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國際電子商務在經濟全球化和全球信息化過程中得到迅猛發展,而其本身的發展又極大地推動了國際貿易的發展。因此,就國際電子商務的發展對國際貿易的影響及我國的應對策略進行分析與研究,并從政府、企業兩方面提出應對策略。
關鍵詞:電子商務;國際貿易;影響;應對策略
中圖分類號:F830.9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2)29-0171-02
一、電子商務對國際貿易發展的影響
(一)電子商務對國際貿易交易手段的影響
首先,是交易工具的電子化。傳統國際貿易交易工具如傳真、信函和電話等費時、費錢。然而,自電子商務誕生以來,可以實現單證電子化、網絡傳送、網上促銷、網上談判等,大大降低了交易成本和交易費用;其次,是付款方式的電子化,如通過網上銀行、支付寶就可以快速付款,改變了傳統付款方式效率低、耗時長的缺點;再次,是商品交付方式的電子化,電子商務方式下貨物的支付主要依托專業的第三方物流,支付速度快、安全可靠。更重要的是其實現了無形貿易如服務貿易的快速支付。
(二)電子商務對國際貿易經營管理方式的影響
電子商務的信息網絡化帶來管理模式的革新。首先,電子商務信息互聯網絡的運用,一方面,使企業的上層領導通過網絡可及時、直接地了解企業基層情況;另一方面,可以利用網絡使決策信息迅速覆蓋整個企業。在很大程度上克服了傳統的企業管理模式下信息傳遞的層次多、時間長、易阻滯甚至丟失,并因此而造成的信息準確性差、決策過程慢、決策失誤嚴重的管理弊病。其次,電子商務的信息網絡化促使企業管理手段發生變革,實現了辦公的自動化和無紙化,節省了辦公經費、方便了信息的查詢與處理,大大提高管理人員的工作效率。
(三)電子商務對國際貿易中間組織結構的影響
傳統國際貿易大部分采用“進出口代理制”,這種制度的優點是專業化程度高,在電子商務沒有運用或沒有廣泛運用的傳統國際貿易時代不能不說是一種非常好的制度安排。但是,電子商務發展并廣泛運用以來,這種以“信息不對稱”為主要弊病的委托—代理關系與方式發生了動搖,因為商品生產者、供應商與用戶及消費者之間可以通過網絡直接接觸與談判,貿易中間商、代理商和專業進出口公司的作用不斷降低,而電子商務的信息網絡成為最大的中間商,從而改變了傳統國際貿易中間組織結構。
(四)電子商務對外貿公司生產與經營的影響
首先,電子商務有助于外貿企業增加交易機會。電子商務的運用使外貿企業可以通過網絡進行信息交流,及時發布商品需求信息,掌握市場動態、創造交易機會、增加商品進出口的數量。其次,電子商務可以幫助外貿企業實現低成本擴張。電子商務的運用,使得外貿企業無論規模大小、無論資金實力、無論商業體系是否龐大,都可以通過國際互聯網這個開放式的虛擬大市場而加入全球現實的國際大市場,參與市場競爭、接觸廣大客戶、節省廣告費用、精簡銷售人員,實現低成本擴張。再次,電子商務縮短了外貿企業的生產周期,降低了生產成本。由于網絡技術的應用,使產品開發者調研市場、了解需求、信息傳播與反饋、產品改良速度加快、開發的協同性加強,縮短了生產周期,降低了生產成本。
(五)電子商務對國際貿易物流成本的影響
電子商務降低國際物流成本的首要表現是加速了零庫存的實現。現代企業通過在國際互聯網上設立網頁來開辟新的銷售渠道,商品配送主要由第三方專業的物流公司完成,這樣外貿企業可以盡量減少商品的庫存數量,或根本不必持有庫存,從而達到實現“零庫存”的目的,以節省物流成本。
其次,傳統的國際貿易貨物運輸一般由外貿企業自己或者通過國際貨運代理以“租船訂艙”的方式來完成,這種方式手續復雜、費用較高、安全性較低。而電子商務方式下,第三方物流的專業性,使得實體產品的運輸成本大大降低。如果是信息產品,如電子書籍、課程培訓、娛樂視聽等,完全可以實現在線成交和交付,倉儲設施更是不必要。
二、政策建議
(一)政府視角
1.加快網絡基礎設施和電子商務配套設施建設
網絡基礎設施是制約電子商務大力發展的重要“瓶頸”,也是企業發展電子商務的基礎。目前,全球國際電子商務銷售額大部分發生在美國的主要原因是美國在競爭中資金、技術的高投入和完備的信息基礎設施建設的優勢地位。
