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雪梅
【摘 要】“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當學生對某件事很感興趣的時候,他就會自覺主動的去探求研究,會不斷學習,積極進取。因此,具有學習興趣的學生不僅積極主動的學習,而且心情愉快的學習,所以能夠長期堅持,全神貫注,甚至達到廢寢忘食的地步。
【關鍵詞】興趣誠心和愛心學習積極性和諧聯系生活探索創新潛能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當學生對某件事很感興趣的時候,他就會自覺主動的去探求研究,會不斷學習,積極進取。因此,具有學習興趣的學生不僅積極主動的學習,而且心情愉快的學習,所以能夠長期堅持,全神貫注,甚至達到廢寢忘食的地步。
經過十幾年的教學,教學中如何激發、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呢?下面就這一問題談談自己的看法:
一.誘發學生的好奇心 利用學生的好奇心引趣
1.利用他們的好奇心,教師把一些教學內容轉化為有趣的問題,吸引住學生,從而激發他們的求知欲。如在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教學中,我與學生共同搞了這樣一個游戲:讓同學每人都默記住一個數,先將這個數乘上5倍,再將所得結果加上25并除以10,最后將結果告訴老師,那么老師即能猜出你默記的哪個數。為什么?許多學生覺得老師很神,此時教師將其中的奧妙是解了一個一元一次方程講給學生,他們恍然大悟,對學生解一元一次方程的興趣就更濃了。再比如我在講解“一元一次方程根的判別式”時,讓學生對一些方程進行求解時,我只看一眼,就和學生談到方程的解的情況,而學生卻只有做過之后,才知道。學生就好奇了,他們想老師為什么沒有做,就知道了方程解的情況,議論紛紛。這時候再講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別式的作用,學生就有了極大的興趣。講“圓的有關性質”時先引入有關圓的實際例子,車輪為什么是圓的?如果是正方形會是怎么樣?誘發他們好奇心討論。以及有關“圓的切線”的性質學習后,解決有關問題也是簡單了。同時老師也要有一定的功底特別是在解題方面用不同的方法讓學生佩服。
2.利用好奇心,收集圖片資料,利用模型實物,激發學習興趣。立體圖形與平面圖形的教學中,新教材中配有不少教具,提供了大量的立體圖形、平面圖形。目的是讓學生通過直觀感知、操作確認等實踐活動加強對圖形的認識和感受。在配套教具的基礎上教師不妨收集一些世界著名的有代表性的建筑物的圖片,如金字塔、清真寺、中國的古塔等等,再搜集生活中的一些規則的和不規則的物體,如乒乓球,易拉罐、玻璃杯、底面呈六邊形或八邊形的茶葉筒、魔方等等。讓學生感知這些建筑物都是由許多幾何圖形組成的,從而認識到學習這些知識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同時盡可能地讓學生多觀察各種幾何體和實物圖,通過大量的模型、實物例子形成對各種幾何體的直觀認識,這樣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認識和理解數學概念的同時,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為學好這些知識打下良好的基礎。
二.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民主的學習氛圍、藝術的教學空間激趣
教師的情感對學生具有直接的感染作用,只有“親其師”,才能“信其道”。因此在數學教學中,教師要熱情關愛每一位學生、尊重學生、不諷刺挖苦學生,使他們感受到教師的誠心和愛心,尤其是對待性格內向、孤僻、成績不佳的所謂“學困生”,教師在教學中更要優先照顧,讓他們心中充滿陽光,生活在希望之中,當他們遇到困難時,教師用“別慌,再好好想想”、“別急,我相信你一定能答完整”等語言予以鼓勵,并注意及時點撥、誘導,使他們盡可能“跳以跳,摘得到”,當他們回答正確或有新的創意時,教師要及時抓住這可貴的“閃光點”給予表揚。教師和學生融洽的情感交流,學生會把教師當作可信賴的朋友,進而對你所教的數學課產生興趣。
教師要注意教學形式和教學手段的科學性、趣味性、藝術性,力求以深刻豐富、系統性較強的內容,新穎而獨特的方式,風趣、幽默的語言,親切和藹的態度進行教學,使學生在愉快、活躍的心境中真正領會和掌握知識的本質,并能解釋社會生活和自然界各種新問題,這樣才能使學生愛學、樂學,從而真正提高學生的“向師性”,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就顯得尤為重要了。例如,抓住課堂設疑時機,就能提高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課堂設疑是師生信息交流的過程,恰當的課堂設疑能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啟發學生思維,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三.聯系生活,注重直觀,誘趣
社會生產和人的需要是產生興趣的源泉,首先讓學生認識到學習數學這門學科的重要性,使他們對數學產生興趣,有一個思想上的基礎。教材中的每一章引言課,教師都可以根據教材內容,從實際生活和生產中引入新的課題。如七年級第一章以生活、生產、科研中經常遇到數的表示于數的運算問題。例如:(1)以天氣預報2005年11月某天北京為-3℃——3℃的它的確切含義引出負數這一代數知識。(2)以三個隊參加的足球比賽中如何確定三個隊的凈勝球數引出有理數的加減運算等;第三章始終以豐富多彩的學生感興趣的實際問題說明“一元一次方程”的引出的必要性和實際意義;第四章從豐富多彩的世界中包含著形態各異的圖形,如2008年北京奧運會奧運村模型圖中找熟悉的圖形中引出直線、射線、線段、角等有關知識。老師將這些引言課講得有聲有色,通過潛移默化使學生體會到數學的重要價值,另外在一些單元和部分課前,教師針對教學內容的需要也適當地講述了數學的應用價值。如;負數概念引入后教師結合“閱讀和思考”的內容,向學生生動的講述了中國是最早使用負數的國家這一歷史事實,在他們陶醉于他們祖先的偉大成就自豪感的同時,激發了他們對數學占有的欲望。
四.積極開展各種數學課外活動,在實踐活動中培養學生的興趣
僅僅使學生明確數學知識的社會意義,還不能保證學生真正產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只有組織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某些探求知識地實踐活動,才能有效的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設計一個簡化的教學過程,將學生置于數學家的地位,讓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或解決問題。在培養能力的同時,使學生毅力和自信心增強。積極組織數學競賽,數學游戲,介紹數學歷史等活動也是培養和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途徑。除此之外,利用教具和現代化的教學手段,使繁難抽象的數學問題形象化、具體化,也能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當然,我們教師面對不同的學生,要了解他們興趣的差異,要有針對性的開展工作,培養其積極而有益的興趣品質,克服不良的消極的興趣品質。這就需要我們教師創設對培養和激發學習數學興趣有利的外界環境和教育條件,啟發學生自覺學習。
總之,在新課程改革下,我們的課堂就是學生的課堂,要把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出來,學生潛能開發出來,教會學習的方法,提升學力。向學生提供充分從事數學活動的機會,幫助他們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過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與技能、數學思維與方法,培養學生利用數學知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老師要能多思考,多探索,多創新,上好每一堂課,講好每一道題。只有這樣才能走好教改之路,才能提高自己的教學成績。適應新形式的教學要求。
(作者通聯:835405新疆鞏留縣塔斯托別鄉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