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文斌
(浙江經濟職業技術學院,浙江 杭州 310018)
在歐美、日本,托盤作為物流集裝單元,隨著標準化工作的不斷推進和社會流通體制的不斷完善,基本實現了托盤資源的社會化管理、回收與往復利用,從而使托盤作業一貫化能夠得以順利實施,顯著提高了物流的效率,降低了物流成本。但對于以托盤為載體的物料信息的跟蹤與管理,被分割于托盤租賃企業、發貨企業、運輸企業、收貨企業,涉及到的時間與地域空間很大,不同階段對信息的收集、管理又自成系統,因此互相之間的信息傳遞與共享受制于不同信息管理平臺之間的差異,不能實現有效的共享與管理,越來越不能適應供應鏈企業合作的需要。隨著RFID技術以及以RFID為基礎的公共信息網絡體系的發展,為這一問題的解決提供了可能。
目前,國內托盤的生產和使用量增長迅速,據不完全統計,截止2008年末,初步估計我國正規托盤的保有量為1.9億個以上,2009年增長到2億個以上。
我國已擁有一些托盤租賃公司,表現出來的托盤社會流通狀況如圖1、圖2所示:

由圖1、圖2表現出來的我國托盤社會流通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由于回收管理機制不健全,用于產品流通的大部分托盤,無法有效連續流通,對于企業來說造成了成本的增加、對于社會來說造成了生態資源的浪費。
(2)信息共享程度低,信息傳遞效率低。例如當發貨方將貨物裝卸發運到達收貨方時,收貨方不能夠及時得知,需要接收到運輸貨物公司的通知或者發貨方的通知。
(3)難以對托盤信息進行追溯以及跟蹤管理。比如貨品到達了哪個地點,有誰在配送等等,無法真正做到實時管理、可視化管理。
(4)難以實現供應鏈一體化。由于在一條帶有托盤租賃環節的供應鏈來說,至少涉及到三方,托盤租賃方、發貨方和收貨方,涉及到的時間與地域空間很大,不同階段對信息的收集、管理又自成系統,那么互相之間的信息傳遞與共享受制于不同信息管理平臺之間的差異,因此為供應鏈一體化帶來了障礙。
對于上述問題,可利用RFID公共信息網絡體系改善托盤在社會流通中存在的問題并提高信息共享性,實現物料的全程監控與管理,提高供應鏈管理的水平。
RFID技術發展的中心思想就是通過RFID信息網絡將物資流動的過程與信息流動的過程有效地結合起來,從而使帶有RFID電子標簽的產品不但可以在信息系統內使用,而且還能在與社會其他環節進行有效地交流與控制,從而實現物品信息的跟蹤與信息共享。基于上述理念發展起來的RFID信息體系有EPCglobal提出的物聯網概念,日本ubiquitious IDCenter提出的泛在計算概念,我國在2006年由科技部等部門共同提出了RFID公共服務體系的建設問題。
基于上述思想,在研究托盤社會流通中RFID信息網絡體架構時將遵循以下原則。
系統設計的獨立性:對于不公開的信息只在系統內部允許,對于公開的信息通過PSI中的信息服務來維護,信息服務中以XML格式來儲存可公開的數據,信息服務以WEB SERVICE的方式將接口公開。
基于RFID技術的信息設計:托盤與RFID標簽綁定時標簽中儲存一段唯一標碼(參照國家標準并考慮國際接軌),此后在流通中依次記錄相關信息,并有可追溯性。
信息共享設計。
(1)托盤社會流通流程優化

托盤社會流通中RFID信息網絡體系統主要是實現對托盤和以托盤為載體的物料進行跟蹤管理,并促進供應鏈企業之間的合作,在此過程中最少涉及到三方,托盤租賃方、發貨方和收貨方,涉及到的時間與地域空間很大,不同階段對信息的收集、管理又自成系統,因此互相之間的信息傳遞與共享受制于不同信息管理平臺之間的差異,也是供應鏈一體化的一大障礙,而RFID技術及信息技術的發展對整合不同企業信息平臺提供了可能,托盤及物料社會流通流程如圖3所示。
其中信息交流與共享是實現托盤和托盤為載體的物料進行跟蹤管理的關鍵,包括:對于托盤歷史信息要通過托盤租賃企業信息平臺進行跟蹤;對于托盤目前的狀態、位置要通過發貨方或收貨方信息平臺進行跟蹤管理;對于托盤上物品信息要通過發貨方企業信息平臺及RFID卡片信息進行管理。
(2)托盤社會流通中RFID公共信息網絡體系架構。在供應鏈管理時代,通過利用RFID技術并構建公共信息網絡體系,將為供應鏈管理提供強有力的支持。通過RFID標簽及供應鏈企業管理信息平臺構建的信息網絡,對貨物集裝單元進行管理。在這個過程中,凡是需要檢查托盤或物品信息時,都可通過RFID讀寫器讀取托盤標簽的ID,再從公共信息網絡中檢索各種信息。顯然,這對于貨物的正確、安全運送和提高物流效率與降低成本都具有極大意義。這主要體現在:有助于解決物流管理中信息采集的自動化問題;有助于物流可視化的實施,與GPS等技術結合可更方便追蹤產品的流通過程,加強監控以保證產品在運輸過程中的安全。
對此,對于租賃方、發貨方、收貨方建立公共信息網絡體系,具體如圖4所示。

