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芝伶,唐 艷
(桂林市衛生學校,廣西 桂林 541002)
痛經是指婦女經期或經期前后,出現周期性小腹及腰部疼痛難忍,甚至劇痛暈厥者[1]。中醫認為本病多由情志所傷,六淫為害,沖任受阻;或因素體不足,胞宮失養所致。本病為婦科常見病、多發病,以青年女性為多見。中職衛校的女生正處于青春期,也是本病的好發年齡。
通過對55名在校護生的隨機調查發現約有46%的女生存在不同程度的痛經現象,給日常學習、生活乃至心理造成不良影響。為進一步查清全校女生痛經現狀、痛經與不良健康行為之間的相關性以及痛經者的保健知識知曉程度,并據此提出合理化建議,決定對全校女生進行全面調查。
2007、2008級護理專業680名女生。
采用問卷調查法。調查問卷設計參照衛生部《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2]和《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3],內容共含5大項目,主要圍繞以下問題進行調查:(1)痛經診斷;(2)痛經分度;(3)痛經分型;(4)痛經誘因(不良健康行為);(5)痛經健康意識(保健知識知曉程度)。前4 項采用封閉式提問,采用EXCEL 處理系統進行頻數統計,第5 項采用開放式提問,將答案歸類后分6 類用EXCEL 處理系統進行進行頻數統計。
2.2.1 痛經的診斷 參照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發布的《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之規定。即:經期或經期前后小腹疼痛,痛及腰骶,甚則昏厥;呈周期性發作;排除盆腔器質性疾病所致腹痛。
2.2.2 痛經的證候分類 參照《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臨床證型分為5 類。
(1)氣血瘀滯:經前或經期小腹脹痛拒按,或伴乳脅脹痛。經行量少不暢,色紫黑有塊,塊下痛減。舌質紫黯或有瘀點,脈沉弦或澀。
(2)寒濕凝滯:經行小腹冷痛,得熱則舒,經量少,色紫黯有塊。伴形寒肢冷,小便清長。苔白,脈細或沉緊。
(3)肝郁濕熱:經前或經期小腹疼痛,或痛及腰骶,或感腹內灼熱。經行量多質稠,色鮮或紫,有小血塊。時伴乳脅脹痛,大便干結,小便短赤,平素帶下黃稠。舌質紅,苔黃膩,脈弦數。
(4)氣血虧虛:經期或經后小腹隱痛喜按,經行量少質稀。形寒肢疲,頭暈目花,心悸氣短。舌質淡,苔薄,脈細弦。
(5)肝腎虧損:經期或經后小腹綿綿作痛,經行量少,色紅無塊。腰膝酸軟,頭暈耳鳴。舌淡紅,苔薄,脈細弦。
2.2.3 痛經分度 病情輕重的判定參照衛生部《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制定。經期及其前后小腹疼痛5分(基礎分);腹痛難忍1分;腹痛明顯0.5分;坐臥不寧1分;休克2分;面色蒼白0.5分;冷汗淋漓1分;四肢厥冷1分;需臥床休息1分;影響工作學習1分;用一般止痛措施不緩解1分;用一般止痛措施暫緩0.5分;伴腰部酸痛0.5分;惡心嘔吐0.5分;伴肛門墜脹0.5分;疼痛在1天以內0.5分(每增加1天加0.5分)。癥狀積分>14分為重度痛經;癥狀積分8~14分為中度痛經;癥狀積分<8分為輕度痛經。
2.2.4 痛經誘因 根據痛經常見病因設計淫邪因素(寒熱濕)、情志因素(思、怒)、生活因素(飲食失調、勞逸過度)等3 大項目,下設:月經期間或經前經后3天內洗冷水頭、洗冷水澡,不注意保暖穿衣太少,常發脾氣,遇壓力不適癥狀加重,吃冷飲,吃油炸辛辣食物,臥床休息盡量不動,劇烈運動等9個子項目。
發放調查問卷680 張,收回675 張,有效問卷673 張。調查結果統計見表1、表2、表3。

表1 痛經各證型各分度發生人數及比例[n(%)]

表2 痛經人群各證型中不良健康行為發生人數及比例[n(%)]

表3 痛經人群中有健康意識的人數及比例[n(%)]
我校中職女生痛經發生率達39.2%,以中度痛經居多,達67.8%,其生殖健康狀況不容樂觀。很多女性對痛經的危害認識不夠,以為忍忍就過了,殊不知它是很多病情的信號,可能帶來嚴重的危害。據臨床觀察,不孕患者中約有半數以上伴有程度不同的痛經,可見痛經與不孕的確有著十分密切的關系。對中職女生而言,近則影響日常學習和生活,甚至造成心理畏懼,影響心理健康,遠則可能變生他病,甚至影響孕育,降低婚姻生活質量。
我校中職女生痛經分型中以氣血瘀滯、寒濕凝滯型居多,分別占42.4%和29.2%,且與不良健康行為的發生密切相關。從表中可看到,痛經女生中,半數以上都有經期洗冷水頭、冷水澡、吃冷飲、吃油炸辛辣食物、發脾氣等不良健康行為。
4.2.1 經期受寒 經期血室正開,抗病能力低下,此間洗冷水頭、洗冷水澡或穿衣過少不注意保暖,均易導致經期受寒,余血內留,蓄而成瘀,瘀滯沖任,經脈不通,不通則痛,發為痛經。
4.2.2 經期肝血不足 經期肝血相對平日不足,易致肝陽有余出現煩躁易怒,若任其發作,不加以節制,則影響肝之疏泄功能,致肝氣郁結,氣滯血瘀,沖任阻滯,發為痛經。
4.2.3 經期飲食不節 過食生冷或辛熱,日久均可致血寒而凝或熱灼血瘀,瘀滯沖任,阻滯胞脈而致痛經。
4.2.4 經期勞逸失節 過逸則氣滯,氣滯則血瘀,經血排出不暢則痛經;過勞則耗氣,氣虛運血無力,致氣虛血滯,亦致痛經。
由于專業性質,我校中職女生對痛經的健康意識程度較高,70.8%認為經期應清淡飲食,但卻有62.5%的痛經女生經期仍吃冷飲,50.0%吃油炸辛辣食物;54.2%的人認為經期應注意防寒保暖,但卻有70.8%經期洗冷水頭,66.7%洗冷水澡。知行嚴重不一致,據此可看出其自控能力的低下以及中職學校健康行為養成教育的急迫性。
中職衛校女生應增強健康意識,加強健康行為的自我監控,做到經期保暖,清淡飲食,忌生冷辛辣,調節心情,勞逸結合,才能有效減少痛經發生機率,減輕痛經癥狀。
利用專業優勢強化課堂滲透和心理輔導,推行健康行為養成教育,加強后勤服務,保證充足時間的熱水供應。
[1]李云端.中醫婦科學[M].西安:第四軍醫大學出版社,2005.
[2]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中藥新藥臨應研究指導原則[S].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3.
[3]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M].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