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隨著環境動態性的發展以及超競爭時代的到來,企業生存環境越來越惡劣。企業逐漸意識到沒有自己的核心能力很難生存和發展,單純關注企業的償債、盈利、營運發展能力已經不能滿足企業經營管理的需要,企業的創新能力、財務關系協調能力、資本運營能力、財務決策和控制能力變得十分重要。在當今動蕩環境下,競爭優勢來自于企業財務動態能力,即企業不斷更新、改進、重構資源,形成新的功能能力,使之與外部環境相匹配。因此,對企業財務動態能力的研究與探討變得越來越具有一定的戰略意義。
關鍵詞:財務動態能力;財務資源;動態環境;測量維度
中圖分類號:F27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2)29-0158-02
根據當前掌握的文獻,正式提出財務動態能力的概念并對其進行研究的幾乎沒有。這可能因為對財務動態能力的研究還不完善所致,也可能是由于動態性是財務能力內在之義,無須去刻意強調。財務動態能力相關領域的研究中關于動態財務管理、財務分析、動態預算、動態成本管理的提法,其實質都是對原有方法的完善和補充。這些方法或者理論的提出無不昭示著動態財務能力相關理論研究的出現。從這個意義上講,將財務能力分為財務靜態能力和財務動態能力是科學的。
一、企業財務動態能力的含義及其構成
企業財務動態能力是指為實現企業各種戰略要素的動態匹配,在企業戰略的指導下獲取配置各種財務資源,在動態機制的作用下通過組織的不斷學習與創新等方式整合、構建、重構企業的財務能力的一種機制化了的流程慣例。這是一種應變能力與主動變革能力的結合,它使企業由一種能力狀態升級為另一種能力狀態,以實現財務能力與快速變化的戰略要素相匹配[1]。財務動態能力是動態能力在財務領域的表現,是動態能力的子能力,具有價值性、稀缺性、難于模仿性等特點。
財務動態能力作為動力性高階能力的特質使其能有效改變組織賴以生存的,而自身不能適應內外環境目標變化而貶值甚至失效的戰略資源、組織慣例與職能能力[2]。財務動態能力通過對戰略資源的擴張、整合、重構與更新、創造,創造新的資源結構,實現優勢持續。通過促進組織慣例的演化、對職能能力的改變而實現優勢持續。
企業的財務動態能力可以闡釋為:企業組織為實現多元化目標所擁有的為實現這個目標的各種主觀條件。具體地講,就是企業在多元化目標的指引下,獲取與配置各種財務資源(企業的財務資源是指能夠被公司控制、利用,并且能夠為企業創造價值的要素以及要素之間的關系的總稱)的能力,不僅包括實現財務資源最大增值的能力,而且包括企業研發、生產、銷售、服務背后所體現的價值運動。對財務動態能力還進行了其他不同界定,如表1。
企業財務動態能力由企業戰略導向、財務能力現狀、財務資源位勢、動態機制和企業文化等構成,戰略導向、動態機制、企業文化自身并不會直接對企業戰略轉換發生作用[3],他們要通過企業的財務資源和財務能力發揮作用,財務資源和財務能力是在戰略、動態機制、企業文化約束下的資源和能力,不是靜態的資源和能力。
二、企業財務動態能力的測量維度狀況
目前,很多學者對于“財務動態能力”這樣的學術語言還沒有給出明確的態度,所以采取一系列開放性問題進行指導,步步引導到正題,引導企業重點描述、快速適應環境變化,獲得與環境相匹配的功能能力,企業作為一個整體,一般而言應怎樣做才能比其他競爭者好,這是一個嚴峻的問題。本文對企業財務動態能力的測量維度的探討從動態信息利用能力、資源獲取能力、內部整合能力、外部協調與資源釋放能力這五個維度來進行(如圖1)。
(一)動態信息利用能力
動態信息利用能力指的是企業搜集和更新與環境變化相關的信息的能力。如前所述,Teece認為,“信息”構成了財務動態能力的核心基礎[4]。就企業的經營實踐而言,有的企業對市場變化的信息比較敏感,注重對競爭對手以及市場需求、政府相關政策變化的信息的收集、分析和利用,因而能夠先于競爭對手采取應對措施。這樣的企業往往能夠很快的對市場變化做出反應,樹立先發優勢。相反,相當一部分企業不注重收集和分析這些信息,對市場和競爭的變化響應緩慢,導致企業失去了已有或本應該獲得的競爭優勢。因此,動態信息利用能力是動態能力的核心要素。
(二)動態資源獲取能力
