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了在理論力學課程中開展雙語教學的現實意義及可行性,介紹了在《理論力學》課程實施雙語教學的施教方法、考核方法及教材的選擇,深入分析了在雙語教學實施方面教師應該高度重視的幾個問題,并提出了解決問題的方法。
理論力學雙語教學教學改革雙語教學是高等學校教育教學改革的重點和難點問題之一。隨著全球化進程的不斷加快和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中國教育部對雙語教育非常重視,全國各大高校都已紛紛開設雙語專業課。《理論力學》是工科專業的一門理論性較強的技術基礎課,也是一門與工程實際緊密聯系的課程。面向21世紀人才的培養,太原科技大學應科學院高度重視學生綜合應用能力的培養,作為一所具有60年悠久歷史的工科類高校,實施《理論力學》雙語教學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目的和意義
1.提高學生綜合應用英語的能力
由于全世界的科技論文和書籍絕大多數都是英語表述,作為未來的機械、土建等專業的工程師應具備在第一時間里汲取世界上最新專業知識和資料的能力,另一方面工科高校作為工程師的搖籃,應在學生在校期間就培養學生聽、說、讀、寫的英語綜合應用能力。
2.為我國培養復合型人才
國外未來學家曾預言,在21世紀,世界上最激烈的競爭,不是在工業中,不是在科學技術上,而是在高素質人才上。隨著世界經濟文化的全球化發展,中國與世界各國的交流迅速擴大并深入至各個領域,培養掌握多門科學技術,又精通英語的各類復合型人才成為現代教育的必然要求。
二、對象和方法
1.對象的選擇
雙語教學,不僅對教師提出了極高的要求,對學生素質的要求也相當高。如果接受雙語教學的學生入學時已具備相當的英語學習能力,但專業學習則是從零起步,那么他們會較容易以英語語言學習的思維代替專業學習的思維;如果學生英語水平一般,則要同時吸收專業知識和英語知識,學生的學習負擔會很重,很容易顧此失彼。盲目的用雙語教學來要求他們,其結果可能無異于拔苗助長。因此,雙語教學在提高學生英語聽力的同時,保證學生對課程內容有一定的接受能力就顯得尤為重要了。
我們實施《理論力學》雙語教學的對象,是大學二年級機械系類的學生。他們具有年輕、求知欲強及易接受新事物的特點。又具備一定的英語基礎,少數優秀學生已提前通過了英語四級考試。在選擇方法上是先向要上《理論力學》課程的全體學生公布消息,讓他們自由選擇接受雙語教學,還是常規教學。為了因材施教,對報名的學生要進行適當篩選。篩選的原則是英語成績較好,其他學科成績也在中上水平,以保證選上的學生有足夠的精力投入雙語教學學習。
2.教材的選擇
由于教學體制和內容的差異性,我們不能照搬國外優秀的原版教材,另外國外原版教材的價格比較昂貴,學生的實際購買力不夠。鑒于以上兩點,我們要積極組建編著適合我校學生特點的《理論力學》雙語教材團隊,在《理論力學》雙語教材建設的過程中,一方面我們否定對原版教材的利用、吸收和改造;另一方面我們也針對學生自身的學習水平及能力編制一本適應性強,新穎性獨特,經濟性和難易程度適中的優良教材。
3.施教的方法
借助現代多媒體技術,結合我系自行編制的《理論力學》雙語教材開展《理論力學》雙語教學,一定要堅持漸進性、互動性原則。在教學的初期,學生雖有一定的英語基礎,但面對大量的生詞和專業術語都會感到吃力。雙語教師在此階段一定要做到由淺入深、由少到多地解釋專業術語的含義,使學生由被動接受知識到主動采用雙語學習知識。深入階段,隨著學生對專業詞語和常用句型的熟悉,逐漸擴大英語口語量,把學生逐步引向用英語進行思維活動的軌道。加強階段,經過前兩個階段的引導和深入,學生已基本上適應了雙語教學形式,具備了一定的英語思維能力,可逐步提高英語講授的比重。為了照顧英語基礎比較薄弱的學生,對于難點和重點可以適當用中文進行重復,加深學生的理解。
4.考核方法
考試用英語試題,題量和難度與傳統教學相同,由于學生閱讀英語試題的速度畢竟不及閱讀中文試題的速度,考試時間延長15%。
三、總結
通過借鑒其他院校雙語教學改革中的一些經驗,我們認為以下幾個問題必須高度重視:
1.雙語教學一定要有明確的目的和進程要求
在雙語教學過程中,不能因為雙語教學模式的使用而影響專業課程的學習效果。教學過程安排應以學生能夠很好理解專業知識為前提,在此前提下,對較淺顯的內容以及專業術語,可用外語教授。對于較深的專業理論知識,則可用中文詳細講解,切不可盲目追求外語使用量。學生外語水平的提高主要依靠課后閱讀原版教材和使用外語完成作業等環節實現。課堂教學以掌握專業知識為主,以學習外語為輔。所以在教學中要始終把《理論力學》教學放在首位,英語教學方式放在第二位,不能片面強調課堂英語用語量,甚至用英語滿堂灌。這樣就本末倒置,把《理論力學》課等同成英語課了。
2.把教師的選擇與培養作為重中之重
實施教學改革的主力軍是教師,雙語教學也是如此。打鐵先要本身硬,擔任雙語教學的教師,不但需要豐富的教學經驗,還需要較高的英語水平,具備用英語駕馭課堂教學的能力,能根據課堂反映,及時加大或減少英語用語量。必要時,還需對教學重點和難點插入中文講解。所以在《理論力學》教改開始時,我們先由一位老教授和一位曾作過國外訪問學者的中年教師實施雙語教學。在取得經驗后,逐步擴大到其他中青年教師,并對參加雙語教學的青年教師進行外語培訓和口語強化,不斷培養和提高他們的施教能力。
3.強化師生聯系,認真調查研究
雙語教學最好的語言環境是兩種語言同時存在,教師和學生能夠雙向互動,走一條“教”與“學”相適合的道路。沒有學生積極參與,雙語教學是搞不好的。因此在施教過程中必須不斷調查研究學生的反映和意見,隨時調整教學進程。教師基本上每次課后都要與學生討論“是否當堂消化”、“完成英語習題是否困難”等問題,根據調查結果適當調整教學進度。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我們在《理論力學》雙語教學方面的探索僅僅是個開頭,在今后的《理論力學》雙語教學改革中的還有許多工作要做,我們將為此不懈努力。
參考文獻:
[1]胡慶江,楊瑞靜.對搞好雙語教學的探討.教學建設與改革,2006,(2).
[2]翁瑋,吳萍.獨立院校雙語教學適應性教學方法初探.云南財經大學學報,2011,(148).
[3]張素群.對我國大學雙語教學的幾點思考.藥學教育,2006,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