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亞莉 許 斌劉彥地
(1.白城市地下水試驗研究站,吉林 白城 137000;2.白城市水利局 吉林 白城 137000)
洮兒河沖洪積扇地區位于白城市的北部,包括白城市區、洮北區大部及洮南市一小部分,是白城市經濟文化中心,地下水是該區工農業生產的主要水源,地下水可用量為5.54億m3。上世紀90年代該區開發水田以來,由于洮兒河灌區水源不能保證,因此,多年來主要依靠井水灌溉,該區每年開采地下水近7億m3。其中農業灌溉用水6.5億m3,占總開采量的90%以上。由于長期大量開采地下水造成地下水位持續下降,最大下降深度達9m,單井出水量明顯減少。因此,如何加強對農業取用地下水的管理,如何有效管理保護地下水量顯得尤為重要。
洮兒河沖洪積扇區現有耕地200多萬畝,其中水田近40萬畝,畝均用水量遠遠超過省里確定的用水定額,目前,雖有部分地區開展了節水增糧行動,但是大水漫灌的灌溉方式依然存在,該區農業水資源利用系數僅為0.5左右。
由于《水法》規定農業取水可以不辦取水許可證,但須經水行政主管部門同意,可對不經水利部門同意的農業取水行為如何處理卻沒有相關規定。在實際工作中就是發現農民打井也無法管理,因為農民打井就是為了抗旱。加之各地一系列支農惠農政策的出臺,更是加大了對農業用水管理難度
在洮兒河沖洪積扇區,嚴格地說,究竟有多少農業取水井,至今也沒有一個準確的答案,至于取水井成井時間、井深、井徑、結構、取水計量等等參數則更是無從統計。目前,管理部門還只能使用落后的人工測繩開展地下水動態監測,遠遠不能滿足現今科學管理的需要。
針對洮兒河沖洪積扇區易于成井,農田井多,計量設施無法安裝的現狀,可以制定以下管理和工程措施,保護地下水。
為了控制地下水的開采,必須控制住打井數量和取水總量。農田井的規劃要做到村級,農田井的建設應嚴格按經批準的規劃進行。新打井必須符合規劃,或報廢舊井后再打新井,以保證井數和取水總量的控制。
應對現有農田井全部進行調查統計,要登記建檔,每眼井一檔,有井深、井徑、水泵型號、建井時間、GPS定位、使用者、所在村屯。應對現有的農田井辦理取水許可證,以后凡是新打農田井,都應按規劃,控制總量方案審批,并經村級農民用水協會同意方可打井。
我市地下水動態監測手段和技術落后,仍使用測繩等落后的工具進行人工觀測,測量誤差大、數據傳送慢,很難適應現在水資源管理的需要。為此,必須建立地下水實時監測制度。在洮兒河沖洪積扇地區要裝一定數量的地下水自動監測設備,實時采集地下靜、動水位,通過GPRS無限網絡及時傳送,實時對地下水位進行分析處理,為地下水合理開采,水位的控制管理提供依據。
農民開采地下水不收費,是導致農民節水意識低,大量浪費地下水資源的主要原因。只有征收水資源費,用經濟杠桿加以調解,農民節水才有積極性、主動性。取水量、水資源費核定可采取這樣的方法,對于使用電動力抽水的農戶,依據耗電度數和取水量的關系來核定水量征收水資源費。對于使用柴油作為動力抽水的農戶,依據消耗柴油升數與取水量的關系核定水量征收水資源費。對于難以掌握農戶消耗電、油數量的按其單井控制面積、作物種類核定取水量征收水資源。
按照相關規定,鑿井施工單位應具備相應的資質,并在所取得的資質等級范圍內施工,鑿井施工單位不得為未辦理取水許可的單位或個人鑿井。這就可以從管理鑿井隊伍入手,整頓規范打井市場,不僅可控制亂打井的發生,還有利于地下水的監督和管理。從根本上杜絕隨意鑿井現象。
修建雨洪資源回灌補源工程。洮兒河沖洪積扇區,面積為2838km3。其上的含水層主要為第四系沖洪積的砂礫石、卵礫石,厚10-40m,天然庫存量在100億m3左右,具有巨大的蓄水空間,其調解庫容在20億m3以上,因此沖洪積扇可視為天然的地下水庫。洮兒河在沖洪積扇上穿過,大量的洪水在汛期除部分通過河道滲入地下含水層中,其余的白白流走。如果在沖洪積扇上修建一些引滲工程,將洮兒河洪水續存在地下含水層中,可留住一部分洪水,變洪水為資源。增加地下水的可利用量,既為當地的工農業生產,特別是糧食生產提供了水資源的保障,同時也改善了生態環境,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及環境效益都是非常顯著。
洮兒河沖洪積扇區農業用水的管理是一項關乎該區域經濟發展、水資源可持續利用的系統工程,我們只有不斷積極探索,采取適合當地的制度措施、工程措施和技術措施,就一定會取得良好的效果,真正實現以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保障區域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1]肖長來.吉林省西部地下水資源評價與水資源可持續開發利用研究 [D].吉林大學,2001:130-132.
[2]吉林省政府辦公廳《關于轉發吉林省節水型社會建設規劃綱要的通知[Z].2005(11).
[3]羅陶露.四平市節水型社會制度體系框架設計[J].水利經濟 ,2010,5:50-52.
[4]白城市統計局.2008-2010年《白城市統計年鑒[Z].
[5]白城市水資源管理辦公室.1986-2010年度白城市水資源公報[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