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從主持人的發展趨勢來看,電視節目主持人應該是采編播一體化的復合型主持人,即要具備采訪、編輯、播出三方面的能力。主持人的采、編、播不同于記者、編輯、播音員,也非三者的簡單相加,而是具備其獨有的特點和要求。采編播一體化要求主持人不僅要具有豐富的知識和較高的文化素養,更要有強烈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關鍵詞】采編播 一體化 主持人
什么是節目主持人呢?《新聞學大辭典》的解釋是:電視臺中以個人的身份在攝像機前主持某個固定節目的播講者。從主持人的發展趨勢來看,電視節目主持人應該是采編播一體化的復合型主持人,即要具備采訪、編輯、播出三方面的能力。同時主持人的采、編、播不同于記者、編輯、播音員,也非三者的簡單相加,而是要具備其獨有的特點和要求。
一、電視節目主持人采編播一體化的必要性
電視行業是一個重裝備、多兵種、高技術、高投入、高消耗的行業。建立一家電視臺并保證它的正常運轉,需要大筆的資金投入,央視或者省級電視臺應該能夠承擔,但地市級電視臺卻需要“三思而后行”,錢必須要花在刀刃上,否則就很有可能入不敷出。這就迫使地市級電視臺精打細算﹑減少人力成本,控制設備采購等,爭取用最小的投入獲得最大的回報。因此作為地市級電視臺的主持人,不僅要完成播音主持的工作,而且要參與前期的一線采訪報道,甚至還要進行節目后期的編輯制作,“一人多用”,這在人員﹑設備不足的情況下是一種必然趨勢。或許會有人認為這不太現實,一個人怎么可以應對這么多不同的專業性很強的工作,但這種現象在很多地市級以及縣級電視臺是存在的,而且這種工作機制也確實為電視節目的創作以及傳播起到了不可忽視的作用。
主持人起源于美國的廣播電視機構,產生于記者,他們不但集采編播于一身,在思維方式和節目運作中體現的也是記者意識和編輯思維。在我國,真正優秀的主持人,大多不是“單一”的播音員或司儀,而是集采、編、播于一身的復合型主持人,盡管他們的最終任務是完成節目的主持,但節目的主持是環環相扣的。現代傳媒的發展觀念日新月異,對人力資源的需求也不再單純強調專業化,一專多能成為對現代傳媒從業人員的素質要求。從城市電視臺的發展及運行機制來看,對具備采編播素質的人才實行優化配置,將大大提高電視節目從業人員的整體實力和形象,電視節目的制作也能高效有序地進行,從而減少因采、編、播分離而產生思路中斷、信息誤傳的可能。
二、采編播一體化對主持人的要求
采編播一體化主持人除具有一般主持人的共性外,由于參與了節目從策劃到播出的各個環節,還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1、鮮明的節目特征
記者在通常的采訪中,為了弄清事實真相,可以不緊不慢、有條不紊的圍繞事實的方方面面展開詳盡的調查采訪,以便從各個角度各個層面來挖掘新聞事實。主持人的采訪除具備這些共同點以外,還要注意廣播電視即時同步的傳播特點,有時整個采訪過程就是一個節目,不經過文字符號的轉化加工,特別是直播節目更是無法更改,采訪過程即主持過程,也是節目成型過程。所以主持人不能像記者一樣可以通過閑聊進行預熱過渡,他們必須出口成章,必須注意受眾直接接受的特點,可見主持人的采訪與節目主持是融為一體的。作為采訪的執行者,“記者型主持人”更為貼切和形象。“記者型主持人”在電視新聞節目中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一方面,他們是新聞事件的敘述者和參與者,帶領觀眾進入事發地點,了解事實真相,起到一種引導和講述的作用;另一方面,他們又對事件進行深度分析和評論,讓觀眾能夠更深入地了解事件,理解事件對社會的影響。
