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本東京都知事、極右翼政客石原慎太郎策劃的“購買釣魚島計劃”,如今正在日本鬧得沸沸揚揚,引來社會“各路人馬”。這些人中,有狂熱極端、喊打喊殺的“右翼愛國志士”;有石原慎太郎這類孤注一擲的“不得志政治家”;還有打算分一杯羹的一般人物,甚至連日本首相野田佳彥也在權衡利弊,玩起了政治游戲。這個猶如“江湖人馬”齊集的武林大會一片狂熱,唯一一個冷靜、理智的聲音很快被圍攻和扼殺了。
跳梁小丑石原慎太郎 釣魚島又稱釣魚臺、釣魚臺群島、釣魚臺列島,由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組成,分散于北緯25度40分至26度、東經123度至124度34分之間。釣魚島周圍海域面積約為17萬平方公里,相當于5個中國臺灣本島面積,自古以來就是中國領土,中國對釣魚島及其附近海域擁有無可爭辯的主權。但東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2012年4月17日在美國訪問時忽然提出,釣魚島及其附近幾個島嶼目前為日本民間人士栗原家族“所有”,要發起“募捐”,由東京都來“購買”,并展開與所謂“島主”栗原國起的談判。
石原慎太郎是“買島”鬧劇中的絕對主角。這個自民黨頑固右翼反華分子,2012年6月4日宣布,截至6月1日已收到7萬多筆購買釣魚島的捐款,金額達到10.1億多日元(約合8100萬元人民幣)。據稱,96%的日本國民支持購島計劃,就連一直不怎么待見他的民主黨政府,這兩天也對他拋出橄欖枝,說可能采納其買島計劃。
眾所周知,石原慎太郎最早成名,是在讀大學的時候寫小說獲得日本最高文學獎——芥川文學獎,其作品引發反響的是“過激的性描寫”。石原憑借作家身份“一招鮮,吃遍天”,后來沒再見到有什么作品,卻當選了國會議員,在自民黨中作為一名鷹派的“行動型政治家”,擁有很高人氣。
但是,自民黨有注重年功序列以及黨內派系斗爭的傳統,這讓石原屢屢得不到重用。在日本,很多人也認為石原“比起當政治家,更適合做一個小說家”。1995年,他辭去國會議員職務,理由是“對政治感到失望”。當時,很多人都以為他要專心從事文學,他卻在1999年參選東京都知事并當選,并連任3屆。然而,他的職務一直原地踏步,進不了內閣,更別提當首相。這些挫折,讓石原不管誰當政,都怒氣沖沖地指責政府,發泄自己“懷才不遇”的怨氣。
一開始,石原罵美國,號召日本人反美;如今,則在釣魚島問題上呼吁“日本需要美國幫忙捍衛釣魚島主權”。在石原看來,他如今是振臂高呼就會一呼百應,終于迎來了自己的好日子!
日本《朝日新聞》旗下《新鮮日本》周刊主編野島剛最近寫了篇題為《跳梁小丑石原慎太郎》的文章,淋漓盡致地剖析了石原目前百感交集的心情。野島剛說,對79歲的石原而言,下屆選舉是他成為首相的最后機會,所以,這次鼓噪著要“購買釣魚島”,是他作為政治家吸引大眾目光的最后手段。他現在活像一個“跳梁小丑”。
石垣市長想要分塊蛋糕 石原將這次“買島計劃”看做人生的一個跳板,而在日本政壇,“買島計劃”現在也成了塊蛋糕,很多人都想分一塊,其中就有沖繩縣石垣市市長中山義隆。
在日本,釣魚島(日本稱尖閣諸島)在行政區劃上歸屬石垣市管轄,自石原慎太郎發起“買島”行動之后,中山義隆也有了自己的如意算盤:中國根本不會因為東京都買下釣魚島,就承認釣魚島歸屬日本,所謂的買島很大程度上會淪為一個噱頭。不過,不管買島最后是否成功,東京都都可以收到大筆捐款,參與到這件事當中,這些錢就有可能成為自己的政治活動資金,還可以提高自己的政治聲望!
