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文芳
摘要:本文通過分析當前統計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培養存在的弊端,從四個方面提出了提高學生創新能力的措施,以期對統計教學提高學生創新能力提供借鑒。
關鍵詞:統計教學;提高;學生創新能力
1. 引言
在我們的各種能力中,起著主導作用的就是創新能力,只有創新才會有進步,只有創新才會有發展。如果停止了創新的腳步,我們的各項事業就會停滯不前。高等學校統計學教學大綱已明確規定,統計學教學的目標就是培養學生的多種能力,其中包括創新和科研能力、學習能力、實踐動手能力、處理實際問題的能力等等。
統計學是一門用途非常廣泛的學科,它主要研究數據的搜集、整理和分析,屬于多學科相交叉的邊緣學科,整個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都離不開統計學。當前,隨著計算機技術的發展,統計方法發生了根本性的改變,在信息量迅速膨脹的情況下,統計所面對的數據也越來越多,統計工作日益繁雜。這對統計工作者的能力會有更高的要求。因此,培養統計工作者的高等教育中的統計教學所擔負的任務更加艱巨。
2. 當前統計教學在培養學生創新能力方面存在著弊端
2.1 忽視學生實踐應用能力的培養
統計學是一門應用性很強的學科,是數據信息整理分析的工具。就像過去的算盤一樣,必須要會動手使用。很多學校在對學生進行統計技術教育的時候,理論內容進行的比較多,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則比較忽視。有的學校本身實踐課程就有限,還不能充分利用。比如有的教師感覺實踐課環境不好、工作量大,就隨意減少實踐課時。也有的教師對某一個課題不感興趣,就隨意刪掉,等等,這些做法都反映了學校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不重視。另外有的學校雖然模擬實驗室設施也很齊全,但因為實踐課時少,很難充分利用。
2.2 課程的創新性不足
統計課本身的創新性不足。有的學校所使用的教材是十年前的,知識老化嚴重。教材本身就又一定的滯后性,再加上這十年來,統計學科受計算機發展的影響,統計方法、統計軟件等都有著的很大的變化和進展,如果還抱著十年前的舊課本滔滔不絕,無異于浪費學生寶貴的青春。另一方面課程的教學方法也缺少創新性。很多老師照本宣科,對于現行的一些先進的教學方法不會使用,甚至根本也不愿使用;即使有的老師也采用了PPT教學,但是仍然沒有擺脫照本宣科的俗套,一旦離開了PPT就很難完整的進行教學。另外考試方式單一,對統計專業的學生的考核多是局限于其理論知識掌握上,對其實踐技能的考察不足。
2.3 校外實踐嚴重欠缺
計算機的高速發展,也促進了統計學的發展。從目前情況看,統計方法日新月異。現在很多統計學專業的學生畢業來到單位后。既不會使用單位的統計軟件進行處理,也不懂的如何搞好統計,甚至還要單位的人員再手把手、從頭教起。這實際表明了大學統計專業的教學不到位,大學統計專業的教學欠缺。這除了老師的教、學生的學有問題外,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學生的校外實踐很不夠,表明了學校對學生校外實踐不重視。現在很多單位都使用了先進的統計軟件,如果學生對這些軟件從沒接觸過的話,肯定在使用的時候會感覺無從下手。但是如果增加了學生校外實習的機會,學生在校內時就能和社會接軌,了解當前單位所采用的先進的統計模式,這些不足都會消除。
3. 統計教學提高學生創新力的措施
3.1 教師本身要有較強的創新素質
學生受教師的影響非常大。如果教師本身有著較強的創新素質,言傳身教、潛移默化,學生必然會有強的創新素質。如果教師本身墨守陳規、固步自封,學生自然也會不思創新。另外教師要注重創新教學方法。統計學比較枯燥無味,不如文學課那樣煽情、生動有趣,這就需要教師將公式、算式、數字等巧妙組合貫通,注重通過行為導向教學法、案例教學法等現代教學方法、增強教學的趣味性和實用性,保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激發學生潛在的創新思維。同時,教師在教學中可以將統計學中當前最新的資料,或者最新的學術觀點及學術爭論等介紹給學生,擴展學生的知識面,促進創新思維的發展,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
3.2 鼓勵學生大膽實踐
我們常說:實踐出真知。作為一門應用學科,理論知識再扎實、再全面,但如果不能用于實踐,也等于無用。實踐是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一個重要途徑,學生只有在實踐中才能使理論知識與實踐相結合,才能發揮理論知識的作用。學校可以利用實驗室或統計模擬實驗室,鼓勵學生大膽動手,將專業知識用于實踐中;鑒于有的學校實踐課時不足,建議學校考慮利用周六、周日時間向學生開放,可以有效地利用學校資源,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動手機遇。學校也可以利用寒暑假將學生組織起來,走向市場開展信息咨詢、社會調查等實踐活動。還可以組織學生深入到企事業單位中,參與單位的信息錄入、整理和分析中。學校也可以主動與企事業單位聯系溝通,幫助企事業單位進行統計課題攻關研究,為學生創造更多的實踐鍛煉機會。另外,有的教師也參加了一些科研課題,可以有針對性的吸收學生參加,讓學生了解統計學最前沿的知識,開闊眼界。這樣,學生通過親身的實踐,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在實踐中使創新能力得到了有效的鍛煉。
3.3 改革統計學科學生的考核方式
對統計專業學生的成績考核要綜合性考察,不能僅僅局限于卷面成績,要將學生實踐動手能力與卷面考試成績綜合評定。考試成績要同學生平時表現、平時處理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結合起來。另外在考試試題上也要進行改革,盡可能多出一些開放性試題,避免學生回答問題時靠死記硬背,不會變通分析。教師在批閱試卷時,也要注重學生實證過程的能力,而不要只是看結果。還可以采取答辯的方式考察學生課程的把握程度,知識使用能力。以此使學生注重自身創新能力的鍛煉和提高。
3.4 注重對問題解析方法的講解
統計學數字多,公式推導多,教師可以利用問題解析的過程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譬如對同一問題,采取不同方法解決,殊途同歸,培養學生的發散性思維;同樣,還可以不同問題采用同一種方法來解決,培養學生的歸納問題、發現共性、尋找規律的能力。在統計學中有很多趣味問題,例如“生日怪論”等,教師可以通過引導學生對這些趣味問題的解析,活躍思維。
結語
創新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一個人最重要的素質。民族發展離不開創新、國家發展離不開創新,同樣個人發展也離不開創新。統計專業是為國家培養統計人才的,學生的創新能力如何,與統計教學過程中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有很大關系。統計教學過程中,應該注重從教學內容、教學方式上進行改革創新,重視校內外實踐,提升教師素質,要將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貫穿整個統計教學的始終,這樣,統計專業學生的創新能力將會有很大的提高。
參考文獻
[1]李航,《統計學習方法》(M),清華大學出版社,2012.03
[2]探索與創新(9):第十四次全國統計科學討論會文集(M),中國統計學會中國統計出版社,2008.04
[3]孫占學,周林圖,高校特色實踐教學體系之構建[J],教育評論,2007.01
[4]徐秋艷,萬秋成,高校統計專業實踐教學體系探討[J],統計與決策,200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