2、主持人的個性特征
由于不同類型的節目對主持人的要求不同,每個主持人的自身修養、閱歷、性格也不同,留給受眾的除了節目還包括主持人的個性特征。電視主持人首先是社會形象的象征以及公眾利益的代表,在這個前提下,我們應強調主持人個性的確立,倡導主持人職業共性與特定主持人個性的統一。《新聞聯播》的主持人要舉止端莊、自然,其魅力在于堅實的理論功底,以及善于將情感隱藏在理性之中。作為民生欄目的主持人是“關注民生、反映民意”的代表,主持人無論是包裝還是話語風格、語態氣質要體現親切、交流和平民化的特質,鮮活的語言,輕松的風格,讓老百姓覺得貼近自己、貼近生活、喜聞樂見。而這些要求主持人要有在演播室外與記者相同的采訪編輯能力,以及在演播室內的專業“內功”和作為支撐的文化底蘊。
3、得心應手的現場應對能力
節目主持人在播出過程中要具有“現場意識”。現場意識包括一定的臨場應變和即興發揮能力。節目主持人在節目的制作過程中遇到突如其來的情況時,由于參與了采編的全過程,在客觀情況允許的情況下,要充分調動自己的主觀能動性,使大腦處于高度運動和思考狀態,從而做出迅速快捷的反映,并在此基礎上進行進一步發揮,使變故巧妙地朝好的方向轉化。試想一下,如果采編播分離,那么主持人的臨場應變和即興發揮能力將會大打折扣。
三、采編播一體化主持人的具體實踐
1、參與節目的前期策劃
一檔新節目的出現首先起源于節目策劃,雖然崗位分工越來越專業化,但是主持類節目要想擁有更多的受眾,保持旺盛的活力和人氣,主持人必須積極主動的參與節目的前期策劃,這也是主持人主持好節目,提高自身素質,提升節目及媒介知名度的有效方法。主持人在參與節目策劃時要注重題材的選擇,確定主題,思考報道形式、具體實施步驟和技巧等等。主持人的策劃包括宏觀策劃和微觀策劃兩個方面,宏觀策劃是指對節目的整體把握,包括節目的創意、定位,節目的組織與調度等。微觀策劃是對節目內容和形式的創意和設計。
2、對稿件的再創作
為了節目主持的需要,主持人要自己會寫播講稿、解說詞、串聯詞等,在大多數情況下,對編輯寫好的稿件也要進行必要的修改,使之更能傳情達意,符合自己的身份,滿足個性化表達的需要。沈力在主持《為您服務》時,她雖然不是節目的撰稿人,但每次主持節目時都非常重視文字編輯。她說“主持人應該根據欄目內容的需要,拿出自己的見解,根據自己的感受和習慣,講自己的話,這樣才有可能形成自己的風格,重復他人的稿件是很難體現出鮮明的個性色彩的。”因此,主持人應把培養自己的寫作能力看作搞好主持工作必須具備的素養,把其當作自己形象塑造的重要方面來對待。
3、主持人的現場意識
如今的電視節目大都采用直播或者準直播的形式播出,這對主持人的現場掌控能力要求很高。主持人不僅要避免自己言語表達上的不當,更要做到處變不驚,保持思維的活躍,快速反應,積極應變。這就要求主持人要具備播出過程中的“現場編輯意識”,除了剛才提到的臨場應變和即興發揮能力之外,還要對攝像機拍攝下來的現場畫面做到“心中有數”,盡量保證畫面的完整性和可利用率,盡量減少后期剪輯的麻煩。比如說如果有時候主持人忘了觀眾在收看,只顧同現場的嘉賓交流,畫面拍下來不但不好看,還難以剪輯。
采編播一體化對電視節目主持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必將成為今后電視節目主持人的發展方向和奮斗目標。它不僅要求主持人具有豐富的知識和較高的文化素養,更要求其具有強烈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只有這樣主持人才能真正做到采編播一體化,才能成為真正優秀的主持人。
(作者單位:安慶廣播電視臺)
責編:姚少寶
實習編輯: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