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通過對讀者閱讀行為和閱讀傾向的分析來了解讀者的閱讀需求,發現讀者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尋找對策,改進服務。
關鍵詞:讀者服務 借閱分析
中圖分類號:G251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4-098X(2012)08(b)-0214-01
對讀者閱讀行為和閱讀傾向進行分析是讀者工作的一個重要內容,是開展文獻信息服務的基礎。這樣做不但能夠幫助圖書館有針對性地開展文獻宣傳和導讀,提高文獻利用率;同時也是對采訪工作的一種反饋,通過對讀者閱讀行為和傾向的分析,了解讀者的閱讀需求,幫助采編部調整采購策略。
1 讀者閱讀行為及傾向分析
1.1 在各類型文獻借閱中
中文圖書47571冊、中文期刊4985冊、視聽及電子文獻489冊。
分析:借閱文獻類型仍以圖書為主,中文期刊次之,視聽與電子文獻仍然少人問津,主要原因一是印刷型文獻便于攜帶,閱讀方式隨意自然舒適,符合人們的閱讀習慣,而視聽與電子文獻必須借助于電腦、電視和影碟機等設備,閱讀方式受限制;二是視聽與電子文獻種類少,內容不夠豐富,無法滿足讀者需求;三是宣傳推廣不夠,很多讀者不知道有光碟可外借;四是管理借閱的方式不盡合理,不便于讀者外借。
1.2 各學科文獻借閱分析
對各學科文獻的借閱分析能反映出讀者的閱讀興趣,有助于開展導讀工作,為文獻采訪提供反饋信息。該館各學科文獻的借閱情況排名是:J:21132冊,T:10415冊,I:9463冊,B:2380冊,K1578冊。
分析:
(1)居前兩位的是J類和T類,這與學院的專業設置及館藏配置大抵相似。此外文學作品始終是學生們閱讀的首選。文學類書刊中以中外現當代小說借閱次數最多,由于與影視劇的連帶效應,對同期熱播的中外影視劇的追捧同樣反映到圖書與視聽文獻的借閱中。
(2)社科文獻中除文學類外,居前列的依次是B、K。歷史地理類文獻以人物傳記和旅游類最為暢銷。學生讀傳記是希望從偉大人物的身上獲取一種奮發向上的精神力量。旅游類書刊作為一種指南性讀物相應地受到讀者的歡迎,同時也是人們足不出戶便能了解世界的窗口。
2 存在問題,解決辦法
通過上述分析,我以為圖書館在讀者服務過程中存在以下一些現象和問題。
2.1 讀者在查找文獻時有較強的盲目性
讀者對圖書館的了解仍然很膚淺,進入圖書館有無所適從之感,對圖書館的服務功能和館藏分布不甚明了,查找文獻不知從何入手。
解決辦法:
(1)編輯印發宣傳指南,介紹圖書館的服務功能、館藏分布、開放時間,指引讀者如何辦理借書證、如何辦理借閱、咨詢手續等。
(2)圖書館內應有清晰明確的標識,指明各部門、各書庫、閱覽室的樓層分布,書庫和閱覽室內各學科各類型文獻的擺放位置,讓讀者能快速準確地找到文獻,或得到明確的指引。
(3)有計劃地開展用戶教育。如舉辦新生培訓班,以邊參觀邊學習的形式,為新生全面介紹圖書館概況、服務功能、館藏分布和借閱制度,講解圖書分類的基本知識,指導讀者使用公共檢索機檢索館藏文獻。
(4)在流通書庫設立導讀崗位,由具有較高知識素養的圖書館員擔任導讀員,幫助讀者查找圖書,指導讀者選擇圖書。閱覽室的管理人員也應兼負導讀的職責。
2.2 服務層次淺,內容單一,館藏資源開發不夠
圖書館現在為讀者提供的服務仍停留在淺層次的文獻服務,表現在:其一,讀者以借閱中文圖書為主。其二,讀者閱覽以報紙與期刊為主,查找信息也以報紙與期刊為主要工具,但往往效率低下,滿足率不高。其三,工具書室的手工檢索工具利用率較低。這主要是因為該館館藏結構仍以傳統的紙質文獻為主,各種光盤數據庫和聯機數據庫等基本上是空白,網上信息資源也沒有得到有效開發。
解決辦法:
(1)調整館藏結構,在以紙質文獻為主的基礎上逐漸增加數據庫和電子文獻、視聽文獻的比重,開發網絡信息資源,在多媒體室開展數據庫的檢索服務。此外,設為視聽室,增添適量的視聽設備,充分利用錄音帶、CD、VCD等資源,為讀者提供一個以語言學習為主的閱覽環境。
(2)建立知識信息導航系統。蘊含在文獻與網絡上的信息繁雜無序,首先應建立起導引系統,將信息進行濃縮、提煉,編成文摘、提要,并分門別類地組織起來,在網站上建立網址庫,為信息檢索提供指引。同時要引導讀者利用這些二次文獻,避免盲目地查找原始文獻。
(3)開展用戶信息教育,指導讀者使用手工檢索工具和網絡搜索引擎檢索信息。
(4)開發特色館藏資源。
2.3 服務手段落后,效率低下
以期刊工作為例,該館現在對期刊,報刊的記到、閱覽,對期刊,報刊的裝訂仍然是手工操作,這無疑會延遲期刊合訂本的驗收入藏,也導致讀者不能及時借閱。期刊的時效性因其加工過程的冗長而消失殆盡,利用率大大降低。
解決辦法:
(1)加強現代技術的應用,如增添讀者自助終端,實現自助借還、查詢功能;開展網上預約、電話續借等業務。
(2)實行業務外包,如將期刊裝訂的工作承包給專業裝訂印刷公司,或是一些服務公司。讓工作人員從繁重的手工操作中解放出來,集中精力為讀者開展參考咨詢服務。
2.4 不良的閱讀傾向
讀者在借閱活動中存在一些不良閱讀傾向,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書越讀越淺。二是書越讀越浮。三是書越讀越功利。
解決辦法:
(1)文獻采集應以提高讀者閱讀層次、知識水平和人文素養為目的,所選購圖書應代表該學科領域的新成就、新觀點,而不是一味地投讀者之所好,采購小說、漫畫等,更要拒絕膚淺庸俗低級的書刊進入圖書館。
(2)做好書刊推介,加強書刊導讀。在網站上開辟“專家薦書”專欄,邀請知名的專家學者介紹讀書心得體會,撰寫書評。針對不同興趣的讀者編印不同主題的專題書目。此外,尤其要注重對文獻質量優劣的鑒別,教會讀者識別偽書與盜版書。
(3)舉辦讀書活動,著重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提高閱讀能力。
在知識經濟時代圖書館讀者服務的重點是知識導航與導讀工作,引導讀者正確地選擇圖書,培養讀者良好的閱讀習慣,在全社會形成好讀書、讀好書的學習氛圍,是圖書館員新的任務。
參考文獻
[1] 吳慰慈,董焱.圖書館學概論(修訂本)[M].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2.
[2] 劉冬林,譚志合.用心服務—— 讀者服務的最高境界[J].世紀圖書館,2009(4).
[3] 孔英.淺談新時期圖書館職業首先建設與服務方式的轉變[J].中國科技博覽,2009(11).
[4] 張小英.高等教育大眾化進程中圖書館讀者服務工作的應對[J].科技傳播,2010(20).
[5] 王麗華.大資源觀與復合圖書館的研究[J].情報理論與實踐,200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