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小學語文拼音是學習漢字的基礎,是學生漫長學習生涯中至關重要的第一步。小學語文拼音教學的成功與否將直接影響甚至決定學生對語言文字的學習。然而,拼音教學的難度也是眾所中周知的,它是小學語文的第一個難關,也是小學語文教學中最枯燥、最乏味的內容之一。如何把枯燥乏味的內容變得有趣,讓小學生不僅聽進去,而且學得會,是所有小學語文教師亟待解決的問題。
關鍵詞:小學語文;拼音教學;基礎;體會
首先從兒童的心理看,小學一年級的新生正處于幼兒向兒童過渡的時期。在這個時期學生理解能力較差,記憶也全靠死記硬背,他們對記憶材料以視覺加工為主,就是通過“看”來進行記憶。因為直觀生動、色彩鮮明的畫面可以強烈地刺激視覺,并引起視覺中樞興奮,在他們的“心靈黑板”留下深刻印象。另外,一年級學生的情緒影響著他們的記憶效果。即在他們高興時記憶效果很好,反之極差。根據這些特點,筆者開展拼音教學時,充分調動了一切可利用資源來開發教學趣味性和直觀性。盡可能使方法多樣化,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活躍課堂氣氛,讓小學生在不拘一格的方式中愉快地渡過難關。
一、創設情境法,激發學生學習拼音的興趣
在拼音教學中,教師要為學生創建一個樂學情境,使拼音學習與實際生活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充滿趣味,能激發小學生學習拼音的興趣。一年級的小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多以形象思維為主,而且對事物的認識多來自自己的所見所聞,所以像拼音這樣比較抽象的字母,往往很難使他們馬上理解和記憶。在正式學習拼音前,我先愉快地告訴我的學生:“接下來一個月的時間,我們都要和一群可愛的娃娃玩一個非常好玩的游戲,這個游戲發生在一個拼音王國里。這個王國有三個家族,她們分別是聲母、韻母、整體認讀音節。這三個家族分別居住在不同的村子里,村里面還住著更多拼音娃娃,你和她們成為好朋友,就可以認字、讀書,還能說一口動聽的普通話。小朋友們,想不想認識他們啊?”學生一聽有童話故事,注意力都集中過來了,所以,一定會齊聲回答說“想!”接下來學生就會興高采烈地與我一同認識童話王國里的每一個娃娃。為了讓學生更好地學習,我通過多媒體設計動畫,畫面里每一個拼音字母都像娃娃一樣快快樂樂地隨著背景的拼音歌的音樂跳舞出來,這時學生都會有興趣地認識它們、了解它們,并和它們成為好朋友,因為在小學生的眼里,它們不再是抽象的字母,而是有生命的精靈。通過這樣的方式。學生自然樂意聽課,而且學習效率也提高了。
二、融合學科,打破各學科界限
小學語文拼音教學很注重綜合性,他給教師拓寬了教學空間,給學生創建了學習空間。基于這一點,在拼音教學中巧妙地融入音樂、美術和體育等學科。
1.音樂——兒歌
兒歌通俗易懂,朗朗上口,是一種將所學內容轉化為音樂智慧的最直觀最便捷的形式。如:“小小刺猬c c c;像個2字z z z;蠶寶寶吐絲s s s。”通過兒歌,小學生不僅能記住漢語拼音字母的形、音,還能創造出充滿韻律的課堂學習氣氛。學生邊拍手、邊說唱,發展音樂智慧的同時,學會漢語拼音。
2.美術——手工制作
課堂40分鐘里,小學生很難規矩地坐著聽課,特別在他們這個年齡,總是喜歡活動,做小動作。這樣,學生的注意力沒有集中,學習效果自然也不佳。教師可以利用小學生手好動的特點,設計與學習有關的內容,比如同學之間合作,用橡皮泥捏出學習過的字母并相互欣賞指認,還可以借助粉筆擺出學過字母的形狀。學生的手沒有做與學習無關的小動作,而是手腦結合起來學習,注意力集中了,他的學習效率也提高了。
3.體育——字母操
一年級的新生好動,也坐不住,注意力很容易分散。這樣,課堂的讀寫教學不能得到很好的效果。但如果把單調的聲調和字母編排成肢體語言并讓學生表現出來,學生就會在歡快的運動中學習知識,可謂是一舉多得。比如,教師在教學生聲調時,可以把聲調編成通俗易懂的口訣:“小汽車往前開,一聲平地走,二聲上山坡,三聲下坡又上坡,四聲下山坡。”伴隨手和腳的全身運動,學生在快樂運動的同時,對聲調符號也牢牢記住。
三、教材圖文結合,幫助學生理解
新教材拼音部分很多帶有啟發性的圖片。有的表示字母的發音,有的示意字母的形象,還有一些圖片是為了提高學生拼讀能力而設計的。如,在學習聲母k時,從圖片導入:“這個娃娃干什么呢?”學生看到插圖會說:“在喝水。”我繼續引導:“為什么要喝水呢?”學生回答:“因為渴了。”這是教師就說:“我們可以用k來編一個兒歌:娃娃,娃娃k k k。”然后教學生發出正確的讀音。用拼音與圖片相結合教學,教學效果很好,學生的記憶效果也最佳!
四、課堂延伸,課外拓展鞏固學習
一年級的學生知識易學也易忘,所以,死板的抄寫對小學生不能收到很好的效果,所以要有效地把課堂教學與課外學習進行整合。
1.動手
鼓勵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動手把學過的字母制作出來。比如,通過畫筆畫出來,用樹葉貼出來,用沙子堆出來等。這樣,學生的課余生活在趣味和知識性中快樂地度過,學習的興趣也提高了。
2.動嘴
鼓勵學生把學習過的字母和音節編到自己喜歡的兒歌中,唱給家長或親戚朋友聽。這樣,學生對拼音加強了記憶,口語表達能力也得到了加強。
3.動耳
鼓勵學生聽新聞,擴展知識面,更重要的是掌握播音員的正確的普通話讀音,為學習漢語拼音打下基礎。
總之,當學生把學習當作是一種樂趣,學生學習的熱情才會更高,學習效果也最佳。所以在拼音教學中,教師要注意調動學生的激情,將師生情感融入學生的認知過程中,這樣,學習效率會大大提高,能促進學生較快地掌握漢語拼音。在小學語文拼音教學中,針對兒童的特點,采用小朋友喜聞樂見的方式,把拼音教學和兒歌、音樂、故事、游戲有機地整合在一起,讓兒童在愉快的氣氛里獲取知識、培養能力。
參考文獻:
[1]王長紅.趣學拼音四法[J].小學教學參考:語文版,2010(12).
[2]陳華芬.新視閾下小學漢語拼音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學生之友:小學版,2011(4).
[3]初紅香.游戲拼音,激發學生的興趣點[J].現代教育創新雜志,2010(6).
[4]王先紅.淺談小學漢語拼音教學[J].中國教育科研論壇,2011(2).
[5]高玲.妙趣橫生的拼音教學[J].都市家教,2011(2).
(作者單位 四川省松潘縣毛爾蓋下巴寨中心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