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新課改的提出,對小學中高年級的作文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文教學是語文教學中的重難點。學好作文必須要細心觀察,只有細心觀察,寫出的作文才能生動而形象。而作文的生命就在于真實,只有真情表達出寫作意愿,才能寫出獨具個性而又真實的作文,但在實際教學中常常看到虛假的作文,這就需要教師在指導作文時引導學生善于發現、細心觀察,鼓勵學生真情表達,寫出生動而又形象、真實而又富有個性的作文。
一、引導學生細心觀察,指導學生寫出生動而形象的作文
在作文教學過程中,我們經常會發現很多學生無從下筆,即使絞盡腦汁,所寫的作文也難以給人耳目一新的感受,難道是我們的生活不豐富嗎?答案絕對是否定的,只是我們缺乏觀察,尤其是細心觀察,不同的學生寫出來的作文是截然不同的。善于觀察的學生寫的作文具有別人沒有觀察到的細節。那么針對這一問題,作為語文教師應該如何處理呢?結合教學實踐,我認為應做好以下幾點:一是引導學生耐心領會和觀察所看所感的作文素材,再利用文字將所看所感生動而又形象地表達出來;二是在沒有動筆之前要求學生思考以下幾個問題:怎樣才能寫出一篇精彩的作文?該寫什么呢?怎樣才能將所表述的內容寫出來而又不缺乏空洞感?怎樣才能簡潔而又快速地進入狀態呢?只有想好這些問題,加上自身的細心觀察和獨特的體會以及認真的思考,所表達出來的獨特感受和寫出來的心理活動才能生動而又形象,那么寫出來的作文才會別具匠心、與眾不同。
二、鼓勵學生真情表達,指導學生寫出獨具個性而又真實的作文
鑒于在實際教學中常常看到虛假的作文,作為小學語文教師應在引導學生善于發現、細心觀察的同時,鼓勵學生真情表達,寫出生動而又形象、真實而富有個性的作文。鼓勵學生表達心中的真實情感。小學生年紀雖然不大,但心里也有著自己的喜怒哀樂。因而在指導學生習作時,應鼓勵學生表達獨特的真實感情,將自身的喜怒哀樂真實地表達出來,只有真實的感情才能體現作文的真實性。比如,筆者在給學生布置寒假作業時,要求學生寫一篇《寒假》的作文,很多學生寫的都是寒假有趣的事,而其中一位同學則在開頭一段這樣寫道:“終于放寒假了,我渴望的日子終于到來了,可以去農村看看爺爺奶奶、外公外婆了!”(此時表現的是學生對自己放假體現的喜悅之情)。隨后又在文中寫道:“然而回來之后即將面對的又是書山題海,我們的教育減負怎么總是減不下去呢?”(此時則真實地表露了學生對作業負擔重的抱怨)。在要求學生寫作文真實性的同時,還應指導學生寫出獨具個性的作文,以獨特的見解和敏銳的洞察力,觀察別人難以發現的細節,尤其應避免出現千篇一律的毛病,使得學生成為“搬運工”,將別人的觀點和材料機械地應用于習作之中。作文是創作出來的,而不是抄襲而來的,否則學生的創新能力就難以得到發展,所寫出來的就是虛假的作文,就失去寫作文的真實意義了。
三、注重習作講評,激勵學生的表達欲望
在進行習作講評時,應該堅持以欣賞的眼光看待學生的習作,堅持以正面激勵的語言評價學生的習作,對于學生習作中的點滴進步,應該給予充分的肯定和鼓勵,從而讓學生樂于進行習作表達。對于學生的習作,教師不能以成人的觀點對待學生,以成人的眼光去要求學生,不要輕易地用老師的那一把“大剪”去“修剪”學生習作中的“枝葉”。只有這樣,學生的表達才會真實流暢,學生傾吐的思緒才會“自由馳騁”。在一篇篇習作的點評對比中,讓學生得到點滴啟發,從而獲得寶貴的體驗。因此,教師在習作講評過程中重點是要啟發學生提取自己的生活體驗,引導學生感悟生活的真實,快樂地表達真情實感。
綜上所述,在小學中高年級作文教學中,作為語文教師應在指導作文時引導學生善于發現、細心觀察,鼓勵學生真情表達,通過學生細心觀察,激發學生真實表達的欲望,寫出生動而形象的作文,寫出獨具個性而又不失真實的作文。
(作者單位 福建省南靖縣實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