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吳樹模
多倫路情韻
文/吳樹模



這里沒有汽車的喧囂,沒有商場的嘈雜,這里是安寧的,灑脫的,具有豐厚的人文底蘊,這就是被命名為“文化名人街”的上海多倫路。
和煦的陽光斜斜地灑落在多倫路上,我慢慢地在這條短短的彈格路上徜徉。徐徐地,我仿佛聆聽到上世紀眾多文化名人的鏗鏘嗓音,感悟到濃濃的文化氣息。這氣息涌動著,彌漫著,變幻著……
少男少女的甜言蜜語正從咖啡吧中飄散出來;提琴的弓弦委婉作響,仿佛在訴說人生;筆尖在紙片間歡快跳躍,如龍飛鳳舞;新人一對一對都喜歡在老電影的霓虹燈下追憶往日的情愫;那薄如蟬翼的旗袍在微風中搖曳,散發出一陣陣丁香的芬芳。
然而,當我抬頭仰視道路兩旁的樓宇時,那一幢幢建筑更使我神往??紫槲?、白崇禧、王造時、梁鴻志等名人的舊居或是西班牙式,或是西亞伊斯蘭式,或是法國新文藝復興時期風格,多姿多彩;鴻德堂雖是基督教堂,卻是青瓦紅柱,重檐方塔大屋頂,呈現中國殿宇式特點,為滬上絕無僅有。
這些建筑物風格迥異,高低錯落有致。流暢的線條、悅目的色彩塊面,富有節奏感和韻味,如同一首首動聽的樂曲,或粗獷豪爽,或文雅柔和。
街道南端的現代美術館外立面則非常簡約,以紅、黑、灰三色組合,彰顯現代氣派和新潮特征,富有魅力,與古典建筑共同渲染出多倫路的另一種文化風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