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彥秋
(云南省宣威市中醫醫院,云南 宣威655400)
支氣管哮喘是多種炎癥細胞及炎癥因子介導的慢性氣道炎癥,是兒科常見病。近年來,本院兒科采取常規治療的基礎上結合中藥及針灸治療兒童支氣管哮喘慢性持續期,臨床收效顯著,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從本院兒科2007~2010年收治的哮喘患兒中選取110例,急性期治療結束進入慢性持續期后在家長知情同意的基礎上,隨機將患兒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各55例,治療組:男29例,女30例;平均年齡(8.12±2.56)歲;平均病程(2.12±1.43)a,病情程度1級19例,2級17例,3級10例,4級9例。對照組:男30例,女25例;平均年齡(8.32±2.33)歲;平均病程(2.32±1.25)a,病情程度1級20例,2級16例,3級11例,4級8例。2組患兒在年齡、性別、病程及病情嚴重程上比較無統計學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 診斷標準 參照我國2008年修訂的兒童支氣管哮喘防治指南[1]標準。
1.3 排除標準 不符合診斷標準者。急性發作患者。
2.1 對照組慢性持續期治療 常規給予<5歲患兒使用丙酸氟替卡松吸人氣霧劑,≥5歲者給予沙美特羅替卡松粉吸入劑根據病情需要吸入沙丁胺醇氣霧劑,季節性哮喘患兒給予酮替芬。
2.2 治療組慢性持續期治療 治療組在對照組治療的基礎上,采用中醫辨證論治及針灸治療,因緩解期以正虛為主,區別肺、脾、腎之主次,予以補肺、健脾、益腎之法。肺脾氣虛者治以人參五味子湯合玉屏風散加減(人參、五味子、茯苓、白術、黃芪、防風、百部、橘紅),汗出甚者加煅龍骨、煅牡蠣;痰多者加半夏、天竺黃;納谷不香者加神曲、谷芽,腹脹者加木香、枳殼,便溏者加山藥、扁豆;每日1劑,4周為1療程,服用1療程后改玉屏風口服液長期服用。針刺采用補法,每日1次,針刺定喘、肺俞、脾俞;7 d為1療程,針刺3療程。脾腎陽虛者金匱腎氣丸加減(附子、肉桂、山茱萸、熟地黃、淮山藥、茯苓、胡桃肉、五味子、白果),虛喘明顯者加蛤蚧、冬蟲夏草,咳甚者加款冬花、紫菀,夜尿多者加益智仁、菟絲子;每日1劑,4周為1療程,服用1~2療程。針刺采用補法,每日一次,針刺定喘、肺俞、脾俞、腎俞、中脘、足三里;7 d為1療程,針刺3療程。。肺腎陰虛者麥味地黃丸加減(麥門冬、百合、五味子、熟地黃、枸杞子、山藥、丹皮),盜汗甚加知母、黃柏、癟桃干;夜間嗆咳者加百部、北沙參,咯痰帶血者加阿膠、白芍,潮熱者加青蒿;每日1劑,4周為1療程,服用1~2療程。針刺采用補法,每日1次,針刺定喘、肺俞、脾俞、腎俞、三陰交;7 d為1療程,針刺3療程。
3.1 療效標準 觀察治療組和對照組后近期療效(治療6個月后)和遠期療效(隨訪2年)。標準參照《兒童哮喘防治常規》[2]。①臨床控制:哮喘癥狀完全緩解,即便感冒或輕度咳嗽,亦不誘發哮喘;②顯效:哮喘發作癥狀程度較前明顯減輕,發作次數明顯減少≤3次/月,但仍需使用糖皮質激素或按需使用支氣管解痙劑;③好轉:哮喘發作癥狀略有減輕,發作次數較前有所減少≤5次/月,仍需用糖皮質激素和(或)按需使用支氣管解痙劑;④無效:哮喘發作次數不減或增加,程度加重。
3.2 統計學方法 采用統計學軟件SPSS16.0對觀察的數據進行分析處理,總有效率采用χ2檢測。
3.3 治療結果
3.3.1 2組近期療效比較 治療組中臨床控制29例,顯效14例,好轉8例,無效4例,臨床總有效率92.7%;對照組:臨床控制14例,顯效13例,好轉13例,無效15例,臨床總有效率72.7%,2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3.3.2 2組遠期療效比較 治療組中臨床控制26例,顯效16例,好轉8例,無效5例,臨床總有效率90.9%;對照組:臨床控制11例,顯效14例,好轉12例,無效18例,臨床總有效率67.3%,2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3.3.3 2組肺功能情況比較 2組在肺功能中時間肺活量(FVC)、一秒用力呼氣容積(FEV1)、呼氣流速峰值(PEFR)方面情況相比較見表1。

