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化教學是小學教育教學的世界性發展趨勢,是使每位學生得到充分發展的有效途徑,更有利于培養21世紀需要的高素質人才。而所謂的小班化教學,就是以促進學生素質的提高,使學生得到既全面又有個性的發展為目的,在縮減班級學生規模的基礎上,通過對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技術、教學策略、教學模式以及教學評估等環節的改革,而形成的一種新型的班級教學活動形式。小班化教學的根本宗旨是促進每一位學生全面而富有個性的發展,對不同學生不同的學習水平、學習速度、學習能力傾向,應該給予不同的引導和幫助,充分挖掘每個學生的潛在能力,讓每個學生都能得到主動和諧的發展,并獲得成功。
然而,由于數學本身邏輯性和抽象性較強的特點,決定一些學生跟不上教師的教學思維,這就需要教師細心地進行解釋,但是對于幾十個人的課堂,教師不可能對學生一一進行指導,教師也不可能對全班每個學生都照顧周到。這樣看來,小班化教學就可以解決這個問題,班里的人數較少,教師就可以照顧全面,也容易將所有的學生都帶到學習過程當中,使學生在小班教學中得到健康、全面的發展。
一、創設游戲情境,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游戲是小學生成長的伴侶,對于小學生來說,他們最喜歡的就是游戲,最喜歡的就是玩,所以,在教學中,教師要善于創設一些學生喜歡的游戲,讓學生都能在游戲中學到知識,讓學生在樂中學,從而大大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在小班教學中,作為教師的我既是游戲的指導者又是游戲活動的參與者,而且要以自己在游戲中的熱情感染學生,使每個學生都能快樂地進行學習。
例如,在學習“認數(一)”時,為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我給學生設計了“找朋友”的游戲,首先我將1張表示1的圖片、2張表示2的圖片、3張表示3的圖片、4張表示4的圖片、5張表示5的圖片混在一起,任由學生自己選擇,讓學生根據自己手里的圖片上的數字,找到自己的“朋友”,并根據學生人數的不同來認識手里拿的圖片,既幫助學生認識了數字,提高了學生學習的效率,又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學生在快樂的游戲中找到學習數學的快樂,小課堂、大教室,學生可以自由地玩,自由地學習,逐漸讓學生改變數學難、數學不好學的觀念,讓學生得到更好的發展。
二、進行小組合作學習,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
現在的小學生大多是獨生子女,他們的自我意識較強,喜歡獨斷獨行,一些家長的溺愛和不正確的教育思想使得一些學生不懂得如何與同學相處,他們更不懂得何為合作,所以,在小班教學過程中,我們能夠實現一對一的教學,我們不僅要教會學生基本的數學知識,還要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使學生的素質也得到提高,真正實現教育育人的目的。
例如,在學習“位置與方向”時,為了使學生能夠準確地認識東、南、西、北四個方向,能夠用給定的一個方向辨認其余的三個方向,并能用這些詞語描述物體所在的方向。在小班教學過程中,我采用了小組合作式的教學方法,讓學生三個人一組,讓其中一名學生帶上眼罩,剩下的兩名學生按照東、西、南、北的方向,指揮戴眼罩的學生走向目的地,這樣的活動只有在三名同學配合良好的情況下才能準確到達目的地。此過程中,不僅可以讓學生準確地認識方向,提高學生的方向感,而且可提高學生的合作精神,使學生得到全面而健康的發展。
三、創設生活情境,培養學生的應用意識
生活中處處有數學,數學來源于現實,也必須扎根于現實,數學教育體系的內容應該與現實密切聯系,并且能在現實中得到應用。事實上,我們的數學課堂往往存在學生脫離實際學數學,只學到一些枯燥抽象的數學知識,在生活中卻不會應用,感受不到學習數學的樂趣,也體會不到數學的價值。因而,很多學生對數學望而生畏,沒有興趣。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創設一些生活情境,使學生都能在自己熟悉的教學環境中,調動學習的積極性,積極地參與到教學活動中,得到健康的發展。
例如,在學習“確定位置”時,為了讓學生都能夠積極地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在授課時,我創設了這樣的學習活動,讓學生說一說教室里任意一個學生的座位處于第幾排第幾個,每個學生和每個學生說的位置不能重復,這樣每個學生都能得到鍛煉的機會,既達到了教學的目的,又讓學生體會到了數學在生活中是無處不在的,讓學生意識到數學在我們生活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讓學生重視數學的學習,提高學生的應用意識。
四、多元化積極性評價,營造和諧氛圍
“好孩子都是被夸獎出來的”,是的,這句話是沒有錯的,恰當而積極的評價會讓學生發現自己的優點,找到學習的自信。而且,對于小班教學,由于班級人數的問題,教師可以很好地掌握學生的一舉一動和思想變化,學習評價的主要目的是為了激勵學生的學習和改進教師的教學,所以,在小班教學中,教師在評價方法上要多元化、多樣化。在小班教學過程中,由于人數較少,教師要盡量保證對每個學生都要有所了解,不僅要了解他們的學習情況,而且要了解他們的生活,使學生在教師正確而真誠的評價中感受到教師對自己的關注,使每個學生都在輕松的環境中,快樂地成長、快樂地學習、健康地生活。
小班教學要有針對性,教師要關注每個學生的成長,要讓每個學生都能在教師設計的不同教學活動中,找到學習的興趣。要面向全體學生,因材施教,啟迪他們主動思維、主動學習、主動實踐,使其能夠不斷創新,最終實現全員發展的目的。
(作者單位 江蘇省南京市六合區新篁鎮明德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