實際操作的指標層。評價時,根據不同指標的重要性賦予不同的權數,對所有指標標準化后,計算出競爭力的評估值。在此基礎上,企業管理者可以針對表現較差的主要指標,對相應的價值活動進行改進和更加有效地管理。

近年來,鋼鐵企業的競爭加劇,企業只有全面把握內部運營情況、外部制約因素和市場發展態勢,不斷分析和提高自身的現實競爭力和持續競爭力,才能在越發激烈的競爭中求得生存和發展。筆者結合鋼鐵企業特點,在波特提出的價值鏈基礎上,修正得到了鋼鐵企業價值鏈模型。并從該模型的角度,比較系統地分析了鋼鐵企業競爭力的構成和影響因素,以及提出了競爭力綜合評價模型。
(1)鋼鐵企業價值鏈包括采購、內部后勤、生產操作、外部后勤、市場營銷五大基礎活動,和制度基礎、資源維護、技術開發、人力資源四大輔助活動,各個價值活動相互關聯、相互制約。生產操作是這些價值活動的核心,其他所有活動圍繞它展開。按照企業運作流程,相鄰兩個價值活動中,前一個是后一個的前提,基礎活動是輔助活動的前提。
(2)企業競爭力由現實競爭力和持續競爭力構成,前者受直接因素(成本控制、生產能力和營銷能力)和間接因素(制度基礎、資源儲備、技術水平、人力資源)影響,后者只受間接因素影響。
(3)鋼鐵企業價值鏈中的各項價值活動,通過直接因素或間接因素,形成了企業間競爭力的差異。鋼鐵企業現實競爭力產生于價值鏈的基礎活動過程,持續競爭力產生于輔助活動之中。
(4)建立了相對完善的企業現實競爭力評價指標體系和持續競爭力評價指標體系,并具備一定的可操作性。
[1] 陳冰潔,李 敏,吳 敏.從價值鏈角度分析文化企業競爭力[J].市場周刊(理論研究),2012,(1):30-31.
[2] 耿華師.鋼鐵企業運用價值鏈管理提高競爭力淺析[J].科技創新導刊,2012,(4):203.
[3] 和炳全.改造價值鏈結構,增強企業競爭力[J].昆明理工大學學報(社科版),2001,(3):89-90.
[4] 劉 蓉.“價值鏈”在企業競爭力分析中的運用[J].渝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1,(2):10-12.
[5] 王 偉.我國鋼鐵企業價值鏈管理研究[D].天津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6.
[6] 肖文偉.基于戰略的鋼鐵企業競爭力分析及其綜合評價方法研究[D].中南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10.
[7] 張慧婷.鋼鐵企業競爭力分析評價的實證研究[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上旬刊)[J].2010,(12):60-61.
[8] 張一純,王道平.基于價值鏈的企業競爭力評價方法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5,(9):197-200.
[9] 張 智.企業競爭力形成的價值體系[J].生產力研究,2008,(2):110-118.
Probe into Metallurgical Enterprise Competition Power Based on Value Chain
JIANG Longying
Metallurgical enterprises need to seek for new competition strategies to face present market environment.After analyzing the competition powers of the metallurgical enterprises with value chain mode,the author points out the ways for the enterprises to improve their competition power.The author also establishes a rather comprehensive and practical assessment system for the metallurgical enterprises.
metallurgical enterprise;value chain;enterprise competition power
F270.7
A
1671-3524(2012)02-0040-04
(責任編輯:李文英)
2012-05-08
蔣隆英(1959~),女,高級會計師.E-mail:jly6621@yahoo.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