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武,李永軍
磨機隔倉板的改進
Development of the Diaphragm in the Mill
王建武,李永軍
我公司早期?3.2m×11m水泥磨分為二倉,采用普通雙隔倉板,結構形式如圖1a所示。此磨機在運轉初期工況正常,產量也較穩定。但運轉一段時間后,隔倉板篦板的固定螺栓時常松動,篦板脫開甚至發生斷裂。此種磨機隔倉板篦板設計材質是ZGMn13Cr2,設計要求布氏硬度HB180~243,沖擊值為αk=140J/cm2,并且在生產驗收時各項性能指標及化學成分、鑄造質量等各方面均檢驗合格,可以排除鑄造質量方面的缺陷。在事發現場,筆者經過認真分析,發現原始設計存在缺陷:隔倉板上用于固定篦板和盲板間的螺栓沉頭孔位于一倉側,同時螺栓的長度偏長,使螺栓尾部有一部分露出篦板端面之外,并且螺栓上的螺母迎著物料流動的方向。由于一倉的平均球徑較大,不斷沖砸螺栓上的螺母,使螺母很快松動甚至損壞。螺母松動或損壞后,篦板的受力如同一端固定的懸臂梁,極容易引起斷裂事故發生。斷裂后的篦板連同損壞的螺栓一起掉入倉中,使篦板出現空洞,造成混倉現象發生,嚴重影響了研磨體的級配。經過實踐觀察,篦板的斷裂部位大多發生在篦板上部的四分之一至三分之一處。其余部位雖也有斷裂情況出現,但比較偶然。當斷裂情況發生時,如果崗位工和維修人員不能及時發現,必將引起事故的擴大化,造成多個篦板螺栓松動損壞和多塊篦板發生斷裂,給生產的正常進行帶來很大的麻煩,造成很大損失。

圖1 隔倉板改進前后對比
筆者對原始的隔倉板結構進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新的設計改進措施,如圖1b所示。隔倉板上用于固定篦板和盲板間的螺栓沉頭孔調整到第二倉一側,同時將螺栓偏長的部位縮短,使螺栓的尾部不超出篦板端面,由于螺栓上的螺母位于二倉一側,使螺母及螺栓尾部避開了物料流動方向,避免了研磨體對螺母及螺紋尾部的直接沖砸,保證了連接的堅固性。
對隔倉板的整體結構作以上的改進后,使用狀況較為理想,篦板斷裂的事故未再發生。此種改進方案不僅適用于雙隔倉,對于單隔倉的設計,也有很好的借鑒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