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我國高等教育的不斷發展及普及,近年來高職院校也進入了蓬勃發展時期,為國家和社會培養出一批批具有專業技術和管理知識的人才,促進了我國經濟的發展及社會的進步。高等數學是高職院校中一門十分重要的基礎課,對促進學生思維能力的發展有很大的作用,可以改造學生的價值觀和世界觀。本文將簡單介紹高等數學在高職教育中的作用,然后提出相應的教學策略,希望能對有關人士有所幫助。
高等數學高職教育意義策略高職院校的數學教育不僅承擔著教授學生相應數學知識的責任,而且還要在傳授知識的過程當中積極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及基本素養。高職教育當中的高等數學課,是一項十分基礎的課程,可以有效培養學生學習后繼課程的能力,也可以積極培養學生的思維品質。
一、高等數學教學在高職教育中的必要性
高等數學是大部分高職院校的一門基礎課程,為相應專業學生學習專業知識提供了一定的基礎,而且可以有效培養學生利用數學思維解決問題的能力。高職院校的學生雖然基本上都是成年人了,但就其心理而言還不夠成熟,世界觀及價值觀也沒有完全形成,因而在這個階段進行高等數學教學,不僅可以培養學生的抽象思維,還能有效調整學生的世界觀和價值觀,進而提高綜合素質。
二、高職學校進行高等數學教學的策略
1.激勵學生的創造力,不斷培養學生的自信心
大多數高職學生在高考時的分數都不是很高,數學基礎知識比較薄弱,所以在沒開始學習高數的時候就會產生畏懼心理,缺乏自信。可是高職學生的一大特點就是思維相對比較活躍,所以相應的教師在組織高數教學活動的時候就可以利用巧妙的策略對學生加以引導,激勵學生的創造性,培養學生的自信心,進而實現高數的教學目的。在傳統教學當中,教師通常都是按照相應的知識體系設計教學,注重高數知識的嚴密性和邏輯性,所以學生在學習高數的時候就會感到困難,進而失去學好高數知識的信心。所以,相應的高職教師要積極轉變傳統的以掌握知識為目標、將習題作為訓練載體、將教師作為主體的教學模式,重點培養學生相應的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將問題當作學習的載體,針對高職的特點進行教學,讓學生真正作為學習的主體。
高職中的高等數學教學,不能簡單的讓學生學會相應的知識,而是要在教學的過程當中不斷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和解決問題能力。高職學生可能在抽象的思維能力方面不太強,但卻有著很強的形象思維能力,在判斷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時候,勇于創新,中學的應試教育抑制了學生們的創造性,從而使其形成數學就是做題這種比較片面的想法,無法體驗成功的快樂,所以對數學的學習沒有足夠的興趣。因而教師在組織高數教學的時候,要對學生進行恰當的激勵和引導,促使學生發揮出他們直觀和形象的思維能力,使他們可以對相應的問題進行創造性的解決,肯定學生在解決問題時候的思維亮點,這樣學生就會感覺自己的才能受到了相應的賞識,從而引發更大的數學學習興趣,提高數學教學的質量。
2.堅持取舍有度的原則,讓學生體驗學習高數的快樂
高職院校的數學教學當中,要根據專業的性質及學生的特點來選擇恰當的內容和模式,這樣才能使學生從分體驗學習高數的快樂。
處理數學知識的時候,應遵循“必需、夠用”這一原則,對教材內容進行適當的取舍。也就是相應的教師充分把握教材的基本要求之后,要針對學生的數學認知水平作為新的教學起點,而不是按照一定的邏輯體系來進行新的教學。合理分層學生的認知基礎和教學內容目標,通過設置相應問題所解決的梯度,恰當的降低認知跨度,有效為學生創設一些解決問題的思路,讓學生有事可做,而且可以通過自身相應的努力和學習,可以解決相關的問題。這樣不僅可以培養其學習的興趣,還能增強學生的信心。在處理學習內容的時候,教師不要局限于教材的知識結構和體系,而要積極從學生對于事物的認知規律著手,通過對高數的直觀理解,掌握相應的數學方法等教學目標,科學取舍教學內容。教學的重點應該是體現數學本質、數學工具性內容的知識,學生學習相關的知識后,能夠更加理解數學的本質,將數學當作一種工具,進而學以致用。淡化處理理論推導和邏輯驗算的內容,只讓學生在生活中能夠正確體驗其理論就可以了。
在教學方法上,盡量選擇能夠體現學生主體作用、有效提高學生能力的教學模式。單一的教學模式通常會造成片面教學的效果,所以教師一定要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按照相應教學的需要選取多種教學方法,從而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3.創設合理的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創設比較合理的數學情境,可以使學生進行豐富直觀的學習,進而激發其學習的興趣。作為教學活動的主體,必須激發其學習的興趣。數學起源于人類的社會實踐活動,是在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逐漸形成、發展及完善的。可是在現代的教學課程中,數學所表現的通常是一些比較單一和枯燥的公式、定理,體現的是致使體系的嚴密性及邏輯性,因而不夠豐富。所以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創造比較合理的教學情境,重現數學知識的產生和發展過程,使學生深刻認識到數學知識同社會實踐之間的關系。
4.滲透相應的數學文化,提高學生的文化素養
人類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就是數學文化,而數學文化的傳播是高職數學教學不可缺少的一個重要環節。教師通過講授數學發展過程當中數學家們發現真理和探求真理過程當中所做出的努力,培養高職學生部位艱難,勇于挑戰的學習品質,利用在解決數學過程當中人們不屈不撓的精神,可以培養學生認識事物的科學精神,而利用數學的嚴謹和嚴密,可以有效培養學生們形成嚴謹的工作作風和正確的人生觀。總而言之,數學文化要滲透在整個教學過程當中,這樣才能有效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
三、結論
高職的高等數學教育不僅是要傳授學生們相應的數學知識,還要積極培養學生們的數學基本素養。高等數學教育不僅能夠有效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還能有效促進人生觀和世界觀的確立。因而相應的教師一定要在教學過程中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采用多種教學方法,有效滲透數學知識,進而不斷提高教學質量,促進學校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姜啟源.數學模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6).
[2]劉平,張俊峰.高職數學教舉面臨的問題與對策[J].教育與職業,2006,(8).
[3]李守英,郭磊.高職高專數學實驗課程模式探索[J].懷化學院學報,2006,(2).
[4]陳艷,張再云.理工院校公共數學教學方法的探討[J].科技創新導報,2008,(7).
[5]農漢謀,文健.高職高等數學教學的幾點思考[J].科技創新導報,2009,(9).
[6]易曲.現行高職數學教學之管見[J].硅谷,200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