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近年,我國石油儲運行業迅速發展.在常規運輸方式中管道運輸是我國石油和天然氣最主要的運輸方式。本文首先提出了石油管道儲運中的危害因素,如管道腐蝕問題、盜油現象等等。并提出了針對管道儲運存在問題的安全改善措施。在我國加快油氣開發,輸油管網快速發展的今天,加快石油管道儲運預防體系建設已經成為了當前重要的任務。
關鍵詞:石油儲運 管道運輸 危害因素 預防體系
中圖分類號:O657.6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4-098X(2012)07(a)-0102-011 引言
石油對一個國家的經濟基礎起決定作用,俄羅斯石油儲運行業發展很快,這主要是因為在90年代中期在烏拉爾和西伯利亞發現了儲油豐富的油田,通過高效開采,油田通過較低的物質技術投入和人力投資提高了油田產量。對于我國石油儲運行業的發展,從2005年開始,我國進口石油量逐年增長,年凈進口超過1億噸,在這樣狀況下,我們通過外交等途徑向中東、俄羅斯大量進口石油,來滿足國內日益增長的物質需要。
隨著我國石油和天然氣工業的迅猛發展,油氣管道建設突飛猛進。目前管道運輸已經成為我國陸上油氣運輸的主要方式。但作為綜合運輸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國油氣管道運輸在法律法規、體制管理、覆蓋范圍、連通程度、配套設施等方面還有待完善,
2 石油管道儲運存在的危害
石油儲運管道在運輸的過程中可能發生很多問題,比如管道的腐蝕、老化造成管道的泄露、人為破壞、地震破壞的問題。還有操作人員的違章操作可能導致管道壓力過高發生水擊導致管線破裂等;由于管道的泄露可能造成火災和人員傷亡,同時管道石油的泄露還會對環境造成污染。近年在東北早期建成的原油管線由于老化嚴重,出現多次焊縫開裂現象,造成跑油,嚴重威脅著我國長輸管道行業的發展。
2.1 管道的腐蝕老化
管道的腐蝕老化是石油儲運管道發生事故的重要原因之一。管道腐蝕是因為土壤之間的透氣性差異引起腐蝕的例子比較多。由于管道腐蝕會造成很多地方壁變薄,因此導致管道的變形和破裂,甚至還可能穿孔發生石油泄露事故。長距離輸送管道埋在地下,因此受到土壤及其他因素的影響,可能會產生化學腐蝕。
2.2 人為引起的危害
研究表明,我國發生的多次石油管道事故,由于違規操作引起的占有20%,人為造成的事故占整個管道運輸管道事故的第三位。人為引起的危害如下:
(1)誤操作;由于操作人員的誤操作。(2)指揮失誤;管道運輸中,中心指揮調度人員指揮失誤也可能引起事故(3)緊急情形下誤操作,操作人員由于技術掌握不夠、不熟練等情況下,容易造成操作失誤。
2.3 打孔盜油現象
一般情況下輸油管道多經過偏遠地區,致使盜油現象實施的可能。而且隨著社會發展及石油價值的增長,越來越多的不法分子加入到盜油活動中。打孔盜油不僅會造成油品的泄露,還對環境造成嚴重污染,管道及其防腐系統遭受到嚴重的破換。由于管道的打孔泄露,管道必須經常搶修,壓力波動頻繁。而且,管道泄露原油還有可能引起火災事故,造成社會危害及人員的傷亡。
2.4 地震多發區域對長輸距離管道受危害
近年來全球地震災害頻繁,而我國石油輸送管道多為距離長,管道經過的區域復雜多樣,在地震多發地段,會受地震的影響,產生嚴重的破壞。某一段管段發生了變形損壞,將可能導致整個輸送管道的水利系統,從而給相應的設施帶來壞處,并可能導致重大經濟損失。而且,管道輸送的石油屬于易燃物品,地震時遭到的破壞可能會引起災害的發生,危機附近廠區及居民的生活安全。
3 石油管道運輸安全預防措施
3.1 完善規章制度提高員工技術水平
制定嚴格的規章制度。要求員工注意作業中的危險因數,一切生產活動按規章制度管理。使得員工做到安全生產,以律先行。提高執行力,強化精細化管理機制。無論作業工程大小,都要在作業前對施工人員進行安全培訓,做好事故風險分析。做到準備充分,避免安全事故的發生。
另外,定期開展專業知識培訓工作,通過聘請專家或有經驗的老員工進行培訓并進行考試評比,讓員工技術水平不斷提高,通過組織活動增加員工工作熱情與積極性,鼓勵員工提合理化建議和技術創新,全面提高輸油管道運行管理水平。
3.2 加強監測做好石油管道的防腐措施
對于石油管道來說,從設計施工到管理運行,必須要做好管道防腐措施,在做好管道的防腐蝕設計時,要采用國際先進技術,針對管道周邊環境情況,強化管道內、外腐蝕的技術要求,做外防腐蝕涂層、現場補口和陰極保護系統等方案,確保管道的安全平穩運行。
3.3 反盜油力度要加強
隨著石油經濟的不斷發展,盜油分子越來越多,給石油企業造成了重大的經濟損失,而且影響管道的泄露及周邊的環境的安全。需加強輸油管道的安全管理及管道泄露檢測技術的研發。
國家應建立相關法規遏制偷油事故發生。嚴厲打擊偷油違法犯罪行為,制定相關的法律法規,加大管理力度。石油企業及相關公安系統應當通力合作,應在輸油管道的重點區域實施監控。并且應對地方政府及生活區加強管道的保護。對偷油犯罪分子進行舉報實施獎勵的制度。
3.4 管道的防震措施
地震會使管道破裂變形,我國重視自然災害對管道的影響。根據不同地質情況,采取不同的措施。對埋地、架空管道進行風險因數分析,現階段對輸油管道采取的主要防震措施有:對管道管材的選用上提高強度,并采用先進的焊接技術,增加對地震帶管道焊接口應進行射線及超聲波探傷檢查;管道通過地震帶中河流時,設置截斷閥,在截斷閥的管道兩側上預留旁通的法蘭接口;增加對新管道設計穩定性評估分析。管道盡量避開城市中心區或發展較快的經濟開發區,多采用地溝或者架空鋪設管道等。
4 結語
近幾年來,全球各個國家越來越重視石油管道危害的預防控制工作。結合國際、國內石油儲運系統的建設與發展,今后我國應著力加快管道運輸網絡體系,大力促進管道運輸科技進步,多管齊下,確保管道運輸安全,實現管道運輸的資源多元化、供應網絡化、調配自動化。應用先進、成熟的自動化技術,網絡技術和計算機技術來最大限度地降低危害石油管道的風險因素。
參考文獻
[1]國外油氣管道運行技術.
[2]輸油管道設計與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