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民初,奉天城里(現沈陽)有一位名震關東,聲傳華夏的武林泰斗。他就是號稱“花槍北俠”的戳腳名師、三十萬奉軍教頭、大帥府武術教習、東北第一保鏢胡奉三。胡奉三為人正直,俠肝義膽,富有強烈的愛國主義精神。在七十多年的武術生涯中,他匡扶正義、除暴安良、練兵授徒、習武報國。至今在東北三省還流傳著許多關于他的故事。
一、設鏢創藝
胡奉三原名胡鳳先,祖籍沈陽新民白旗堡人,屬滿族正白旗。其父胡德永原是清初開國大將胡世龍的后裔。胡鳳先清同治元年生于河北樂亭揚洼子莊。15歲拜隱居饒陽的天理教領袖趙燦益的高徒、河北雙俠段永清、段永緒為師專習戳腳功法,又拜山東西城翟各莊許君為師學姜家槍法。
光緒23年,胡鳳先隨父移居東關快馬常大院。婚后,在太清官附近開設大川久鏢局,自任鏢主,來往于奉天、河北、山東之間,開始保鏢生涯。這一年春天,奉天絲行孫老板請胡鳳先親自押運一批綢料到山東濟南府。當鏢車路經廣寧闖山附近,忽然從路邊闖出十幾條大漢,攔住去路。胡風先徒弟、鏢伙與強盜混戰一處。良久,未能取勝。胡鳳先見狀親自出手。他連連踢倒了為首的幾個強人,其余的強徒方知遇到高手,丟下伙伴落荒而逃。
經過此次押鏢,徒弟們更加佩服鏢主的腿功。而胡鳳先卻陷入沉思。他想到自己的徒弟練功并不曾偷懶,可是在實戰中,卻不能很快取勝于敵,這其中不單有自身功夫問題,也有拳術本身的問題。他經過半年的苦心琢磨,反復試練,在雙俠傳授的戳腳功基礎之上。集中了內外拳法的長處,形成了剛柔相濟,貼靠近戰,手法纏綿、腿法剛勁的拳術體系,即胡氏戳腳——文趟子拳。
在以后的十年中,吳氏夫人連生三子。長子名均祥,號星五;次子名安祥,號靜安;三子名玉祥號,夢林,全稱“均安玉祥”。胡鳳先因在奉天生三子,遂改名胡奉三。后來人稱“花槍胡老奉”,又稱“胡北俠”。
二、帥府揚威
胡奉三名氣越來越大,起初被馮德麟請至廣寧教練二十八師。隨著張勛復辟的失敗,張作霖當了奉天督軍,馮德麟遭貶。二十八師遂被張作霖接管。于是胡奉三擔任了三十萬奉軍總教頭。大帥府武術教習。此間,張作霖的三公子張學曾拜胡奉三為師,專習戳腳拳和姜家槍。除張學曾外,胡奉三又收了于伯謙、尚味謙、廖景華、張志先、白岐三、溫寶山、鞏天民七名弟子。
在張作霖以武治軍的軍事思想指導下,胡奉三根據軍隊實戰需要,將步兵武功操練分為徒手對打、白刃格斗和長槍拼刺三大部分。他往返于北鎮、北大營和故宮之間,精心操練武功,使三十萬奉軍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部隊的軍事素質和作戰能力。當時,張作霖手握東北兵權,周旋于日俄雙方軍事壓力之間,使兩國縱有亡華野心、虎視眈眈,卻不能侵占東北半步。
第一次直奉戰爭以后,日本間諜機關及軍閥閻錫山、徐世錚先后分別派出日本浪人和捌客,行刺張作霖。因有東北第一保鏢胡奉三長駐帥府,幾次行刺均遭失敗。后來,胡奉三應李景林之邀,在杭州全國武術擂臺賽奪了魁首,于是江南武林紛紛傳言:“但識花槍胡老奉,休言關外無能人”。
三、泰斗懲逆
皇姑屯事件。張作霖被炸,日本關東軍掃除了侵略東北的障礙,遂于1937年9月18日發動事變,炮轟北大營。蔣介石奉行“攘外必先安內”政策,命令東北軍“不準抵抗”,遂使奉天陷落。武林敗類萬金利等投降日寇,充當漢奸,追捕“同盟會”的愛國學生,在中街遭到胡奉三長子胡均祥攔擊。萬金利帶領憲兵隊對武林界愛國志士進行瘋狂報復。胡奉三最小的弟子鞏天民大膽掩護中共地下黨,與日偽反動勢力進行頑強斗爭。
在胡奉三策劃下,弟子尚味謙、張志先化裝巡警,從南市場妓院活捉萬金利,嚴懲了逆賊,清理了門戶。胡奉三在報國無門的情況下,不甘當亡國奴,含淚走出奉天城,隱居哈爾濱。胡均祥與尚味謙趕到北平,投靠少帥張學良,胡均祥留在衛隊營。尚味謙因不能實現收復東北的愿望,一氣之下,來到北京大佛寺,落發出家。
“西安事變”,張學良、楊虎城將軍對蔣介石進行兵諫,扣留了蔣介石,逼蔣抗日。胡奉三見收復東北有望,遂與弟子于伯謙連夜返回奉天,組織武林弟子,尋找失散的東北軍官兵,組織義勇軍、大刀會,迎接東北軍。
不料幾天之后,胡奉三聽到少帥張學良親送蔣介石回南京被扣,他想到少帥一生光明磊落,功在民族,反獲重罪,悲憤已極,突然大叫一聲,口吐鮮血,暈倒在地。病中,他連聲呼喚少帥,萬分惋惜千古功臣張學良將軍。病體日復一日,終于在光復前夕,武林一代宗師、東北第一保鏢胡奉三與世長辭了。
解放后,胡奉三長子、胡代戳腳掌門胡均祥(即胡星五),將先父遺著獻給國家,將戳腳武功拳術整理成書,并廣收弟子,為國家培養了大批武術人才,終于使胡奉三創立的戳腳文趟子拳,成為祖國武術寶庫中的一顆璀璨奪目的瑰寶。胡星五也成了東北地區的著名武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