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我國的社會保障制度也逐步建立完善起來。但是,過高支出的社會保障計劃會增加財政支出負擔,帶來財政風險。而低水平的社會保障支出,會導致收入分配差距擴大,社會公平缺失。本文從公共財政的角度,分析我國社會保障支出水平,并提出相關的管理建議。
【關鍵詞】公共財政;社會保障;公共產品
一、社會保障支出水平的指標分析
(1)社會保障支出率b。社會保障支出率b是指社會保障總支出B占國民生產總值GDP的比重,即:b=B/GDP。(2)社會保障財政支出比重系數s。社會保障支出S占財政總支出F的比重,即:s=S/F。(3)社會保障水平發展系數(CSS)。即社會保障水平增長對經濟增長的反映程度,公式為:CSS=RSSL/RGDP。RSSL為社會保障水平(SSL)增長率,也可以用社會保障支出增長率替代;RGDP為國民經濟發展水平增長率,用人均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長率反映。
二、我國財政社會保障支出水平現狀分析
(1)我國財政項目支出結構現狀。我國2007年到2011年五年間的財政支出總額、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一般服務支出、醫療衛生支出和農林水事務支出,來反映我國財政支出結構狀況,如表1所示:
可以看出,我國財政支出中各個項目支出都有很大的增長。一般服務支出所占比重有所下降,但仍然占較大比重。醫療衛生支出總額在逐年增加其增長幅度較快,占我國財政總支出的比重也呈上升趨勢,農林水事務支出和教育支出總額和占財政支出的比重都有所增長。雖然,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的總額和占財政總支出的比重都逐年增加的趨勢,但與其他支出項目相比,其增長趨勢較弱。(2)我國的社會保障支出水平指標分析。從表2中可以看出,我國的社會保障支出率基本維持在2%左右,社會保障財政支出的比重系數基本上是在10%左右,其變化幅度不大說明相對于經濟的增長,社會保障的支出也有相應的增加,但是我國GDP中用于社會保障投入部分仍然較低。
社會保障水平發展系數CSS主要是考察社會保障水平增長與經濟發展的變動程度。由于資料的有限,得到的我國社會保障發展水平系數較少,其變化也較明顯。根據經驗,當O
三、結論與建議
第一,應加快發展經濟,加大社會保障投入力度。經濟是社保水平提高的物質基礎,我國的社會保障制度覆蓋率和保障水平仍然較低,需要進一步發展經濟,增加財政收入,為提高全民社會保障水平提供保證。我國財政用于社會保障方面的支出僅為10%左右,發達國家社會保障和社會福利支出占整個財政支出的比重平均達到30%~50%。我國作為經濟發展速度較快的發展中國家,與一般的發展中國家也存在差距,加大財政對社會保障投入力度勢在必行。第二,應加大對農村地區的社會保障支出力度。我國農村地區經濟發展水平低、社會保障欠缺的現象嚴重,應加大對農村地區財政的轉移支付,加強地方財政的財力,完善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及其配套措施,完善農村五保制度,提高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的覆蓋率等。
參 考 文 獻
[1]鄭雪梅.進一步深化公共預算制度改革的思考[J].財政論壇.2005(9)
[2]陳剛,李樹.中國地方政府的社會性支出:效率及其決定因素[J].南方經濟.2010(10)