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學數學教與學的過程中,計算占據著非常重要的地位,但卻很容易被忽視。在教學實踐中,我們發現,學生的計算能力薄弱,正確率不高。不少學生因為計算力薄弱而逐漸失去了學習的信心,降低了學習的興趣。
為此,我從學生計算錯誤的原因出發,探索如何有效地提高小學數學的計算教學效率,使學生的計算能力不斷得到提高。
一、計算錯誤的原因
1.知識方面的原因
在知識方面主要出現概念不清、算理不明、計算法則模糊、口算不熟練,從而導致計算頻頻出錯。比如,300-35=275或4300÷700=6……1等。同樣,在教學時,我們也經常發現一些筆算的錯誤主要還是因為學生口算不熟練。
2.心理方面的原因
(1)感知比較籠統
感知是客觀事物直接作用于感觀、事物的個別屬性在大腦中的客觀反映。小學生的感知具有籠統、粗糙等特點。因此,不少學生只能關注一些獨立的事物,而忽視了事物間的聯系。
不少低年級的學生在算式中會把“6”寫成“0”,把“23”寫成“32”等,對于學生自己來說,他們會覺得那是粗心,沒有關系。但在心理學看來,這是由于學生的感知模糊導致的。
(2)注意范圍比較狹窄
注意是心理活動對一定對象的指向和集中,注意的穩定和分配能力是影響學生計算的重要心理因素。一堂課學生有效注意的時間非常短,學生的注意很容易受到周圍環境的干擾,并且不善于轉移自己的注意力,所以常常出現顧此失彼的現象。
(3)易受思維定式的干擾
思維定式是思維的一種慣性,小學生容易受到思維定式的干擾。比如,在計算40-16時,將會出現40-16=36的錯誤。這主要是學生將0+6=6這一知識遷移到了減法中,認為0-6也等于0,而十位上照樣算4-1=3。
(4)學生瞬時記憶比較弱
小學生的瞬時記憶相對較弱,因而,在計算中會出現退位減法中忘記退位了、分數約分次數多了就記不清了等情況。
二、提高學生計算正確率的對策
1.激發學生的計算興趣
興趣是學生學習最好的老師,在計算教學時,教師可以采用一定的情境或游戲進行輔助,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避免枯燥學習和練習,采用不同的形式進行計算。
2.計算教學算理要明,算法要活
要提高計算的正確率,筆者認為讓學生理解算理,掌握算法是前提。這就需要教師吃透教材,在教學時做到使學生明確算理,并能探索出算法。在提倡算法多樣化的同時,要進行算法優化,確保學生都能掌握基本的計算方法。
3.加強有效練習
桑代克曾做過這么一個實驗:他要求被試者蒙上眼睛,練習畫4英寸的線段。盡管練習達三千次之多,由于被試者未看到自己畫的結果,其練習毫無作用。據此實驗以及類似的實驗,桑代克認為,在不知道學習結果的情況下,重復的次數與學習結果無關。
在我們的計算學習中也同樣如此,機械的練習效果不一定好,如果在每次練習之后有一定的反饋,比如,在校對答案以后,分析典型錯誤原因,利用學生的錯誤資源進行講解提升,定會提高練習的效率。
口算是基礎,在進行口算時,學生的思維將不斷得到發展,這對培養學生思維的敏捷性和靈活性非常有益。估算有利于發展學生對數的認識,加強應用數學的意識以及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很多時候,我們并不需要將結果準確地算出,只需估算就能解決相應問題。
4.培養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
一個良好的習慣會讓人受益匪淺。而在學習中同樣如此,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是防止計算錯誤、提高計算水平的有效途徑。
(1)培養認真審題的習慣
認真審題是我們提倡的,在教學實際中我們也要一直強調認真審題的重要性,要求做到:一看、二畫、三想。做題時首先要看清題目中的數字和運算符號;接著對于混合運算等要標出先算哪一步,后算哪一步,這在一年級新接觸混合運算時就需強調;接著想什么地方用口算,什么地方要筆算,并考慮是否可以用簡便方法運算等;在看、畫、想之后,才真正開始認真計算;最后是認真檢查。
(2)培養認真計算的習慣
認真計算,筆者認為首先需要學生書寫整潔、格式規范,然后再冷靜思考、耐心計算。特別在筆算時,如果書寫不規范,數位沒有對齊的話,那會降低計算的正確率。所以在筆算時可以要求學生在兩個數之間空一個數的距離,比如,69在列豎式時可以寫成“6 9”,這不僅有利于數位的對齊,更使得運算清晰。
其次,計算一定要靜下心來,做到不急不躁。不少學生在四則運算中,遇到數字大的、步驟多的算式時,缺乏耐心。所以在平時教學中要教育學生冷靜思考、耐心計算,不怕困難,仔細分析。能口算的就口算,不能口算的可以借助草稿進行筆算。而打草稿也要注意規范,比如在草稿紙上標明第幾題,這樣在檢查時也很容易找出錯誤原因,有利于及時更正。
(3)培養有效檢查的習慣
我們經常聽到學生完成練習時會問:“老師,要不要驗算?”學生把驗算當成是一種任務,而不是一種自覺的行為,這需引起我們的注意。在平時就要教育學生養成認真檢查的好習慣,把驗算作為計算題不可缺少的一個環節,逐漸培養學生的驗算意識。
檢查需看看題目中的數字或運算符號是否抄錯,計算過程是否得當,發現錯誤要及時改正。同時也可以利用估算幫助檢查答案是否在合理的范圍內。
總之,計算教學任重而道遠,教師需關注計算教學,并結合自己班級學生的特點,分析計算錯誤的原因,并找出解決對策,這樣才能使學生更好地學習,提高計算的正確率。
(作者單位 江蘇省太倉市城廂鎮第一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