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到了辦公室,人來得還不算多,你打開電腦,小心敲擊鍵盤,以免打破這個時刻難得的寧靜。但很快,那個熟悉的身影出現,帶著早餐的味道和擠公交車的余溫,從你身邊飄過,你便知道,在單位大家庭中的一天,正式開始。
那個身影,屬于“大媽”。很快你就能聽見她大聲討論路過報攤時看見的頭版標題和昨天晚上的肥皂劇劇情,她憂國憂民義憤填膺,又柔情感懷女主角的命運多舛;她手里還提著一個包子或半份燒賣,問眾人誰沒有早餐,然后單身男同事感激涕零地接過去。大媽帶著“平身,退下”的表情,滿意地開始審視:誰誰誰怎么還沒有來上班……
其實,大媽也不一定真的是年紀到了配得上這個稱呼,而是氣質作風與居委會工作人員太過接近,以至于只有這樣的輩分,才對得起她們的資深與關注范圍的寬廣。
大媽不是領導,卻勝似領導。領導的焦點只在于你的工作績效,大媽卻不止于此,她心懷天下,關心每個同事的住房大小、房貸額度、婚姻狀況和其他家庭成員情況。有一次,我在電話里和一個朋友說起學區房的事情,自覺已壓低聲音,但還是被隔了兩個座位的大媽聽到,于午飯時來關心我,詳細詢問我的預算、地理位置,還把另一個部門我不熟悉的同事拉來,說她也有需求,可以一起討論。我和那個同事交換了一下無辜的表情,默默地聽著大媽的演講,是日飯堂有我最愛的宮保雞丁,也吃成了白水煮雞的味道。
大媽也必定還是一個資深的媒婆,在她的眼中,這個世界上沒有不能成的男女,只有不努力的介紹人。她曾經號召大家把身邊單身朋友的資料都集中起來,建立一個資料庫,但結果是,張三的朋友看不上李四的,而李四的又不待見王五的,偏偏王五的又喜歡張三的,整個比肥皂劇還狗血。大家開始還在大媽的張羅下熱烈地當成八卦談資,后來卻因為尷尬而意興闌珊。大媽有點挫敗感,逢人就說是信息不對稱惹的禍。
除了提供各大食肆的打折卡、優惠券和訂座電話,大媽還擔當活動吆喝者的職責,少有人能夠抵擋她安的“不去就是不熱愛團隊”的罪名;她還是下午茶的煽動者,所有過生日的、通過考試的、出差歸來甚至小孩滿月的,都逃不過她的法眼,只有乖乖掏錢買單;關鍵的時候,大媽還擔當起“間諜”的重任,打探其他部門的預算情況和人員調動……
大媽就像是一個部門的鹽,少了則寡淡無味,但放多了,卻又變成重口味。
(雁飛燕薦自《中國新聞周刊》)
責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