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記者/田曉東
王延和:在科技創新中譜寫傳奇
本刊記者/田曉東

王延和
選擇碳化硼產業,時值大連金瑪集團在商業領域風生水起之時,2004年的金瑪集團在大連商業行業已頗具知名度。作為大連金瑪集團領頭人,王延和主席的目光早已觸及全球經濟的舞臺。在對全球經濟作過周密細致的分析后,他毅然進軍碳化硼產業,成立了大連金瑪科技有限公司,并形成了今天的金瑪硼業科技集團。
2008年,金瑪集團投資3億多元全資收購了中國最大的硼礦——丹東寬甸硼礦,這一戰略舉措為金瑪硼業成為亞洲同行業龍頭奠定了規模基礎。寬甸硼礦是國家“一五”期間建成并投產的,多年來始終居于國內硼鎂礦采選業和硼化工行業之首,是中國100家最大非金屬礦采選業企業、中國非金屬采選業利稅百強企業和中國11大化學礦業基地之一。其主要產品崢嶸牌硼砂、硼酸、硼鎂肥、硼鎂礦石等,多次獲遼寧省和化工部優質產品稱號。寬甸硼礦先后試制成功無水硼砂、單質硼等新產品,其中無水硼砂還填補了國內空白。
2011年,在硼行業遙遙領先的金瑪硼業成功實現了與牡丹市江金剛鉆碳化硼公司的重組,至此金瑪硼業成為全世界唯一擁有最完整硼產業鏈的企業,成為亞洲碳化硼行業的領頭羊!兩大戰略舉措,將金瑪硼業推到了硼行業的巔峰。目前,金瑪硼業已經在上市的路上意氣風發,相信不久的將來必將敲響上市的銅鑼。
為了加快新產品研發力度,提高產品附加值,不斷推出符合市場需求的新產品,最大限度地激活整個產業鏈,實現產業鏈的整體效益,王延和提出了以產學研為依托的發展思路,并先后與清華大學核研究院、中國科學院、東北大學、上海硅酸鹽研究所等國內頂級科研機構建立了戰略合作關系,并共同成立了技術研究中心。
王延和深知,金瑪硼業要想做大做強,就一定要在產學研合作上做文章,為此他們根據客戶的需求,加大了產品研發和技術創新,相繼開發出了GB、FEPA、JIS標準系列碳化硼粉體,高性能碳化硼工程陶瓷制品,核級碳化硼粉末,高檔耐火材料,特種焊接材料及客戶需求的碳化硼產品,這些碳化硼系列產品,深受歐美、亞太、中東等地區客戶的好評。碳化硼粉體和工程陶瓷制品,被科技部列為國家“火炬計劃項目”。王延和對產學研的高度重視,為金瑪硼業做大做強奠定了堅實的基礎,金瑪硼業也在產、學、研相結合的發展道路上,打造出了屬于自己的核心競爭力。
作為一名成功的企業家,王延和深知自己肩負的社會責任。2005年起,為了支持商務部開展的“萬村千鄉”市場工程建設,以解決“三農”問題,王延和在企業資金有限的情況下,毅然投入數百萬元,在大連廣大農村快速拓展農村加盟店1000多家;同時投資1.2億元,建成了占地10萬平方米的金瑪物流園,為打造現代化、安全健康的農村流通體系,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做出了突出的貢獻。心懷大愛之人,必能承擔責任。多年來,王延和與他的企業先后向四川汶川地震災區、大連市慈善總會、青海玉樹地震災區、特困家庭、貧困學生累計捐款捐物達1000多萬元,彰顯了一個民營企業家的博大胸懷。
依托產學研支撐,延伸碳化硼產業鏈,打造亞洲最大的硼產業王國,心系社會公益事業,承擔社會責任,這就是王延和,一名成功的企業家,正帶領他的企業,在科技創新的征程中,譜寫著屬于自己的傳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