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校改革的大潮中,在經濟高速發展、科技日益更新的今天,大學生的思想觀念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輔導員是戰斗在學生工作第一線的人,是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導師,是大學生身心健康發展的引導者。因此,輔導員需要有很高的綜合素質,輔導員隊伍建設的專業化、職業化也是大勢所趨。
高校輔導員專業化職業化時代在飛速發展,特別是網絡的普及使當代大學生的思想觀念發生了很大的變化,輔導員隊伍的專職化勢在必行,對輔導員隊伍專業化、職業化的研究也尤為重要。本文就輔導員隊伍專業化、職業化發展方面的幾個問題作了分析,為輔導員隊伍專業化和職業化發展提供理論依據。
一、輔導員制度的歷史演變
早在上世紀30年代,我國就有了輔導員制度。20世紀30年代的抗日軍政大學、陜北公學的政治工作干部是我國最早的輔導員。1949年之后,黨和國家高度重視教育,特別是培養人才的各大高校的教育及其思想政治工作。1952年,教育部下發了《關于在高等學校有重點的試行政治工作制度的指示》,規定高校要設置政治輔導處,主要任務是輔導學生的政治學習和社會活動。
今天,廣義的輔導員制度在我國發展已將近80年歷史,輔導員在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起到了不可磨滅的作用。新形勢下,輔導員隊伍建設還需要進一步加強,輔導員隊伍的專職化、職業化的道路還很漫長,還需要不懈的努力。
二、當前輔導員在高校教育中的地位與作用
離開父母懷抱的大學生進入高校后,要獨立處理生活、學習及交友等問題,為避免出現極端就需要有專門的人員——輔導員給學生以指導,因此,高校輔導員就成為大學生各方面思想工作的主導力量,負擔著培養社會主義祖國未來事業的年青一代接班人的重要任務,承擔著大學生的生活管理和學習、思想政治教育、就業指導等一系列重要工作,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榮辱觀,增強他們熱愛祖國、服務祖國的使命感和責任感等。由于社會和教育的發展變化,大學生的價值觀和行事方式發生很大的變化,原有的管理方法已不適應當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發展的需要。
要適應教育培養大學生的發展需要,建設專職化的輔導員隊伍勢在必行。2005年,國務院發布了《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16號文件),文件指出,“輔導員是高校學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組織者、實施者和指導者,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不可替代的力量。”可見,輔導員在高校教育中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三、當前高校輔導員隊伍中存在的問題
1.數量少,職業綜合素質較低
部分高校輔導員人數配備存在著不合規定的現象,沒有按照教育部門的有關規定執行,通常一個輔導員要管理幾百個學生。使得輔導員難以在時間上、質量上把工作做得更為細致、到位。中央16號文件對輔導員隊伍提出了“政治強、業務精、紀律嚴、作風正”的要求。然而,目前大部分輔導員的普遍學歷水平較低、年齡較輕、社會閱歷淺、專業知識和技能不夠,使得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開展舉步維艱。
2.事務繁雜,職責不明
輔導員工作范圍較廣:思想教育、就業指導、黨團建設、生活指導、學習紀律等。輔導員工作隨機性很強,隨時隨地都有工作要做,有事情要解決,繁雜事務占據了大部分時間和精力,影響了輔導員的主要工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3.輔導員和專業教師待遇不同,使得輔導員隊伍人心不穩
由于輔導員工作繁忙復雜,待遇又不高,發展空間也受限,很多輔導員不想長期從事該工作。許多人認為,輔導員工作只是臨時性的過度工作,是邁向其他工作的一塊跳板,想盡辦法離開輔導員的隊伍,幾年后開始考研、考博、掛職鍛煉或是轉崗,進入教學或行政方向發展,又或者是調離高校,開始其他工作。
4.輔導員自身角色的轉換
“80”后是特殊的一代人,是具有特色的一代人,以“85”為分界線,分為“85”前和“85”后,“85”前的一代人已經成為社會工作的主力之一了,有的進入高校成了輔導員隊伍中的一員。一些輔導員本身在家就是獨生子女,被父母寵著,進入工作崗位后,一時還不能適應,在心理上還不能完全適應從被照顧的角色轉換成照顧、管理學生事務的工作及環境。
四、輔導員專業化、職業化建設的對策
以輔導員專職化的內涵和基本要求為出發點,在上文分析當前我國輔導員專職化存在不足和發展基礎上,提出就輔導員專職化的實現途徑問題進行相應的思考,提出以下建議:
1.把制定輔導員隊伍的發展與培養規劃作為重點來抓
輔導員綜合素質的培養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需要長期來抓。應該定期組織輔導員培訓,提高輔導員的專業知識和職業素養。不定期的召開輔導員學習交流活動,互相學習交流工作經驗,思想政治理論知識以及處理突發事件的經驗,提高輔導員隊伍的綜合素質。
2.把個人目標和業務范圍相結合,培養輔導員良好的工作作風
輔導員是學生成長成才信息的反饋者,因此,高校應該做好輔導員的培養工作,注重培養輔導員隊伍愛崗敬業的職業精神和吃苦耐勞的工作作風。在培養輔導員的過程中,要明確輔導員的個人目標及業務范圍,盡量將兩者結合在一起。讓輔導員在實現自己目標的同時也提高了業務水平,明確并履行了自己的職責和責任。輔導員的工作是瑣碎、繁雜的,是要深入學生內部才能真正了解學生,才能知道學生需要的是什么,怎樣解決學生的需要。只有和學生在生活學習中近距離的接觸,才能和他們建立感情,進而更有效地展開工作。在這些瑣碎繁雜的工作中要求輔導員要有最起碼的愛崗敬業的精神和吃苦耐勞的工作作風。
3.制定合理的輔導員評選制度
優化輔導員隊伍,激勵其成長,一套科學的評價體系至關重要,把爭先創優作為輔導員努力工作的動力,在評價的過程中應該重點考慮他們的業績和工作能力。以業績和能力為導向制定相應的獎懲制度,制度明確、獎罰分明,責任到人。使學生工作井然有序,充滿活力。對于那些長期戰斗在學生第一線的輔導員應該給與適當的激勵,如在職稱的評定、級別的評定中優先考慮。
五、結語
為順利完成高校輔導員專業化、職業化的提升工作,滿足高校教育的需求,領導要高度重視輔導員的培養工作,提供便利和良好氛圍環境。在實際工作中,找出問題所在,結合實際,設立完善的輔導員隊伍建設機制,開拓創新高校輔導員專職化工作的新景象,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陳兒輝.老解放區教育資料[M].教育科學出版社,1981.189.
[2]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建國以來重要文獻選編(第一冊)[M].中央文獻出版社,1992.425.
[3]鄭永廷.思想政治教育學科研究重點與難點辨析.思想教育研究,2007,(5):5.
[4]王建.高校輔導員隊伍職業化、專業化建設研究[D].碩士學位論文.大連理工大學,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