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明第
本來豬自身就有“懶豬”的綽號,冬季水溫過低母豬不喝水是我們值得關注的核心問題。由于母豬產后大量脫水,給其補充溫和適口的紅糖枯草艾葉水是老養豬者的就有經驗,可是被現代的“專家”給遺忘了,立即站出來說是大腸桿菌、冠狀病毒、博卡病毒讓養豬者啼笑皆非或大驚小怪。
當今豬場規模化和集約化發展出現了很多問題,其中很重要的一個疾病就是脂溶性奶引起仔豬下痢很難被養豬場根除,導致許多豬場1~7日齡仔豬全群死亡。筆者在十幾年中經常碰到該疾病,許多專家和養殖場老板對此束手無策,猜想結果什么病毒都有,其中說大腸桿菌、病毒性腹瀉、博卡病毒等學說的專業人士很多。因此筆者做一詳細介紹以供養豬場同仁參考。
脂溶性奶引起仔豬下痢是某些豬場夏季和深冬季節經常看到的問題,筆者在2002-2003年冬季聽到湖南誼信公司總經理反應豬場30%~40%母豬產子后仔豬拉油狀糞便,在5~7天內全部死亡,筆者通過臨床診斷發現奶汁稀釋5~10倍后奶液正常,筆者推論可以排除乳房炎(畜牧所的專家下的結論),因為乳房炎的奶液變性了,稀釋后呈現絮狀物質。筆者在2006年和2007年在湖南常德(成來中等)和婁底冷水江(常佰華等)發現類似的問題,后筆者確診為脂肪性奶引起仔豬下痢。查原因筆者在常德豬場發現豬場內的水質太苦引起母豬采水量下降。
在冷水江筆者聽了郭老板的敘述后就知道是由于母豬缺水,筆者與常佰華到豬場檢查發現豬場水龍頭安裝不正常和出水口生銹導致夏季天氣熱,母豬采水量低下造成的結果,筆者要求豬場老板立即改水龍頭后下批豬生產正常,這僅僅是零星豬場發生的問題。可是在當今豬場條件很好的情況下這個問題卻發生普遍,成為深冬季節和盛夏引起仔豬死亡的主要疾病。2010年以后規模化豬場發展很迅速,豬舍的采暖措施確實到位,但是筆者思考一個問題豬舍溫度高,那么水溫也必須高,飼料溫度也必須高,否則母豬不采水,同時筆者發現中國絕大多數豬場沒有進風口和煙囪,母豬流產、豬生長滯緩、豬抗病能力差都是考慮的問題。關鍵是室溫20多度,水溫肯定是0度左右這樣造成分娩母豬嚴重缺水后引起脂溶性奶引起仔豬下痢對養豬場造成的危害值得分析總結。
在2012年的1~3月份中國大多數豬場出現了1~7日齡仔豬拉稀死亡。可以思考的問題是在深冬季節嚴重暴發,確實與溫度的關系是最直接的問題,其次這樣大面積的暴發肯定是由于溫度過低造成的某些因素直接作用于母豬,使母豬產生一些致病因子導致仔豬拉稀死亡,那么這種治病因素是什么,筆者通過大量的觀察發現只有水溫是我們值得防范的關注點。本來豬自身就有“懶豬”的綽號,冬季水溫過低母豬不喝水是我們值得關注的核心問題。由于母豬產后大量脫水,補充溫和適口的紅糖枯草艾葉水是老養豬者的就有經驗,可是被現代的“專家”給遺忘了,立即站出來說是大腸桿菌、冠狀病毒、博卡病毒讓養豬者啼笑皆非或大驚小怪。
筆者拜讀了湖南新五豐張道中先生寫的一篇文章有所感悟,張先生認為豬哺乳期采食量較低,不能滿足仔豬生長需要,動用自身脂肪造乳。引起泌乳母豬采食量低的原因都是引起脂溶性下痢的原因。筆者認為在規模化豬場分娩母豬缺水才是真正引起脂溶性下痢的主要核心問題,不得不受到今年冬季豬場老板的關注。筆者在幾個地方的經歷都是由于水的問題引起1~7日齡仔豬全群死亡。筆者發現水溫過熱過冷、水龍頭設計不合理、水溫與室溫溫差較大、分娩母豬條件性反應、哺乳母豬過消瘦、哺乳母豬無奶、夏季溫度過高風扇直接吹風吹涼了仔豬腹部、冬季只在背上保暖,沒有在仔豬腹部墊料等因素都會引起仔豬拉稀的條件性管理性疾病的根源所在值得養豬場老板認真思考的問題。筆者很贊同張道中先生分析的引起母豬采食量低的分析,現分享如下。
1.泌乳母豬的正常采食量探討(以母豬體重180 kg,帶仔10頭,仔豬初生重1.5 kg,21日齡斷奶6 kg,哺乳料14.22MJDE/kg為例)。
泌乳母豬維持能量需 要 =0.4 6 W0.75M J D E/天=0.4 6×1 8 00.75M J D E / 天=0.4 6×4 9.1 4 M J D E / 天=22.6 MJDE /天
泌乳能量需要=仔豬日增重×帶仔頭數×增重1 kg需奶量×奶水所含能量/kg×飼料能量轉化為奶水的轉化率=0.214×10×4×5.4 39÷0.7=66.5 MJDE /天