如圖4所示,當裝有RFID的托盤承載貨物時,RFID芯片內所存的信息有:托盤編碼、貨物動態信息、租賃方網址,其中托盤編碼具有唯一性,提供的租賃方網址可供查詢者進入租賃方網站進行相關信息的查詢。租賃方在WEB服務器中提供了發貨方的信息鏈接平臺:鏈接一(實時)、鏈接二(歷史1)、鏈接三(歷史2)……,通過點擊這些鏈接實現對發貨方公開信息的查詢,一個鏈接是表示一個發貨方的信息,例如:鏈接一表示鏈接到目前發貨方的WEB服務器,通過點擊鏈接一可進入此發貨方的WEB服務器進行公開信息的查詢。同理,進入發貨方WEB服務器之后,也可點擊相應的鏈接進入收貨方的WEB服務器進行公開信息的查詢。因為發貨方WEB服務器也提供相應的收貨方鏈接,從而實現供應鏈物料管理。如此也可對過去不同使用者使用托盤的信息進行往復的查詢以及可以同時可通過點擊各方的鏈接了解貨物的動態信息。
RFID與托盤捆綁式系統涉及三方的信息平臺:托盤租賃方、發貨方和收貨方,三方在整個物流過程中通過RFID標簽內的信息及三方的網絡服務器實現相互間的信息交流與共享。租賃方的功能模塊中,系統管理由租賃方對使用者設置權限,數據維護、托盤管理和人員管理分內部與外部管理,外部管理由出租方使用,內部管理由租賃方使用,系統查詢由三方共用。
RFID標簽內可寫入的信息有托盤的編碼、托盤的貨物信息、貨物的狀態信息、租賃方的網址、運輸信息等。
對寫入RFID的信息進行讀取,租賃方獲取基本信息轉入到后端WEB服務器。那么可以在租賃方WEB服務器上進行更詳細信息查詢,而且可以通過租賃方的WEB服務查詢收貨企業的租賃托盤信息。如若查詢托盤使用的具體信息可以通過租賃方的WEB服務點擊進入發貨方企業,在發貨方的WEB服務器再點擊進入收貨方企業的WEB服務進行查詢。具體各方WEB服務信息平臺的內容如下:
(1)租賃企業的信息服務平臺。租賃企業的信息服務平臺是指可以查詢托盤租賃狀況以及托盤維修等的信息平臺。主要功能模塊為系統管理、托盤管理、人員管理、租賃管理、信息查詢、帳目統計、數據維護。
(2)發貨企業信息服務平臺。發貨企業信息服務平臺是指可以查詢托盤在此企業具體使用情況的信息平臺、貨物的在途信息以及托盤承載的貨物的具體信息等。發貨企業WEB服務平臺的功能模塊為貨物管理、運輸管理、托盤狀態管理、信息查詢。
(3)收貨企業信息服務平臺。收貨企業信息服務平臺是指可以查詢托盤在此企業具體使用狀況及貨物到貨狀況等。收貨企業WEB服務平臺的功能模塊為貨物管理、信息查詢、運輸管理、托盤狀態管理。
[1]韓志宏.日本物流現代化情況簡介[J].中國物流與采購,1990,(7).
[2]吳清一.論中國托盤共用系統的建立[J].鐵道貨運,2005,(9).
[3]《物流技術與應用》編輯部.新動態[J].物流技術與應用,2002,(1).
[4]趙海軍,欒帥.初探RFID在軍隊院校中的應用[J].甘肅科技,2008,(24).
[5]王喜明.物聯網技術在民航機場的應用[J].江蘇航空,2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