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大學生是社會學歷文化層次較高的群體,也是無償獻血的主要對象,是理想的低危獻血者。為提高大學生無償獻血的積極性,首先應對其現狀加以分析,進而探尋其激勵措施,從而確保我國大學生能以科學的方式、積極的心態投入到無償獻血這項國家公益事業中,為有效解決血液數量及質量供求矛盾探索一條方法路子。
關鍵詞:無償獻血 大學生 積極性 現狀 激勵
中圖分類號:G625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4-098X(2012)04(b)-0231-01
無償獻血是每個健康適齡公民的光榮權利和義務,大力推進無償獻血才能從根本上保證血液質量,從而最大限度地降低經血液傳播疾病的危險率,進而提升廣大國民的綜合體質,大學生是社會學歷文化層次較高的群體,也是無償獻血的主要對象,相比起其他獻血對象,大學生群體具有年齡優勢、高文化素質、血液合格率高于其他獻血人群等特點,是理想的低危獻血者。因此,激勵廣大大學生以科學積極地態度參與到無償獻血這項國家公益事業中,不僅是廣大醫務工作者的責任,同時也是廣大教育工作者不容忽視的義務。
1 大學生無償獻血積極性的現狀研究
對大學生無償獻血的積極性的激勵措施展開研究,首先要對大學生對待無償獻血這項公益事業所存在的觀念認識、心理活動展開質性和量化相結合的研究,從而更好的了解目前我國大學生參與無償獻血的現狀。為達此目的,本研究首先采取針對性的抽樣方法,在三峽大學、廣東工業大學、三峽職業技術學院選擇200名學生進行問卷調查,這200名學生分別在學習成績、家庭背景、在校從事學生工作等相關情況存在較大差異,均能代表當今性質不同的大學生群體,詳見樣本特征表。問卷共設計5個問題,分別為:“你在大學期間有參與過無償獻血活動嗎,一共參與過幾次?你的參與方式如何,是學校組織還是自發行為?你對無償獻血的相關知識有過了解嗎,通過什么渠道了解的?你參與無償獻血的目的是什么?你對無償獻血存在哪些看法?”,表1。
調查問卷采用不記名方式,問卷回收相關數據整理如下:相比起女生,男生獻血次數相對較多,總體上保持人均1-2次水平,大部分大學生在大學期間有過無償獻血行為;同時研究表明,大部分大學生獲取無償獻血相關法律法規政策和醫學常識等知識的渠道為網絡、報刊雜志等,也有部分大學生表示學校有為此專設專題講座,但普及率不高;在問卷中,大部分大學生表示對無償獻血存在積極態度,愿意參與到這項公益事業中。綜合調查情況分析,可將我國大學生無償獻血積極性現狀作如下歸納:
(1)大學生普遍對我國無償獻血公益事業報以積極心態,且大多數大學生在校期間均參與過一次以上無償獻血活動。(2)大學生無償獻血活動的參與方式多以學校統一組織為主,具有團體性和統一性等相關特征。(3)大學生對于無償獻血的相關法律法規知識,及相關醫學知識了解相對較少,且了解渠道多為網絡、報紙、期刊等,學校統一組織舉辦的相關專題講座較少,且涉及面不廣,參與度不高。(4)相對于普通同學,大學生中學生干部和大學生黨員對于無償獻血的熱情度更高,其相關知識掌握度更好,其中有不少大學生干部參與組織過無償獻血相關活動。(5)在校大學生的家庭背景及生源地來源對于無償獻血積極性不具備顯著影響。(6)相比起高年級學生,大一、大二學生的無償獻血參與度更高,其積極性更為顯著,溯起原因可為學校對于無償獻血的宣傳及組織對象多為低年級新生,且校級及院級學生干部多在大一、大二學生中產生,低年級大學生的公益事業參與度較高。而高年級大學生面對畢業就業的壓力,對于公益事業參與度相對較低。
2 大學生無償獻血積極性的激勵措施
通過對我國大學生無償獻血積極性的現狀分析可看出,我國針對大學生的無償獻血工作在社會宣傳、學校引導、專業輔助等方面還存在不足。為激勵這一特殊群體的無償獻血積極性,筆者認為教育及醫務工作者應雙管齊下、相互支持配合,采取如下激勵措施:
(1)要加強一線職工服務水平的培訓。如定期組織采血技術、語言藝術和服務質量的相關培訓,同時經常舉行崗位練兵活動,使一線醫務工作者擁有較強的綜合素質,過硬的技術水平,同時能針對不同類型的大學生獻血者采取不同的接待方式、不同的心理疏導和護理,用行動感化獻血者,使其消除恐懼和猶豫心理,盡量減少獻血不良反應的發生,從而也能使涉世未深的大學生獻血者能放松心情,在愉快的氛圍環境中了解獻血常識,認識獻血價值,完成獻血使命。(2)各級獻血中心等相關機構應采取專人負責、一對一的管理服務措施。為對點高校配備專業管理及協調工作,責任到點,責任到人。并在獻血日以外的日常工作中,積極配合各高校展開各項有利于宣傳及組織無償獻血的相關活動,并可將該項工作作為獨立版塊納入血站工作績效考評中。(3)高校應響應國家號召,除定期組織學生進行無償獻血活動外,還應在非獻血日組織系列活動,通過獻血知識專題講座、海報及校報專題宣傳、大學生獻血者戶外團體活動、學分掛鉤等方式多層面、多角度、多渠道調動廣大學生的獻血積極性。(4)高校應充分發揮在校學生干部及學生黨員的影響力,充分發揮其主觀能動性,鼓勵其開闊思維,組織相關的各項學生民間活動,小到主題班會,大到校級演講或知識競賽等各項活動,使無償獻血的意義及相關知識通過宣傳教育深入廣大學子之心,從根本上調動廣大學子的無償獻血積極性。
充分調動大學生的無償獻血積極性,是無償獻血事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保證,重視和加強此類相對穩定的獻血隊伍的建設是無償獻血工作發展的必然要求。為達目標,教育及醫務工作者應相互支持配合,著力采取系列科學可行的激勵措施,從而確保我國大學生能以科學的方式、積極的心態投入到無償獻血這項國家公益事業中,為有效解決血液數量及質量供求矛盾探索一條方法路子。
參考文獻
[1]劉慧,祝慧芳,張寒梅.淺談固定無償獻血隊伍的建立[J].醫療論壇,2011(1):285-286.
[2]胡一中,馬曉凱,王冰.大學生無償獻血理念與意愿調查分析[J].中國輸血雜志,2011(2):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