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管理是企業的永恒主題。通常來講,管理重視和強調的是有形管理,即生產管理、經營管理、安全管理和設備管理等,并沒有把思想政治工作納入企業管理范疇中。為了提高思想政治工作在企業的地位與作用,黨一再強調加強企業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特別是不斷深化企業改革、努力應對國際金融危機的今天,必須把企業的思想政治工作作為一項管理工作來對待。加強企業思想政治工作,提高企業整體管理水平將會對企業發展產生極其深刻的影響。
關鍵詞:思想政治;企業管理;思想工作
中圖分類號:F270-05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2)29-0204-02
思想政治工作貫穿于企業生產經營的全過程,它就是企業的一項重要管理職能。一些企業沒有把思想政治工作真正納入管理行列,只重視企業生產經營管理,忽視甚至輕視思想政治工作,影響了企業管理水平的提高,制約了企業的健康快速發展。把思想政治工作納入企業管理范疇,不僅為政工干部工作提供動力,也能極大地調廣大員工的工作積極性和主動性,有利于企業全面抓管理,真正提高管理水平,提高企業效益。
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的偉大導師馬克思說,人是生產力中最活躍的要素。作為一個企業,把人管好是企業管理的根本所在,換言之,人是企業的根本。因此說,思想政治工作就是企業管理的一個重要內容。
一、思想政治工作簡述
從名詞概念上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雖然古已有之,但“思想政治工作”概念的形成卻與共產主義運動有關。1920年,列寧《在全俄省、縣國民教育廳政治教育委員會工作會議上的講話》中提出“政治教育”、“政治教育工作”兩個概念。1934年,斯大林在蘇聯共產黨(布)第十七次代表大會的總結報告中,提出了“政治思想工作”、“思想工作”兩個概念。中國共產黨誕生后,長期使用“政治工作”這個概念。1945年,毛澤東在《論聯合政府》中提出了“思想教育”的概念。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后,劉少奇于1951年在《黨在宣傳戰線上的任務》中第一次提出了“思想政治工作”的概念。1957年,毛澤東在《關于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一文中,對“思想政治工作”作了進一步的闡述。此后一直沿用“思想政治工作”這個概念。
從政治角度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簡稱,亦稱思想工作或思想教育。它是一定的階級和政治集團,為實現一定的政治目標,有目的地對人們施加意識形態的影響,以轉變人們的思想和指導人們行動的社會行為。
從黨的事業講,思想政治工作是中國共產黨的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實現黨的領導的重要途徑和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也是搞好經濟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有力保證。它以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教育黨員、干部和群眾,使人們確立正確的立場、觀點,掌握正確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自覺地投身于黨的和人民的崇高事業,為國家昌盛和人民的幸福而努力奮斗。
從科學角度看,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門科學,其理論基礎是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它把馬克思主義的建黨學說、心理學、教育學、社會學、倫理學等融為一體,是一門綜合性的應用科學。
從思想政治工作和經濟工作的關系來講,思想政治工作和經濟工作及其他一切業務工作的關系不是領導和指導關系,而是服務和保證關系。思想政治工作是中國共產黨的傳家寶,無論是在革命戰爭時期還是社會主義建設時期,我們黨歷來都十分重視思想政治工作。
二、思想政治教育在企業中的重要性
第一,思想政治工作和企業管理的目標是一致的。
企業思想政治工作的目標就是要調動企業員工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為企業的生存和發展服務。企業管理的目標是效益最大化,而實現這個目標的過程必須由全體員工來完成,必須調動員工的主觀能動性。因此,企業管理和企業思想政治工作二者的目標是一致的。
第二,思想政治工作的方式、方法和企業管理的手段也是一致的。
思想政治工作的方式、方法多種多樣。企業的黨建工作、共青團工作屬于思想政治工作范疇;在企業建設一支強有力的黨團員隊伍,可以為企業的穩定和發展保駕護航。宣傳教育、文化建設也是思想政治工作,它們能凝聚人心、調動廣大員工全力以赴為企業工作。企業管理的方式方法也很多,但作為一個企業,沒有堅定正確的領導和戰斗力過硬的員工隊伍,在風浪挫折面前,企業盈利目標也難以順利實現。管理最好、最有效的方式方法就是能夠最大限度地調動員工的生產經營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增強員工隊伍的主人翁意識和工作責任感。因此,思想政治工作與企業管理在方式方法上是有機統一的關系。