表1 2組肺功能情況比較
支氣管哮喘是多種細胞及炎癥因子介導的慢性氣道炎癥,為兒科常見病。哮喘急性發作是由于機體本身存在氣道高反應性在外因誘發下導致支氣管氣流可逆性受限而出現喘息、氣急、胸悶或咳嗽等癥狀。兒童支氣管哮喘慢性持續期由于氣道炎癥的病理生理持續存在,長期不能控制的發作導致氣道狹窄、重塑而使肺的呼吸功能下降從而發展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長此以往影響心肺功能。因此,積極治療支氣管哮喘慢性持續期有著重要的意義,更需要制定長期、有效的治療方案。
中醫認為哮喘緩解期以正虛為主,與五臟六腑都有關。《素問·太陰陽明論》指出:“犯賊風虛邪者,…入六府,則身熱,不時臥,上為喘呼。”其發作是因誘因引動宿痰而發,長期反復發作,勢必傷正,導致內臟虛損,主要表現為肺脾氣虛、肺腎陽虛和肺腎陰虛。當扶正固本,區別肺、脾、腎之主次,予以補肺、健脾、益腎之法。肺虛則不主氣,氣不化津,而痰濁內蘊,或肺陰虛火旺煉液為痰,肅降無權。此外肺虛衛外不固,易感受外邪而誘發。脾虛運化失職,水谷不化精微,反積濕生痰,上貯于肺,影響肺氣升降,常因飲食不當而誘發。腎虛精氣虧乏,攝納失常,陽虛則水泛為痰,陰虛則虛火灼津成痰[3],上干于肺,而致肺氣出納失司,每易遇勞誘發。急性發作的根本病理是宿痰伏肺,正如《素問·逆調論》言:“夫起居如故而息有音者,此肺之絡脈逆也,絡脈不得隨經上下,故留經而不行…。”。需通過緩解期扶正治療,如肺脾氣虛者服用人參五味子湯合玉屏風散加減及針刺定喘、肺俞、脾俞以健脾益氣、實表固衛;脾腎陽虛者服用金匱腎氣丸加減及針刺定喘、肺俞、脾俞、腎俞、中脘、足三里以溫補脾腎、益腎納氣;肺腎陰虛者服用麥味地黃丸加減及針刺定喘、肺俞、脾俞、腎俞、三陰交[4~6],以滋補腎陰、攝納腎氣;針刺哮病以辨病取穴與辨證取穴相結合的方法,使生痰之源、儲痰之器及納氣之本都發揮正常功能,從而達到祛除病根,減少復發的目的。
本文中110例患者,對照組采取常規治療,治療組在常規治療的基礎上根據中醫哮喘分型(肺脾氣虛、脾腎陽虛、肺腎陰虛)不同,采取中藥及針灸治療,且根據患兒汗出、痰多、食欲不振、盜汗、夜間嗆咳、咯痰帶血、潮熱癥狀的不同對癥用藥[7]。研究發現,單純使用西藥治療支氣管哮喘慢性持續期,雖然顯效快,但無論是近期療效(6個月)還是遠期療效(隨訪2年),療效遠不如中西醫結合治療 .中西醫結合治療在控制氣道炎癥的基礎上,采取扶正的方法,根據證型的不同分別治以健脾益氣,補肺固表;健脾溫腎,固攝納氣;養陰清熱,補益肺腎,從而起到促進患兒肺功能恢復而減少急性發作的作用。治療6個月后治療組療效明顯優于對照組(總有效率為92.7%,臨 床 控 制 率 為 52.7%;對 照 組 分 別 為 72.7%、25.5%),隨著治療時間的延長中西醫結合治療的優勢愈發突顯,隨訪2年發現治療組遠期(隨訪2年)總有效率為90.9%,臨床控制率為47.3%,對照組分別為67.3%、20%,采取中西醫結合治療標本兼治,不僅控制了哮喘患者的氣道炎癥,避免了氣道狹窄,還起到了扶正固本,增強機體免疫力的作用,從而達到祛除病根,減少復發的目的,可見采取中西醫結合治療兒童支氣管哮喘慢性持續期能有效的控制哮喘急性發作,改善患兒呼吸功能,值得推廣。
[1]中華醫學會兒科學分會呼吸組 .兒童支氣管哮喘診斷與防治指南[J].中華兒科雜志,2008,46:745~753.
[2]全國兒科哮喘防治協作組 .兒童哮喘防治常規(試行)[J].中華兒科雜志,1998,36(12):745~750.
[3]劉建秋,李星,李竹英 .哮喘從體質論治[J].中華中醫藥學刊,2009,27(6):1148~1149.
[4]鄭利平 .中西醫結合治療小兒哮喘療效觀察[J].遼寧中醫雜志,2012,39(3):502~503.
[5]黃小菊,鐘朋光 .中西醫結合治療兒童咳嗽變異性哮喘50例[J].遼寧中醫雜志,2010,37(1):126~127.
[6]楊鍛 .中西醫結合治療小兒支氣管哮喘的臨床研究[J].新中醫,2011,43(9):70~71.
[7]李敏,彭云 .溫振英教授論治小兒哮喘經驗介紹[J].新中醫,2009,41(1):1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