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險峰
[關鍵詞]社會保險基金;投資管理;投資渠道;風險管理
社會保險基金(簡稱為社保基金)是指社會保險制度確定的用于支付勞動者或公民在患病、年老傷殘、生育、死亡、失業等情況下所享受的各項保險待遇的基金,一般由企業等用人單位(或雇主)和勞動者(或雇員)或公民個人繳納的社會保險費(或社會保險稅,下同)以及國家財政給予的一定補貼組成。隨著經濟發展水平的提高和社會保障體制的不斷完善,我國社會保險基金積累越來越多。
一是要處理好社保基金投資管理中政府與市場的關系。社會保障的出現是政府為應對市場失靈,向居民提供的一項基本公共服務。社保基金關系社會穩定和國民經濟的再生產,應由政府來統籌管理。在社保基金的籌集、管理、投資、支付等各個環節,政府都起著主導作用。社保基金的投資則是利用市場有效配置資源的功能,實現保值增值。與籌集和支付環節不同,投資行為是一種市場化行為,社保基金的投資是在市場上進行的,更需要政府與市場力量的有效配合。如何在政府的主導下,充分利用市場的力量,是提升社保基金投資效率的關鍵所在。隨著社會基金管理制度的日益完善和資本市場的進一步發展,應在社保基金投資運營中進一步強化市場的力量,更多地采用委托投資的方式,而政府管理部門則把主要工作放在監督與管理方面。除全國社保基金理事會管理的基金外,還有數量更為龐大的社保基金由地方政府各級社會保障部門管理,這些資金目前主要還是以銀行存款和國債的方式存在,在通貨膨脹高企的情況下,這些社保基金的收益率往往是負的。為實現社保基金更大范圍的保值增值,未來地方政府管理的社保基金,也應逐步借助市場的力量,積極穩健地參與各種投資活動。
二是培育和發展社會中介組織。社保基金投資的市場化運作,尤其是委托基金公司進行投資管理,有利于借助市場力量,提高社保基金投資的收益;社保基金管理部門的集中管理和立法機關、行政機關的監管,則可以在規定市場化運作的同時,保證社保基金投資的安全性。政府部門管理的目標是社會福利的最大化,市場主體的運行則以收益最大化為目標,二者各有利弊。而一些非盈利性的社會組織通過提供專業性的服務,有利于克服政府和市場的風險,緩沖政府部門和市場主體的目標不一致性,更好地輔助或推動社保基金投資中安全性和收益性的結合。中介機構包括精算、會計、審計事務所和風險評級公司等,它們的根本作用是提供信息服務,使監管機構和社會公眾能夠獲得并準確理解有關社保基金運作的信息,從而加強對基金的監管。它們參與社保基金的監管,必須得到國家有關部門的授權,但它們不隸屬于政府,而是獨立于政府的。大力扶持各類中介服務機構,加快這些機構專業人才的培養,對社會保障基金事業的健康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政府要制定發展中介服務機構的規定,對這些中介機構和從業人員等的任職資格和條件等從法律法規上作出規定,同時還要嚴格監督管理,以確保這些中介機構能為社會保障基金的投資發展提供高水平和高質量的服務。
三是積極拓展社保基金投資渠道。要在合理運用金融投資工具的同時,積極參與實業投資,優化社保基金投資組合。金融市場投資流動性較高,各種金融工具都具有較高的變現能力。金融市場投資的風險與收益的相關度也比較高,高收益的金融工具的風險也比較高,風險低的金融產品收益也比較低。隨著我國金融市場的不斷完善,社保基金的金融市場投資也將不斷擴大和優化。同時,社保基金也應通過金融市場或直接投資參與實體經濟。積極參與實業投資,有利于社保基金在推動實體經濟發展的同時,分享經濟發展帶來的好處。發展實體經濟,是實現我國國民經濟持續、穩定、健康發展的必然要求。
我國社保基金投資還處于起始階段,未來發展中應進一步優化投資組合。在投資工具組合方面,應在遵守相關規定的同時,統籌考慮宏觀經濟形勢和社保基金管理的階段性要求,增強各種工具組合的科學性和靈活性。在投資對象的組合方面,應充分考慮行業和企業的規模和發展前景以及國家的產業政策,增加實體經濟投資和高成長性行業或企業的投資占比。在投資期限組合方面,可將長期、中期、短期投資有機結合起來,充分考慮社保基金支付的時間和金額以及經濟周期變化。
四是做好社保基金投資的風險管理工作。社保基金的市場化投資也會面臨諸多風險。在社保基金投資運營的各個環節采取相應的風險控制措施,有利于確保社保基金的安全性,保證正常收益的實現。社保基金投資的風險管理應體現全面性的原則,即風險控制必須涵蓋基金管理的各個環節和參與其運作的各個當事人,并滲透到各項具體業務過程中去,包括業務的決策、執行、監督和反饋等環節。全面的監管措施可以規范社保基金投資運營,降低投資中的操作風險。
社保基金的投資過程大體可分為進入投資市場、投資運營、退出投資三個環節,監管應貫穿于投資的整個過程,在不同的環節有所側重。市場進入監管方面,須把相關法律法規落到實處。風險控制部門應對每一項投資項目進行認真的合規性檢查;市場研究部門應提供深入細致的投資分析報告供投資部門參考;應形成規范的投資項目論證評議制度,在實施重大投資運作時,進行科學的論證和全面的聽證;對社保基金投資機構的資格審查應當遵循嚴格的標準和程序,在選擇時要進行充分的比較,對資格進行嚴格的審查,重點選擇經營能力強、業績排名靠前、風險控制能力強、管理水平高、研究業務有特色和社會聲譽高的優秀投資機構作為基金管理人。社保基金入市后,其投資運營的實際效果如何,能否實現預期的投資目標,在很大程度上也取決于監管是否全面和規范。尤其是在委托投資方式下,基金所有者的正當權益能否得到保證,基金投資中實際出現的道德風險究竟會有多高,是基金投資管理人與其監管者博弈的結果。運營機構大量風險是在日常業務經營過程中逐步形成、積累和引發的,應對基金運營實施實時的動態監管。社會保障基金投資運營的市場退出監管,是控制與減少社保基金投資營運的損失、維護基金權益人利益、恢復與保持社保基金投資市場秩序的重要措施。當某一個運營機構不能依照法律和契約履行其義務,并且導致社保基金投資風險增大,威脅社保基金的收益和安全時,或者該營運機構的有關指標下降至不合理程度,監管機構應及時采取措施,限制其有關社保基金運營的某些活動,直至取消其營運資格,并根據其行為作出相應的處罰。□
(編輯/永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