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5日,墊江縣澄溪鎮民心社區三社居民黃明達擰了一下開關,“噗嗤”一聲,淡藍色的火苗一下子竄了出來。
“這可是黨代表的功勞哇!”黃明達說,為了用上天然氣,他曾多次找相關部門反映,都沒個準信兒。2月20日黨代表接待日那天,他向黨代表反映這一事后,僅僅用了半個月,他和其余五戶居民就如愿以償用上了天然氣。
“黨代表貼心為民辦實事,以后,有事就找黨代表!”黃明達樂呵呵地說。
從過去的“舉手代表”,到現在的“責任代表”,墊江縣探索出一條黨代表聯系群眾工作的新途徑。
黨代表難“代表”
2010年3月,墊江縣曹回鎮蓮花村。
一群村民聚集到水渠邊,一籌莫展。
“正是春耕時節,咋個水渠遭堵了?”“水引不進來,我們的莊稼可遭殃了!”“周順昌是黨員,找他想想辦法吧……”
周順昌是退休村干部,在村里德高望重。聽大家這么一說,周順昌也著急了。他先是到鎮上找到自己熟悉的黨代表,希望能將水渠清污后再拓寬點。黨代表說要找縣里水利部門才能解決,于是他又跑到縣上,跑了三趟才找到解決問題的人。“唉,黨代表起不了什么作用!”周順昌感嘆地說。
2011年10月,墊江縣委在謀劃換屆工作時發現,基層黨員干部對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比較看重,對黨代表卻“看不上眼”。
深入分析原因后發現,人大代表、政協委員每年都有例會、視察等活動,而黨代表每屆五年只參加一次黨代會。縣黨代表張洪兵在座談時反映:“我們黨代表五年開次會,會期三五天,散會靠一邊,平時也沒啥子事,作用比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小多了。”
針對這種情況,墊江縣委書記羅德提出探索建立黨代表聯系群眾制度,充分發揮黨代表閉會期間的作用。
為此,縣委先后三次召開常委會專題研究黨代表聯系服務群眾工作,出臺了《墊江縣黨代表聯系群眾工作方案》,成立黨代表聯系群眾工作領導小組,并決定先行在11個工作基礎好、黨代表素質高的鄉鎮進行試點。
村里有了黨代表工作室
2012年2月20日上午,墊江縣白家鎮合興社區三社居民夏于文起了個大早,他要去社區公共服務中心的黨代表工作室反映問題。
一進屋就看到墻上掛著醒目的標語:“搭建黨群溝通橋梁,密切黨群干群關系。”縣委書記羅德正與村民們親切交談。
“不要拘束,不要客氣,有什么訴求和建議,都可以說。我們商量著來,總會有辦法的嘛。”羅德以一名黨代表的身份,敞開心扉與群眾交流,并認真記錄群眾反映的問題和建議。
當天,劉永池、王仕倫、劉天緒等20余名村民先后反映了農村公路修建、水庫維修、村干部退休待遇等問題,羅德一一記錄在冊。
夏于文趁著空隙問了一個問題:“我承包了一塊魚塘,由于缺乏養殖技術,虧損嚴重,不曉得能否得到政府的補償?”
羅德邊聽邊記,笑著說:“你養魚是市場行為,照你這么說,做生意虧了都來找政府,哪個政府背得起喲!”
這么一說,大家都樂了。“不過,我可以建議鎮政府派技術人員對你進行技術指導。”羅德承諾。
當天,墊江全縣226名黨代表分別深入11個試點鄉鎮、124個村(社區)接待群眾836人,收集群眾反映事項641件,其中交村(社區)辦理149件,交鄉鎮辦理371件,交縣級部門辦理5347049eb710c18b4158b2d4af821fa0121件。
2月21日,墊江縣委及時召開黨代表聯系群眾工作群眾反映事項交辦會,要求各相關部門在一個月內對群眾反映的問題有答復、有反饋、有說法。
黨代表聯系群眾日
隨后,墊江縣委組織部作出部署,全縣25個鄉鎮全面推行黨代表聯系群眾工作制度。“我們將每月的20日定為黨代表聯系群眾日,全縣各級黨代表定期深入聯系村(社區)接待群眾,聽取群眾意見、宣傳政策法規、解決實際困難。”墊江縣委副書記、縣長梅時雨介紹說。
3月20日,羅德又一次來到白家鎮合興社區黨代表工作室接待群眾,在認真傾聽群眾意見的同時,還專門了解辦理反饋情況。
“羅書記,我今天不是來反映問題的,是專門來感謝你的!”夏于文高興地說,“你走后沒幾天,鎮上的技術員就到我家里幫著分析虧損原因,并提供技術服務,我增收致富的信心更足了。”
就在這一天,澄溪鎮雙桂社區居民瞿文亮向接待他的黨代表、縣委副書記朱茂反映:“墊江八中排放的糞水污染了河流,給周邊居民生活帶來很大影響。”
收到反映后,朱茂立即給墊江八中負責人打電話核實情況,并要求縣環保局和澄溪鎮政府想方設法籌集資金,盡快啟動墊江八中化糞池修建工作,并于5月20日之前投入使用,還老百姓一個干凈衛生的居住環境。
目前,墊江八中化糞池修建工作正有序推進。“昨天我還接到縣領導打來的電話,詢問我對辦理情況是否滿意。”4月10日,瞿文亮樂呵呵地說,“對這樣的辦理進展,我是一百個滿意!”
為了讓黨代表真正動起來,墊江縣委先后建立了黨代表“三定接待”,群眾反映事項“三級聯動辦理”,辦理結果“分類反饋”四項機制,確保群眾反映事項事事有落實,件件有回音。
“黨代表不僅是一種榮譽,更是一種責任。”墊江縣沙河鄉黨委組織委員、縣黨代表黃義倫說。有了這份責任,讓他感到身上的擔子沉甸甸的。目前,他收集到群眾反映的各類意見建議30余條,已全部轉交相關部門辦理。
截至4月底,全縣972名黨代表深入300個村(社區),宣傳政策法規400余次,共接待群眾2795人,收集群眾反映事項2456件,目前已辦結并反饋1211件,已啟動辦理903件,對因政策等原因無法辦理的342件群眾反映事項作出了解釋說明。
“黨代表聯系群眾工作啟動以來,受到社會各界的一致好評,群眾知曉率越來越高,逐漸形成了‘有問題就找黨代表’的氛圍。”墊江縣委常委、組織部長徐興旺說,群眾反映的問題,有的是點上的,有的是面上的,但都關系到老百姓的切身利益,必須件件有反饋,讓群眾滿意。
開展黨代表聯系群眾試點工作以來,不僅發揮了黨代表在閉會期間的作用,而且實現了黨群溝通“零距離”,增進了黨代表與群眾之間的感情。
曹回鎮蓮花村退休村干部周順昌通過前后對比,感嘆地說:“以前找不到代表,現在黨代表主動上門收集群眾意見,這樣的黨代表我們舉雙手歡迎!”
從“舉手代表”到“責任代表”,群眾看在眼里,樂在心上。一位黨代表說出了大家的心聲:“以前五年開次會,而今月月要履職;群眾聲音有回復,黨群一家更和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