經過多年發展,“信息貧困化”依然是我國經濟發展的瓶頸。因此,首先,必須加大對網絡基礎設施建設的投入,完善和優化電子商務網絡基礎設施;其次,要充分、有效、科學利用現有的電子商務網絡資源,打破傳統的行業分割管理體制,改革現行收費制度;再次,要建立集商流、物流、信息流于一體的配送中心。
2.培育成熟的外貿電子商務交易市場體系
外貿電子商務實際上就是企業通過電子商務在網絡上進行交易。建立通暢快速的購物網絡并不困難,但建立成熟可靠地消費體系和相互信任的市場合作方式,才是外貿電子商務發展的重要因素。所以,在推進傳統企業進軍電子商務時,應加強網絡平臺的支付手段、誠信體系方面的建設。在我國,由于貨源的質量保證上存在許多不規范的行為,如假冒、偽劣、以次充好等現象,使我國外貿產品的誠信受到影響。所以,我們應該加強產品質量標準體系建設并嚴格執行,從而培育成熟、誠信的外貿電子商務市場體系,實現外貿電子商務的健康發展。
3.加快金融電子化進程
外貿電子商務的發展離不開金融電子化,只有可靠的電子支付方式,才能夠保證電子商務的順利進行。在金融電子化的過程中,要對網上電子貨幣發行確定統一的在線支付程序,在安全保障標準、客戶私人信息保密、銀行信用等級評定等方面制定統一標準。同時,中央銀行應將核心職能定位在為電子商務活動進行網上在線電子支付提供更多更完善的法律保障及政策支持,對電子貨幣發行主體和網上電子支付結算主體的資格認證等方面,為電子商務加速發展提供良好的政策環境。
(二)企業視角
1.轉變外貿企業的管理模式
外貿電子商務的發展要求企業管理程序化、科學化和現代化。要擺脫目前我國外貿企業管理還處于主觀、隨意和以經驗管理的現狀,企業在管理過程中要加大信息獲取的速度、廣度和精度,規范和優化信息加工處理的手段,外貿企業的財務管理系統應用、進出口業務系統應用、產供銷人財物等重要資源等都要盡快實現電子化,以適應外貿電子商務的發展。
2.大力推動企業信息化建設
電子商務背景下,企業應該轉變經營管理理念,改變以往信息閉塞、閉門造車的經營方式,大力推動企業信息化建設,不但要重視與外界的信息交流,更為關鍵的是要運用信息為外貿企業創造交易機會,促進利潤增長。同時,外貿企業對電子商務必須要有正確的認識,不要片面地認為電子商務就是建設多個網絡經營平臺。網絡經營平臺的建設只是物質方面的建設,它僅僅只是一個基礎性交易平臺而已,關鍵是要在電子商務網絡平臺中融入現代的商業、管理等理念,使企業真正利用電子商務網絡平臺來改變管理方式、提高管理水平、降低管理成本、提升管理效率、拓展市場空間、建立自有品牌。同時,還應該改變目前商家自己組織和第三方物流被動參與的國際貨物運輸模式,讓物流企業主動參與進來,整合資源,優勢互補,充分發揮第三方物流的作用。
3.加強電子商務人才的培養
首先,要充分發揮高校在電子商務專業人才培養中重要作用。高校應該加大電子商務學科建設的力度,從教學計劃、培養方案、課程體系、教材建設、教學方法、教學評價機制等方面進行探索,并結合實踐進行論證,加快電子商務高素質、高水平的應用型、復合型人才的培養。
其次,要形成高校與企業聯合開發的研究模式,建立“校企合作”的長效機制,加強對電子商務領域的技術、營銷、市場、經營、管理、安全等相關問題進行廣泛的科學研究,推動電子商務技術的不斷創新與發展。
參考文獻:
[1] 孔文.電子商務環境下規模經濟與國際貿易理論的新發展[J].財經問題研究,2006,(9).
[2] 李國斌.電子商務的有關法律問題探討[EB/OL].http://Cww.net.cn 2003-06-24.
[4] 賈林青.海商法[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0.
[5] 岑彩云.電子商務國際貿易的收益分析[J].對外經貿實務,2002,(4).
[6] 李志強.電子商務對國際貿易的影響及對策研究[D].中國優秀博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