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大的日常工作中,重大事項決定權行使的載體主要是決定和決議,如人事任免的決定,預算批準的決定等。伴隨著民主政治建設的有序推進,人大重大事項決定權能否有效行使,能否實現由虛到實的轉變,是人大工作必須面對的問題。
立足于省情,為實現人大重大事項決定權由虛到實的轉變,各級人大及其常委會一方面要更加積極的作出高質量的決議、決定,另一方面要更加注重這些決議、決定執行情況的監督檢查,以確保人大行使重大事項決定權的嚴肅性和權威性。具體來說,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著手:
第一,在內容上做到重大事項的決定與經濟社會的發展合拍。各級人大及其常委會應當充分行使人民賦予的權力,在法定的職權范圍內,先行先試,對重大事項的內容進行科學的界定,作出與經濟社會發展最合拍的決定,特別是要在重大建設項目的決定上有所突破。
第二,在程序上做到重大事項的決定與人民合心。重大事項的決定要貼近民生接地氣,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重大事項的選擇上要尊重民意,了解人民群眾的意見和要求,廣泛收集民意、集中民智,充分調動人民群眾當家作主、參與管理公共事務的積極性。特別是要重視網絡民意。不同于傳統媒體表達民意時要考慮整體策略、社會協調等各方面因素而比較謹慎、嚴肅,網絡的虛擬環境和匿名性特征,使民意的表達能夠更直接、更真實。
第三,在執行上做到重大事項的決定與“一府兩院”合力。要與政府暢通溝通渠道,認真督促和大力支持“一府兩院”執行人大及其常委會的決定。在實踐工作中應做到以下三點:
首先,要暢通溝通渠道。人大與“一府兩院”的工作職能、工作方式和方法各不相同,考慮問題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也不同,如果缺少有效的溝通,就容易對重大事項的決定和執行的認識不一致。這樣就會造成一方面,人大不知道“一府兩院”在本年度內或近期要開展哪些重大工作,“一府兩院”也不了解所做的哪些工作應及時提交人大討論、決定;另一方面,人大對“一府兩院”的執行情況缺乏及時、全面的了解,“一府兩院”也較少主動向人大匯報執行情況。所以我省各級人大常委會的各工作機構應當就重大事項決定的出臺和執行情況,建立與“一府兩院”各部門的定期協商制度,并將溝通、協商的情況及時報告主任會議。
其次,可以考慮引入決定執行情況的滿意度測評。2011年9月,省人大常委會首次引入滿意度測評的監督形式,對山西省水利工作情況報告進行了滿意度測評。今年5月,省人大常委會再次對山西省煤炭工業可持續發展工作情況進行了滿意度測評。應該說,這項創新性的工作方法取得了很好的社會效果。我省各級人大常委會對于重大事項決定的執行情況,也可以從規范程序、調查研究、組織視察、開展測評等環節進行準備,引入滿意度測評,認真聽取常委會組成人員對決定執行情況的建議和意見,保證重大事項決定的正確貫徹執行。
最后,要強化行政問責。“一府兩院”的國家工作人員對人大及其常委會作出的決議、決定不依法執行或者故意不執行,導致國家利益、公共利益或者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受到損害,或者造成不良影響的,我省各級人大常委會可以啟動問責程序,通過聽取報告、質詢、調查、罷免、撤職、撤銷等法定程序強化行政問責。
總的來說,重大事項決定權作為人大一項最有分量的權力,人大及其常委會在履職過程中,就要更加積極、更加主動,努力實現重大事項決定權由虛到實的轉變,這樣才能真正實現人大及其常委會的依法履職、科學履職、民主履職。
(作者分別為山西省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副主任,山西省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法規一處副主任科員)
責編/劉建 美編/石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