第三,企業改革發展需要思想政治工作來保駕護航。
企業革新和技術進步過程中,由于人們的覺悟、認識的差異性,會對各種問題有這樣或那樣的不同的看法。所有這些都會對人們的生產、工作的積極性的發揮產生不同影響,這就需要切實加強思想政治工作。
隨著企業革新升級的不斷推進,要求人們的思想觀念、精神境界、道德水平、文化素質相應改變,樹立市場觀念、競爭意識、人才觀念、知識觀念、效益觀念、學習觀念等,為企業經濟的持續穩定健康發展提供必要的思想保證,這必須要加強思想政治工作。
企業進步過程中,員工與管理者、老總與股東、企業與二級單位、企業與企業之間的利益格局會不斷調整,不同利益主體之間的經濟關系非常復雜,很多事情直接觸及每個人的切身利益,牽一發而動全身,如處理不當,各種利益矛盾和沖突可能會集中而突出表現出來,既影響人際關系和人們的積極性,也影響企業的生產經營正常管理。
協調勞動者與管理者之間的利益關系,處理人際矛盾,單純運用物質利益原則,調整分配方式是不夠的,必須發揮思想政治工作的溝通和調節功能,幫助人們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引導人們自覺抵制拜金主義、利己主義、極端個人主義等思想的影響和侵蝕,教育廣大員工正確處理個人利益與集體利益、局部利益與整體利益、眼前利益與長遠利益的關系,這樣,才能充分調動企業員工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
這就是說,思想政治工作已經成為我們企業經營管理的重要內容,它是企業穩定和發展的有力保障,必須滲透到企業生產經營活動的每一個環節,否則,企業管理會遇到各種難以預想的阻力,穩定和發展可能受到影響。
第四,思想政治工作是企業管理的有效保證。
在企業管理過程中,人既是管理的客體,又是管理的主體。在社會生產力中,人是最活躍、最革命的因素,生產設備的改進、物質資源的配置、科學技術的應用,都需要通過人來實現,現代企業管理正是以人為中心的管理。
要提高員工生產、工作積極、主動性,加強制度管理、嚴格組織紀律、加薪提級等辦法有一定作用,但光靠這些作用是有限的。人是需要一點精神的,精神動力不是自發形成的,而是要靠強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去培養的。
一個企業只有做好職工的思想政治工作,實現人與物的科學結合,才能最大限度地挖掘和發揮人的潛能,增強職工的主人翁責任感,激發他們為企業的穩定和發展而貢獻自己的力量。把思想政治工作排除在企業管理的行列之外,必將影響企業管理水平的整體提高。
三、加強政治思想工作教育,促進企業發展
一是充分利用企業政工、宣傳、工會、團委、婦聯等部門,加強政治思想教育,加強對員工的引導和教育。這些教育和引導包含許多方面,如企業制度、勞動法律、精神文明建設、思想教育、職業道德教育、企業文化、團隊精神、先進的工作理念和經營理念、工作作風、個人規劃、個人綜合素質提升等等很多。這些東西都是軟指標,但是對企業發展來講,卻是軟實力。
二是企業思想政治工作必須關口前移,重心下移。班組是企業的細胞。在班組中進行耐心細致的正面教育、入情入理的思想引導,形成人人參與、自我管理的民主氛圍,形成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關心、相互幫助和諧融洽的人際關系。這就是最實際的思想政治工作。
三是適應形勢變化,積極探索加強和改進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方法和途徑。新時代職工思想出現了許多新變化:一是由過去的看重精神激勵、政治榮譽轉變為更加看重自身價值的體現和物質的回報;二是由過去習慣于“你講我聽”,轉變為更加看重管理者的人格;三是由過去認為管理是領導的事,轉變為主動參與管理,關注企業的發展和經濟效益;四是由懼怕權力,變為更加看重人與人之間的情感交流,有強烈的被人尊重的心理需求。這些新特點,要求思想政治工作在方法和途徑上不斷創新。
四是培育尊重人、理解人、關心人的“軟環境”。 真正尊重和理解職工,真正關心和愛護職工,盡心盡力為職工排憂解難,這樣,才會得到員工的真誠回報,才能推動企業又好又快發展。
五是建立思想政治工作考核機制,落實思想政治工作責任。加強對思想政治工作經驗交流,推進企業思想政治工作不斷朝著規范化、制度化發展。
參考文獻:
[1] 高大洪.關于思想政治工作融入企業文化建設的幾點思考[J].江漢石油職工大學學報,2010,(6).
[2] 邵念榮.試論將思想政治工作納入企業文化范疇[J].廣西青年干部學院學報,2004,14(3).
[3] 李桂香.淺析企業文化與思想政治工作的融合[J].現代經濟信息,2009,(14).
[4] 張濤.思想政治工作與企業文化形成和發展的關系[J].大慶社會科學,2008,(3).
[5] 劉志樂.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構建礦山企業文化[J].中國經貿,2010,(8).
[6] 鄭寶平.試論企業文化與思想政治工作[J].寶雞社會科學, 2001,(4).[責任編輯 仲 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