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社會需求與高校藝術設計教育結構設置的更替,環境藝術設計專業已持續多年熱潮。從現存室內設計課堂教學的利弊來探討實踐教學改革的可能性與未來發展趨勢,力求能培養更多適應專業需求的室內設計人才。
高職院校室內設計課堂教學室內設計是環境藝術設計專業的重要課程之一,在各高校藝術設計教育不斷改革之后也有把室內設計單獨列為專業的現象出現。但探索室內設計在我國的發展,會發現室內設計走進高校歷史才短短數年。經濟的飛速發展,市場結構的變化導致對各行各業人才需求結構的日益變化。相對應,作為培養各行各業人才的高職院校,改變專業的知識結構來順應市場也是每一位教師所必然要考慮到的一點。
一、高職院校室內設計教學現存問題
室內設計包括公共空間設計和居家設計。指對空間進行設計、改造以適應需求的規劃與再創造,在探尋藝術美的同時兼具有科學性。是工藝美與科學性相結合的一門新興學課。是包含在環境藝術設計內,由建筑設計中的建筑裝飾設計發展而來。室內的一切都屬于室內設計范疇,而在現今的高職院校室內設計教學中存在著不少的問題。
1.知識結構單一
室內設計不是簡單的家具擺設,不是對優秀室內設計作品的重現。這句話卻恰恰是現今室內設計學生的寫照。從室內設計課程的設置來說,脫離了建筑設計的各門科學知識的了解與學習,而注重的是世界潮流設計風格的學習、軟件的學習與設計美感的學習。偏重的是如何把室內的東西擺的漂亮,而忽略了科學的部分。這導致學生只知道照搬書本和優秀作品,不是真正“懂”室內設計。
2.電腦技術發展對室內設計行業的影響
電腦技術出現時間不長,卻對社會和各專業帶來巨大的影響,也促成了很多新興行業的出現。而對各設計專業來說,電腦技術的發展擴大了專業的技術領域、簡化便利了設計理念的難易度,卻也帶來了一定的問題。
CAD、PHOTOSHOP、3DMAX等設計軟件是環境設計相關專業必學的幾個軟件,它們的出現大大方便了室內設計作品創造的時間,往往用這些軟件可以快速、簡單的設計出一件作品,并且相對于過去的手繪作品能更為準確與逼真和可以供設計者反復修改的。通過設計軟件設計出來的作品更直觀,能夠真實的反映設計者的設計思想。但是正是由于設計軟件帶來的優勢,使得高校設計專業的學生過于依賴這些設計軟件,而忽略軟件只是工具,設計才是根本。“構思——草圖——表現——修改”的四大設計步驟被簡化到一邊用電腦表現一邊修改構思,過于功利、只求結果的心態導致了我們現在室內設計作品的千篇一律的重復。
3.忽略傳統技藝,過于重視新興技術
設計專業的學生需要扎實的藝術功底與科學理論知識,在學習室內設計表現之前,有著一系列的課程的學習,如素描、色彩、設計色彩、三大構成、透視學、建筑史等。而現今的大學辦學結構造成了“快餐”教學的方式的出現,一個專業往往“廣”,但是不“精”,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什么都要學,卻并未都學會。比如透視還沒學會,手繪還沒畫好,就開始學習并只重視軟件的教學。利用這些軟件也的確可以做出一定水準的作品,但是基礎沒打好,不利于學生在畢業后的發展與對作品的自創性。
二、創新思維在課堂教學的重要性
培養具有創新精神的技術人才是高校人才培養的目標。創新也是各行各業現今都非常重視的一項才能。對于設計行業來說創新、創意是一件好的設計作品成功的根本。而從目前的國內設計現狀來看,設計創意是急需得到重視與培養的能力。在室內設計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應該有意識的去引導學生去想、去創意。
1.培養發散型思維,舉一反三
電腦技術的便利、世界設計類作品的資訊發達讓設計變成簡利,這是優勢,卻也造成當今學生的懶惰與借鑒心理。往往在遇到設計題目時,第一時間是去尋找圖片借鑒,而不是依靠自己的知識,對題目進行分析與策劃。所以很大范圍內的設計作品只是對優秀作品的再模仿。培養學生的發散型思維,讓學生學會不止是完全再現優秀作品,而是學會分析優秀作品為什么好,好在哪里,不好又在哪里,可以怎樣去改進,從而領悟到真正的設計知識,再看到同類型的題目,可以舉一反三的創新。
2.擴大知識范圍,靈活聯想創新
創新、創意與靈感不是偶然的,而是在眾多的知識面與一定的思維過程積累后的靈機一動,是量變到質變的過程,這也是學生容易忽視的問題,設計是集眾多知識而大成的行業,因為設計是靈活、多變的,并沒有固定的設計模式與公式可以依據。不同的設計題目有不同的設計風格,比如現今流行的眾多室內居家設計風格,如田園風、中式風格、歐式風格、簡約風格等。或者根據室內空間分化功能性的不同,去設計起居、兒童、書房等,每種不同風格的創造,需要設計者去了解相應的知識,畢竟室內設計不僅是為了美,而是為了更好的適合人去居住。所以在培養學生創新精神的課堂教學一定要鼓勵學生去擴大知識范圍,多看多想,多站在顧客的立場去考慮設計的適用性與舒適性。
三、建立適應實踐教學的環境與機制
室內設計的理論學習是實踐的基礎。把課堂教學與實踐教學結合,讓學生在實踐中融合理論知識,是筆者想要達到的教學效果。在這里筆者以一個實踐課堂教學案例來輔助說明。
實踐項目:學校酒店管理實訓室改造。
項目內容:酒店管理實訓室是依據還原酒店真實場景來進行實地培訓的項目場所。要求建立一間四星級酒店大堂與一間四星級酒店客房。
學生參與階段:分小組進行數據尺寸測量與參與設計階段與前期施工階段、后期裝飾階段項目優勢與特點:該項目位于學校內部,由教師承擔該項目的總體策劃,由學生分小組對酒店大堂與客房進行設計,教師對設計階段草圖提出建議與修改,完成平面圖、效果圖等,選出適應酒店的最終設計,讓學生參與裝修人員的前期施工階段。
從測量到裝房的全程參與,讓學生學會正確的設計步驟并從施工階段出現的各種問題中學習知識與施工經驗。為畢業就能良好適應就業打下基礎。作為高職院校的室內設計實踐教學應該盡可能多的去引進各種實際項目,帶領學生邊工作邊學習,在工作中學習。
四、結語
高職院校的辦學理念是培養有動手能力的新興技術人才,相對于本科院校來說,高職院校教學時間短,更為注重的是實踐教學。高職院校的教師一般是從本科院校畢業,學習的是本科院校的知識體系,更為注重的是基礎與理論的學習。而作為高職院校的教師更應該注重自己的知識結構以適應于教學需求。結合高職院校教學特點,加強校企合作,讓企業到學校來,讓自己和學生都到企業去。改變自身的知識結構,和社會需求掛鉤,讓自己所教授的知識有用、能夠用得好。
參考文獻:
[1]陳易.室內設計原理.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
[2]董偉.具有綜合素質的室內設計人才培養.室內設計,20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