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刑事偵查是一項需要智慧和理智兼備的工作,在工作中具有極強的實踐性,在公安工作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刑偵事業以其獨特的魅力吸引著一大批學子為之苦苦追求。對于刑偵課堂來說,其教學質量如何直接影響到我國的刑事偵查事業。本文就如何提升刑事偵查專業課堂教學實效性做了探討。
關鍵詞:刑事偵查 教學實效性 策略
中圖分類號:G420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4-098X(2012)09(a)-0148-01
刑事偵查專業的教學質量如何直接影響到我國的民警素質的提升,對于我國社會的安定團結起到重要作用。刑事偵查專業有其獨特的魅力,許多學生報考公安院校就是沖著這個專業去的。但是實際深入學習才知道,刑事偵查不像是美國大片,需要很嚴謹的邏輯思維和縝密的觀察,以及扎實的專業知識才能勝任,它理性、智慧,充滿著未知的新奇和曲折的變動,吸引著一代代公安人為之著迷。
作為公安院校的教師,我們在課堂上的表現關系著教學質量,更關系著國家的安全事業。有人說刑事偵查是一門“教師教不來”的科目,學生的天賦和領悟能力決定著他能否成為一名合格的刑事偵查人員。這種說法有其合理性。因為我們課堂上所傳授的知識與實際工作中面臨的問題差距是很大的。但是我們捫心自問,刑事偵查工作真正需要掌握的技能、具有核心價值的內容我們教了嗎?教好了嗎?
1 刑事偵查人員需要具備的素質
要想上好刑事偵查課,首先就要明確這門課的人才培養目標是什么, 即刑事偵查課程需要怎樣的人才。筆者認為,優秀的刑事偵查人才應該具備以下幾個方面的素質:首先是要具有扎實的專業基礎知識,偵查、法律、犯罪心理等多學科、涉獵廣的知識面,并且具有終身學習的意識;其次是要具有嚴密的邏輯思維能力和較強的觀察聯想能力;具有高度的社會責任感和集體主義精神;最后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質和強健的體魄,能夠承受高強度、高壓力的工作。而我們用這樣的人才標準來衡量我們的刑事偵查課堂,似乎除了第一條能夠勉強達到以外,其他方面我們都是有所欠缺的。我們的教學目標就是要學生掌握偵查的基本技能和一般的法律知識,對于其他方面的培養則很薄弱,學生的實踐能力和思想狀況在我們的課堂中沒有很好的體現。當然,像“強健的體魄”這樣的要求不是刑事偵查課堂所負責的范圍,這就要求教師要將課堂教學與課外的非正式場合鍛煉結合起來,讓學生通過各種形式的實踐切實的鍛煉能力,為今后的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
目前刑事偵查課堂所含的信息量遠遠不能滿足教學目標的要求,在現代信息社會,教師也不能僅僅將傳授知識作為自己的主要任務,而是要有效引導學生利用網絡與媒體大量的吸收信息, 變傳統的教師傳授為以學生為中心的自主學習,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成為引導者、組織者、解惑者,最終達到使學生有效地建構當前所學知識的意義的目的,轉變教師職能的目標才能體現。
2 刑事偵查專業課堂教學實效性的提升策略
2.1 以刑事偵查專業教材為基礎
刑事偵查專業課堂教學實效性的提升,主要源于對于刑事偵查專業基本知識與基本技能的把握。而我們知道,刑事偵查專業基本知識與基本技能的承載體的教材,是教師實施教學和學生自學、理解、消化知識的基礎。筆者認為刑事偵查專業課堂教學實效性的提升在于教育者與學習者兩者對于教材的整體把握力度。但是,我們在教學過程之中,需要注意的一個問題是,教材本身所具有的缺陷也會導致課堂教學實效性的降低。眾所周知,教材的編寫需要經歷一個整理加工、編寫出版等一系統必經程度,教材一旦出版面世,其更新性相對較差,因此,使其必然會具有著一定的滯后性。同時,由于不同教材編寫著的實際經驗不同,加上編寫者在編寫時自然會考慮種種因素,使所編教材往往會有所取舍、側重,因而具有難以避免的限制性。
2.2 加強師生構建
筆者認為刑事偵查專業知識與技能的學習,從根本上來說是一種構建過程。在刑事專業教育教學過程之中,教育者與學習者兩者的知識結構得以重新構建。與教育者的知識結構構建相比較而言,學生的構建具有著較大差異性以及最終目的性。可以說,學生對于刑事專業知識與技能的構建是最終的目的。筆者認為在刑事偵查專業教學的教育者應當加強與學生之間的交流溝通,更好的了解學生的所想所需,及時更新學生的信息如學生的基本情況、人員結構、心理狀態、興趣愛好等,進而可以更好的促進刑事偵查專業教學的針對性。這可以大大的避免在刑事偵查教學的教育工作者因為缺乏對于學生的了解而最終造成教學實效性的降低。其次,刑事偵查專業知識與技能的教育教學活動,還需要任課教師能夠積極、主動地加強刑事偵查工作理論學習與實踐,從而更好了解到目前我國刑事偵查教學前沿,通過對最新資料、最新知識的構建最終形成課堂之中刑事偵查教學的實際內容。
2.3 加強教師素質
作為刑事偵查的教師,筆者認為應該具備相當的知識儲備和實踐經驗。“道之未聞,業之未精,有惑而不能解,則非師也。”所以,刑事偵查學教師的兼收并蓄、既專且博是十分重要的,說到底就是“師功”二字。師功之高,在于博學,也在于苦練。刑事偵查學教師既需要掌握偵查學和法學的知識,也要努力鉆研其他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既要精通教學內容,又要善于利用學習技巧,完成從傳遞知識的權威人物變成學生學習活動的高級伙伴的角色重新定位;并且應具備不斷進取、終身學習的意識和能力,跟上社會發展和學科前進的步伐,才能適應該綜合性、交叉性學科的教學要求。另外,對于刑事偵查學教師來說,大量接觸實踐是十分必要的,那些足不出戶、只會悶頭在辦公室“搞研究”的教師是無法得到刑偵領域的真知灼見的,也就不能勝任刑事偵查學的教學工作。
參考文獻
[1]莊東哲.對刑事偵查學本科課堂教學的思考[J].公安教育,2007(10).
[2]呂云平.談如何進一步提高刑事偵查學教學質量[J].公安教育,2005(3).
[3]周慶.刑事偵查課堂教學模式新探[J].北京人民警察學院學報,2005(2).
[4]郭琦.刑事偵查學教學改革設想[J].四川理工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2).
[5]王光杰.案例教學法在偵查學教學中的運用[J].今日科苑,20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