動態資源獲取能力是指企業根據競爭環境變化獲得競爭優勢所需要的資源的技術和才能。強調這一方面的能力是因為“企業能否在行業內激烈的競爭中得以生存并保持持久的競爭優勢、企業財務能力是否持續穩定就取決于能否獲得需要的關鍵資源” 。Makadok深刻地闡釋了資源獲取對企業樹立競爭優勢的重要意義。他認為,“能力”尤其是“財務動態能力”是在資源獲取之后才產生競爭優勢[5]。因此,我們認為在界定財務動態能力時需要突出這一點。
(三)動態內部整合能力
動態內部整合能力是指企業在協調和組織內部人員、資源以及生產規模以適應競爭環境變化過程中所形成的能力。Eisenhardt和Martin認為,財務動態能力的實質就是企業重構或者整合內部資源與能力使得企業在財務方面的競爭力能夠與外界競爭環境變化的要求相吻合。因此,這是企業動態能力一個重要的方面和表現形式。
(四)動態資源釋放能力
Eisenhardt和Martin認為,企業財務動態能力特征之一就是對資源的釋放,但他們沒有明確地界定什么是資源釋放。按我們的理解,企業的資源釋放包括在產品市場上對已利用資源生產的成品、服務的變現和要素市場對富余資源的處置兩方面。因此,我們認為動態資源釋放能力是指企業根據競爭環境變化而變現已利用財務資源和處置閑置財務資源的能力。
(五)動態外部協調能力
動態外部協調能力是指企業在維持與政府部門、顧客以及供應商之間的相互關系以適應競爭環境的要求的能力。就企業的外部環境而言,這些關系構成了企業競爭環境變化的最主要的誘因。因此,當競爭環境發生變化時企業就必須動態的調整這些外部關系才能很好地適應內部財務環境。
此外,市場導向、組織柔性、組織學習、風險防范能力等也可以作為企業財務動態能力的測量維度研究。
三、結論與啟示
財務動態能力的模式隨著市場動態性而變化,動態是指當時間和時機很重要、技術快速變化、未來競爭和市場的性質難以決策時,更新競爭力的能力與變化的商業環境相一致,實現某種創新性的響應;財務能力強調了戰略管理中恰當地配置、整合和重組內外部財務資源、組織技能,資源和職能競爭力,來與變化環境的要求相匹配的重要作用。
企業財務動態能力的發展過程與企業戰略轉換的過程應該是同一個過程的兩個不同方面[6]。財務動態能力是一種變革導向型的能力,它在不斷促進企業能力由一種狀態發展到另一種狀態的過程中,也推進著企業戰略轉換的不斷發生。財務動態能力強調的是開拓性地發展新能力,克服能力剛性,財務動態能力的發展蘊含在產品開發、市場拓展、流程再造、并購剝離、清算等過程中,這些過程往往是戰略轉換的具體實現方式。
針對現有財務動態能力面臨的“兩難”困境(如企業的整體領域與特定領域、持續性與適應性、漸進變革和突破性變革、現有能力與未來能力等之間所存在的悖論),今后的研究思路就是走出這種“非此即彼的尷尬”,用整合的思想,融合其他的理論精華,形成較為全面的財務動態能力分析框架,把穩定的力量及變革的力量和持續競爭優勢的財務資源匹配起來。
隨著環境不確定性的迅速加劇,對企業的適應性生存方式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即要求企業不但要建立組織改進、整合內部能力,還要能夠快速洞察環境,快速捕捉市場機會,設計高度靈活的財務能力系統,從而支持企業快速改變。
參考文獻:
[1] 王文超,黃江圳.基于知識的動態能力維度與功能研究[J].生產力研究,2006,(8):218-221.
[2] 賀小剛,李新春,方海鷹.動態能力的測量與功效:基于中國經驗的實證研究[J].管理世界,2006,(3):94-103,113.
[3] 鄭剛,顏宏亮,王斌.動態能力的構成維度及特征研究[J].科技進步與對策,2007,(3):90-93.
[4] Teece,Pisano.Dynamic capabilities and strategic management[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1997,18(7):509.
[5] Makadok R.Toward a synthesis of the resource-based and Dynamic Capability views of rent creation[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2001,22(5):387.
[6] 張映紅.動態環境對公司創業戰略與績效關系的調節效應研究[J].中國工業經濟,2008,(1):105-113.
[責任編輯 王 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