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元1961年開始,人類開始了探索太空的腳步。在這半個世紀的歷史中,伴隨著宇航員的除了精密的儀器之外,還有記錄下無數精彩瞬間的相機。
太空相機傳之尼康
2012年6月16日是一個平凡的日子,也是一個值得我們每一個中國人都深深印在腦海里的日子,神舟九號宇宙飛船成功發射,并順利實現與天宮一號的對接,意味著我國成為繼美國,俄羅斯后的第三個擁有空間對接技術的國家,我國將正式跨入國際空間站俱樂部,實現中國宇航員利用自己的宇宙飛船,完成太空漫步的夢想。
而跟隨著三名宇航員一起遨游太空的正是尼康公司具有3600萬有效像素的最新機型D800。事實上,尼康一直在為美國和俄羅斯宇航部門提供攝影設備。近幾年來NASA(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發布的照片基本都是尼康相機所攝。
NASA與尼康的合作是從1976年開始的,最初一批登上太空的尼康相機是NIKON F Photomic FTN,這款特別改裝過的相機曾經出現在2012年日本CP+器材展上。
NASA與尼康的初次合作非常低調,后來尼康相機得到了NASA的高度認可,于是在1978年底,NASA再度要求尼康定制一批太空相機,此時,尼康F3xE在開發中,尼康也順理成章地為NASA提供了一批特制版F3及配套鏡頭,這款相機加固了機身和電路,同時采用了適宜太空環境的特殊潤滑油,具備250張及70張兩種大容量膠片后背,同時鏡頭也做出了改良,最明顯的特征是鏡身上增加了輔助調節光圈和對焦的小圓棍。1980年5月,尼康正式交付了這批機器,11月之后,這批機器與哥倫比亞號一起開始了太空任務。
有了NASA的帶頭作用,包括日本和俄羅斯在內的其他國家也在太空中廣泛使用了尼康相機,在太空失重狀態下,任何長槍短炮都輕如鴻毛,所以我們經常看到宇航員單手持長焦或者各種重型器材自由來去的景象。
NASA與尼康合作年表:
1971年:Nikon Photomic FTN(NASA特制版)用于阿波羅15號。
1980年:體型縮小版本的Nikon F3(綽號:小相機),用于哥倫比亞號,正常版本Nikon F3(綽號:大相機),用于NASA太空總署。
1991年:NikonF4、F4S交件給NASA。(用途未公開)
1999年:Nikon F5與AI AF Nikkor鏡頭,用于航天飛機任務中的艙外記錄。
2008年:Nikon D2X交件給NASA,其中八臺仍在外太空服役中,并用于偵查和維修過程記錄。
除此之外,約有15款Nikon鏡頭,數量總計超過35支,正活躍于太空站艙內與艙外的活動拍攝。
下面這些照片,都是來自尼康相機的精彩太空畫面——
太空相機傳之佳能
任2008年9月27日神舟七號轉播畫面中,我們可以發現紅圈鏡頭和機身人轉盤,這是明顯的佳能單反特征,實際上,在宇航員劉伯明手中的正是佳能EOS 5D全畫幅單反與16-35mm F2.8L鏡頭。另外,佳能在空間的攝像設備中也占據著很大的份額。
太空相機傳之賓得
除了佳能和尼康之外,中國航天員還曾在太空中使用過賓得數碼相機,神舟五、六號中,楊利偉和聶海勝所使用的相機可以基本確定為賓得的istD*,雖然它并非一款高端產品,但是卻具有同級別產品中最高的可靠度與輕量化特征。
太空相機傳之奧林巴斯
2009年,奧林巴斯啟動了一個太空項目,用以紀念公司成立90周年和人類觀測宇宙400周年,作為項目的一部分,宇航員若田光一攜帶E-3數碼單反相機和兩支Zuiko鏡頭(11-22mm、50-200nml),搭乘奮進號航天飛機弩上了太空,并留下太空紀念。
太空相機傳之哈蘇
除了我們常見的135相機外,早年間,哈蘇中畫幅相機也曾經登上了太空。在1969年的阿波羅登月計劃中,哈蘇500EL和EDC就被帶上了月球。據說哈蘇還為NASA定制了一批903SWC,EBAY成交價高達34000美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