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安良寬
春風送暖聚人心
文/安良寬
隆冬時節,遼東大地千里冰封。但本溪市開展的新一輪“黨政機關下基層、黨員干部進萬家”活動,如同春風,讓冬日里的陽光更加明媚,讓寒冬里的日子變得溫暖。
本溪市新一輪“下基層、進萬家”活動開展以來,在全市篩查出1.2萬戶貧困家庭,組織全市近2萬名黨員干部以個人身份與他們結成“一幫一”、“一幫二”對子。市委主要領導率先垂范,34名副市級以上領導每人聯系一個村、一個社區、一個企業、一個重點項目、一個重要信訪案件、一名基層黨代表、一戶特困家庭、一名老黨員。他們堅持不帶隨從人員,不驚動基層,定期到重點建設項目多、矛盾問題集中的基層單位和最困難的群眾中,開展走訪調研,幫助解決實際問題。
各縣(區)、各單位(部門) 的“一把手”也都用自己的責任、使命和感情在“下基層、進萬家”活動中發揮著模范引領作用。本溪市教育局局長官進偉所幫扶的趙恒利家庭,是一個一家三口都是聾啞人的殘困家庭。后來,官進偉不僅幫扶趙恒利一家三口,就連他兩個大舅哥全家都要幫扶。從一戶家庭三口人,變成三戶家庭九口人,這一幫,就是3年多。官進偉曾說:“要讓受到幫助的人感到幸福,要讓他們看到的是親人,而不是來完成任務的。”為了親近這家人,官進偉甚至學會了手語。3年來,他送給這九口人的是信心、是幸福。
平山區東明街道黨工委原書記鄭雪燕、本溪滿族自治縣農牧場黨委書記、場長王再元以及許許多多和他們一樣的黨員干部,都用春風般的利民之舉,體現著黨員干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維系著黨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
澆樹澆根,幫人幫本。要從根本上使這部分群眾擺脫困境,僅靠一年幾次的救助是遠遠不夠的。在“下基層、進萬家”活動中,本溪市黨員干部通過“授之以漁”,讓受助群眾握住致富的金鑰匙,永久過上富足、安康的好日子。
解放村的村民多年來習慣于普通大田作物種植,南芬區農發局、林業局的黨員干部便經常到村里介紹外地的先進經驗,并結合村情實際,從遼寧果樹研究所引進了適合本地栽植的冰葡萄品種。目前,全村冰葡萄種植戶已達到122戶,栽植冰葡萄13萬株,每畝冰葡萄純利潤能達到4000多元,僅此一項平均每戶增收近萬元。得到實惠的村民孫德賢高興地說:“如果沒有上級黨員干部的鼓勵支持,我那有限的幾畝地根本不會有今天這么高的收入。”
在城市,解決就業問題是幫扶貧困家庭的治本之策。張文喜夫妻多年前雙雙下崗,兒子畢業后也一直沒有找到合適的工作,生活困苦。平山區南地街道黨工委書記張鵬武幫他家解決了許多生活上的困難,考慮到張文喜居住在一小學附近,張鵬武就幫助他家利用自家樓房開了一個“小飯桌”餐館。現在,“小飯桌”的生意一天天紅火起來,一家人再也不用為生活困難發愁了。
黨員干部提出的一條條發展思路、一個個致富點子,都如雨露般滋潤著廣大群眾的心田。受助群眾說,咱家里有了“貼心人”“主心骨”,這日子過得踏實!
新一輪“下基層、進萬家”活動把困難家庭、信訪群眾和重點關注群體統籌納入到聯系幫扶的領域和工作內容,重在引導廣大黨員干部自覺走進基層,有效化解影響社會和諧穩定的矛盾和因素。
在本溪滿族自治縣堿廠鎮,許多人都知道“老上訪戶”李文國有個當警察的“兄弟”劉興國。2002年,李文國在下班途中被打,案件始終未能偵破,李文國以此為由,多次去省里、北京上訪。“下基層、進萬家”活動開展以后,李文國被列為重點幫扶對象,由劉興國負責。春天,劉興國及時送去種子化肥;冬季,提前買來取暖用煤。李文國孩子上學生活費不夠,劉興國就從工資中擠出一部分寄給孩子。后來,劉興國所在的派出所又協調資金為李文國購買了一臺三輪車用于出租。心結解了,生活富了,李文國說:“再上訪我就是犯渾了。”
在黨員干部的真情感化下,許多群眾不僅息訴罷訪,還從“上訪戶”變成了“文明戶”。寧家村村民張乃榮曾多次越級上訪,如今,他已成為當地文明示范小區祥和大院院長,帶領大院志愿者和老黨員為小區建設出力。
“零距離”接觸,“實打實”辦事,截至目前,全市首批計劃分解的951件信訪積案已有效化解息訪564件,群眾滿意率達100%,為信訪群眾和特殊關注群體捐助款物總價值423萬余元,有效化解和掌握各類信訪苗頭和不穩定因素1189項,本溪城鄉呈現出和諧發展的新氣象。
在新一輪“下基層、進萬家”活動中,本溪市組織530個各級黨政機關單位結對幫扶287個村、215個社區,1.98萬名黨員干部以個人身份結對幫扶1.22萬戶城鄉困難家庭,共協調投入農村、社區幫扶資金和物資等總價值3100余萬元,廣大黨員干部自發為群眾捐助款物合計1055萬元,幫助基層和群眾解決各類涉及民生和切身利益的實際問題1.8萬件次。3萬多名黨員干部把自己為民謀利的拳拳之心,真切地轉化為服務群眾的涓涓細流,用真情、用行動演繹著一曲曲幫助基層群眾排憂解難的動人樂章,用汗水、用溫暖在百姓心中留下了一串串堅實而閃光的足跡!
(作者單位:本溪市委組織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