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針對中職生所處的特定時期,闡述了人際交往中語言藝術的重要性,并通過例證的方式,論述了語言要合乎禮儀、語言要真誠、語言要得體、語言要生動等四個方面的語言技巧,提出語言禮貌是交際的前提,恰當稱呼是交際的開關,話語真誠是交際的基礎,言語適度是交際的關鍵,風趣幽默是交際的潤滑劑這樣一個論斷,為中職生人際交往中運用語言藝術提供了借鑒和參考。
關鍵詞:人際交往 語言藝術 合乎禮儀 真誠 得體 生動
中圖分類號:H0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3791(2012)03(a)-0238-01
語言是人類最重要、最便捷的交際工具,人們可以用它來表達感情、交流思想、傳遞信息。語言交流作為人際交往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環節,直接關系到與他人交往的成敗與效果。中職生作為一名社會人,正處于由未成年人向成年人的發育期,處于由學校向社會的過渡期,處于由學生向從業者的轉變期,語言交流是他們最主要的交際方式。學會運用語言藝術進行人際交往,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有助于其更好地完成學業、更快地實現人生轉型、更穩妥地求職發展。如果不注重語言藝術,就有可能事與愿違,甚至出口傷害到他人,與同學或同志關系僵化,產生矛盾。
第一,語言要合乎禮儀。禮貌是對他人尊重的情感的外露,是人際交往的前提,是談話雙方心心相印的導線。在談話之中應始終保持自己應有的風度,始終做到以禮待人,你尊重了別人才會贏得別人的尊重?,F實生活中,人們對禮貌的感知十分敏銳。有時,即使是一個簡單的“您”、“請”等字眼,都可以讓他人感到一種溫暖和親切,就會直接拉近談話雙方的距離。做到語言合乎禮儀,對人稱呼一定要得當。稱呼反映出人們之間心理關系的密切程度。恰當得體的稱呼,使人能獲得一種心理滿足,使對方感到親切,交往便有了良好的心理氣氛;稱呼不得體,往往會引起對方的不快甚至憤怒,使交往受阻或中斷。所以,在交往過程中,要根據對方的年齡、身份、職業等具體情況及交往的場合、雙方關系的親疏遠近來決定對方的稱呼。對長輩的稱呼要尊敬,對同輩的稱呼要親切友好,對關系密切的人可直呼其名,對不熟悉的要用全稱。尊重不是盲目的聽從,尊重不是刻意的謙卑。中職生一定要在尊重的基礎上謀求溝通,在尊重的基礎上展示自我,在尊重的基礎上交流意見,在尊重的基礎上實現共同提升。
第二,語言要真誠。真誠是人際交往的基礎,就是說話要真心實意,坦誠相待,從心底感動他人才能最終獲得他人的信任。白居易曾說過:“感人心者,莫先乎情?!睙霟嵴嬲\的情感能使“快者掀髯,憤者扼腕,悲者掩泣,羨者色飛”。與人交談,貴在真誠。有詩云:“功成理定何神速,速在推心置人腹?!闭f話的魅力,不在于說得多么流暢華麗,而在于是否善于表達真誠。如果你能用得體的語言表達你的真誠,你就能很容易贏得對方的信任,與對方建立起彼此信賴的關系,讓友誼長存。能夠打動人心的話語,才可稱得上是“金口玉言”,才能稱得上是“一字千金”。見面打招呼是一項基本的禮儀,見到長輩要問安,見到老師要問好,等等,這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更是人際交往中最直接、最有效的語言表達方式。打招呼絕不是一種簡單的禮儀形式,它需要有內心的真誠作為強大的后盾。作為中職生而言,我們一定要學會打招呼,這是與人相處的基本前提。中國在韓實習生鄭漢娜的特長之一就是打招呼,她用一顆敞開的心靈,時刻準備靠近別人,用一顆充滿真誠的心去對待別人,每天都認真打招呼,在較短的時間里建立起廣泛的人際關系,她工作所在的10樓的人們都熟悉她,她也因此以一名大學生身份成為聯合國的正式職員。從她的身上,我們應該看到真誠能夠打動人心,真誠能夠帶來機遇,真誠就會收獲真誠。
第三,語言要得體。語言得體是人際交往的關鍵,就是要合情、合理、適度。一是說話要有善意。俗語說“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半句寒”。勸解別人,要盡量委婉,以不傷及別人的自尊為底線。與人爭論,要盡量平和,對事不對人,不要觸及個人的敏感問題,不要有針對他人人格的刺耳言論。委婉表達使聽者產生愉快的心情,保住了聽者的面子,實踐了禮貌原則;平和心態,使雙方能夠更加理智,削減了矛盾紛爭,形成了共同意志,二是說話要學會贊美。每個人都有其優點,也都希望得到別人的贊美。如果我們能夠發現對方的優點,適度地進行贊美,他會很樂意與你交往。贊美絕不是曲意逢迎,要有贊美的具體內容,要有贊美的合適角度。真誠的贊美往往能獲得出乎意料的效果。三是說話要實事求是。既不能信口雌黃,無中生有;也不能夸大其詞,褒貶過度。說大話,必然招風;說假話,終究露餡。四是說話要把握時機。一定要考慮對方的心境、情緒等感情因素,要在對方心情愉快、神經放松之時,進行有的放矢的溝通或表白,這時對方胸懷較為寬廣,往往能得到對方的贊同、支持或諒解。五是要把握分寸。適可而之,千萬不能當“麥霸”,滔滔不絕。古人云:過猶不及。說話必須把握好度,在正確的時候說正確的話,在正確的場合發正確的言。寡言少語,人們會認為你木訥;快言快語,人們會認為你淺薄。語言得體,可以給人以成熟穩重、虛心向上的好感,有助于中職生在求職中取得競爭上的優勢。
第四,語言要生動。人有口說話,壺有嘴吐水。壺吐水,要吐瓊漿玉液;人說話,要說陽光語錄。生動的語言可以營造一個融洽和諧的交際氛圍,生動的語言可以打動專家評委的內心。做到語言生動:一是語言要有感染力。話由心生,因此要用心說話,來打動身邊的每個人。語言具有感染力,作為弱者,你可以贏得他人的同情與好感,產生凝聚力;作為強者,你可以贏得他人的尊重與信服,產生向心力。二是語言要風趣。風趣是調節交際氛圍的潤滑劑、萬金油。風趣幽默的語言可以讓人心理放松,使人心情愉悅。在人際交往中,培養幽默風趣的言行,適當運用風趣幽默的語言,幽默而不失分寸,風趣而不顯輕浮,給人以美的享受,可以產生人格魅力。
總之,對于中職生而言,系統地學習掌握一些談話的技巧,對我們交往之中搞好人際關系,一定會大有幫助。
參考文獻
[1]論語言在構建和諧的人際關系中的藝術運用—— 以校園語言為例.
[2]王建華.話語禮貌與語用距離[J].外國語,2001(5).
[3]語言溝通與人際交往.2011-11-21 16:28來源:東方網.
[4]劉楊.淺談當代大學生社交口才的培養[J].陶瓷研究與職業教育,20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