泌乳母豬能量需要=維持能量+泌乳能量需要=22.6+66.5=89M.1 JDE /天
泌乳母豬采食量=能量需要量÷飼料中能量含量=89.1÷14.23=6.2k6 g/天
根據以上計算方式,在正常環境條件下的泌乳母豬采食參考量(如表1),達不到表中所示采食量,母豬將消耗自身體脂造乳,嚴重者導致脂肪性下痢。
2.懷孕期采食量過多引起泌乳期采食量下降。
諾丁漢大學使用新型品種母豬來驗證以上結論,并確定了妊娠期和泌乳期采食量關系,當妊娠期平均采食量超過2 kg時(日糧含DE13.19MJ/kg),第一胎次和第二胎次的母豬妊娠期采食量與泌乳期采食量呈下列關系(y代表泌乳期平均自由采食量,x代表妊娠期采食量)。
第一胎次:y=8.649-1.48( x 2< x< 2.6)
第 二 胎 次 :y=10.256-2.21x ( 2<x<2.6)
將具體數據代入以上公式得出結果如表2,國內外還有很多試驗支持以上結論。
3.熱應激引起采食量下降。熱應激改變了豬體內正常的內分泌活動,導致其正常的內分泌活動紊亂,引起機體的糖類、脂類和蛋白質的代謝活動減弱,攝食中樞興奮性降低,從而使采食量下降。
4.飲水不夠引起采食量下降。哺乳母豬飲水量的增加對其采食量有明顯影響,它們之間存在著以下關系。
飲水量=4.2+2.52×采食量
5.消毒不嚴,環境惡劣,管理不善使豬健康受到影響,也會導致泌乳母豬采食量降低。
一般發生在哺乳7日齡以內的仔豬,部分或全窩出現拉黃色或白色油性稀糞。尤以頭胎母豬及采食量低的母豬所帶仔豬發病率高,用抗生素治療無效,斷奶后立即停止。
仔豬通過母乳食入過多動物性脂肪引起仔豬腸胃道消化不良。由于動物脂肪含較多長鏈飽和脂肪酸,仔豬不能吸收。
筆者對該病的防治主要參考張道中先生的主要思路,不過筆者認為抓住兩點是防治該病的關鍵:(1)注意分娩母豬的飲水是關鍵,檢查初乳的濃度是核心,正常的為乳白色,如果是黃色立即寄養仔豬,如果碰到這樣的問題一定檢查母豬飲水量才能夠有效解決根本問題;(2)做好仔豬的護理,這種仔豬消化不良而不是患重大傳染病,掌握方法治愈率高。張道中先生的治療方案還是值得借鑒的。
1.配種前保持適度膘情,避免懷孕期過度飼喂。保證后備母豬配種體況標準。體重:130~140 kg;背膘(P2):18~20 mm或體況評分達到3分;特別瘦的下床母豬推遲一個情期,待膘情有所恢復后配種。
2.采取各種措施提高夏季泌乳母豬采食量。
(1)調整配方:夏天,哺乳料中減少或不使用含粗纖維高的麩皮,減少體增熱(粗纖維在豬的后段腸道中發生微生物發酵);添加2%~5%脂肪或使用膨化全脂大豆;提高蛋白質質量達到氨基酸平衡。添加VE200 mg/kg,VC200~500 mg/kg;添加小蘇打3 kg/噸(不能與VC同時添加)。

表1 正常環境條件下的泌乳母豬采食參考量

表2 不同階段母豬的采食量
(2)充足飲水:注意飲水器流量,使哺乳母豬飲水器流量達到2.5 kg/min;注意飲水器安裝位置及高度;注意水溫,切忌將水管暴露于強陽光下;注意水質,符合人飲用水標準,水中溶解的總鹽分含量不超過5 g/kg。
(3)變干料為濕料:利用濕拌料(水料比1:1),可提高采食量10%。
(4)增加投料次數,改變飼喂時間:改固定2次投料,為多次投料;改白天投料為在涼爽時投料。
(5)通過在產前24~26小時注射氯前列烯醇,調整產仔時間,盡量讓其在涼爽時產仔,減少產仔時高溫應激。
(6)做好母豬圍產期管理,及時處理難產,縮短母豬產仔時間,減少產褥感染,避免三聯癥發生。
3.做好腹瀉仔豬的護理。
(1)早期教槽,使仔豬胃腸及早適應飼料,減少仔豬對母乳的依賴,即使發生脂肪性下痢,也可早期斷奶。
(2)對脂肪性下痢小豬寄養于采食量高的母豬。
(3)對腹瀉比較嚴重的仔豬可口服、腹腔注射或靜脈注射等滲糖水、碳酸氫鈉減輕失水和緩解酸中毒;還可利用益生素和抗生素調整腸道環境及預防繼發感染。
結論: 脂溶性奶引起仔豬下痢在我國現代規模化豬場引起的損失已經是觸目驚心了,預防好該病是我們規模化豬場的管理性細節的值得重視的問題,同時減少仔豬拉稀造成的損失是我們當代獸醫的重要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