于是,中山義隆開始施展拳腳。5月12日,他主動找到了石原。據日本媒體爆料稱,中山義隆向石原慎太郎提議,一起執行購買釣魚島計劃,因為釣魚島是“歸石垣市管轄的”。不過,石原拒絕了,表示要單獨購買。
石原何等精明!他知道這個購島計劃的作用,根本不愿別人來分一杯羹。很快,石原在自己的政治圈子里放言,稱“東京都購買了尖閣諸島以后,尖閣諸島由東京都來管理”,并準備和他的副手、東京都副知事豬瀨直樹向日本政府提出這個建議案。中山義隆的小算盤目前看起來落空了。
野田佳彥的政治交易53qZqOEXjpa82qiwWsvtKQ== 在石原等人推行“買島計劃”的初期,日本政府的態度是靜觀,野田內閣并不把石原放在眼里。
但是,野田佳彥也有自己的軟肋,他一直在倡導一項“賭上自己政治生命”的改革——增加消費稅。6月初,野田在增稅一事上,尋求民主黨內大佬小澤一郎的支持。不過,小澤明確表示反對,雙方的談判破裂。在眾議院,小澤的勢力強大,他不同意,增稅法案肯定無法通過。于是,野田只有同自民黨合作這一條路了,便開始“善待”自民黨的石原慎太郎。
野田佳彥根據政局形勢做出的判斷,讓石原迎來了自己的“好日子”。6月6日,日本《產經新聞》等媒體報道稱,日本朝野政黨表示將采納自民黨意見,在6月11日的眾議院會議上,讓石原慎太郎、中山義隆等4人到場,就釣魚島“保護事宜”提出意見,以供參考。另外兩名被要求到場的人為海洋政策及海上安全專家、東海大學教授山田吉彥以及富山大學副教授橫畑泰志。
可見,“買島計劃”從頭到尾都是一場鬧劇,日本政客們從中各取所需,而那些極端狂熱的右翼分子以及民眾,都是被忽悠的對象罷了。日本《沖繩時報》6月10日報道稱,當天上午,由日本一個保守派政治團體組織的“集體釣魚大會”在釣魚島海域開始。參與人員包括高邑勉、森岡洋一郎等6名國會議員以及120多名漁民。不過,這么重要的場合,石原慎太郎卻沒有出席。日本TBS電視臺評論稱,這是因為石原已經和政府“走得很近”,政府的態度是對這次民間行動不予支持,石原也就一反常態地“低調”了。
6月8日,日本研究亞太地區國家關系的學者仲村澄世告訴環球人物雜志記者:“釣魚島事件原本就是被石原慎太郎炒作,利用民眾愛國情緒來實現自己政治野心,甚至獲得大筆活動資金的游戲。石原為了一己之私,連今年是中日邦交正常化40周年都不顧,不惜破壞中日友好關系。更可悲的是,政府出于政治考慮,拉攏自民黨。當然,‘買島計劃’并不會像石原期望的那樣很快付諸行動,政治目的達到后,各方也可能絕口不提購買計劃,這也是常見現象。”
清醒的聲音被打壓 對甚囂塵上的“買島計劃”,有一個冷靜的聲音在“叫停”。那就是日本駐中國大使丹羽宇一郎。日前,他在接受英國《金融時報》的采訪時稱,非常反對石原慎太郎的購島計劃,認為此舉可能會在中日之間引發一場極其嚴重的危機,破壞中日兩國友好人士數十年的努力。不過,因為這一發言,他被日本政壇的部分人打為“親中派”,對他展開批判。日本著名的右翼女評論員櫻井良子發表文章,要求徹底更換駐華大使;石原慎太郎在6月8日的例行記者會上,嚴厲批判丹羽宇一郎說,“他不應當是在北京代表著日本的人”。日本外務省對丹羽宇一郎的言論進行了訓誡,連日本官房長官藤村修也出面“澄清”說,丹羽的話是“個人見解”,不代表政府立場。
鑒于目前形勢,日本很多媒體分析稱,因為右翼專家們紛紛跳出來攻擊他,“丹羽被迫辭職的可能性很高”。在重重壓力下,丹羽宇一郎6月8日通過日本外務省,就自己此前的發言表示道歉。丹羽宇一郎的敗退,讓日本政壇彌漫的這股買島歪風更加令人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